首页 理论教育 甘肃省植被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甘肃省植被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时间:2023-08-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境内气候分布随纬度递变而有明显的差异,从而使植被由东南向西北的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再加境内有祁连山、甘南高原等相对高差较大的地区,使植被在山地和高原边缘又表现出垂直分异特征。在中、高山地带,表现出以垂直带谱为主的植被类型。在地势较高的山区,如崆峒山、陇山等,由于气候较湿润,且部分经人工保护形成茂密的植被,分布有华山松、白桦、五角枫、山杨和辽东栎等多种乔木。

甘肃省植被纬度地带性分布规律

由于境内气候分布随纬度递变而有明显的差异,从而使植被由东南向西北的水平差异十分明显。再加境内有祁连山、甘南高原等相对高差较大的地区,使植被在山地和高原边缘又表现出垂直分异特征。

1.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

此带大约在北纬33°33′以南,相当于西汉水、南秦岭以南地区,行政区划上分布在文县、康县、徽县和武都的南部地区,为中国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林带向西延伸的部分,自然植被在深山中保存完整[1]。因此带内西有岷迭山系隆起,东是南秦岭和大巴山地,所以北亚热带气候只能出现在海拔1200m以下的谷地中。其中分布着北亚热带植被常见的植物种,如黑壳楠(Lindera magaphylla)、华山松(Pinus armandii)、油松(P.tabulaeformis)、槲栎(Quercus aliena)、锐齿栎(Q.aliena var.henry)、长叶乌药(L.hemsleyana)、珍珠莲(Ficus sarmentosa var.henry)[1]、白楠、女贞、云南樟、凹脉榕、柴荆、山合和常绿栎类等,常绿针叶树有柏木和马尾松。此带多亚热带经济植物,如柑桔(Citrus reticulata)、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油桐(Aleuriter fordii)、无花果(Ficus carica)、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乌桕、茶、桉树等,广泛分布于河谷地区[4]。在中、高山地带,表现出以垂直带谱为主的植被类型。海拔1000~1800m的山地为常绿与落叶阔叶混交类型;海拔2000m左右为以栎类为主的落叶阔叶林,在一些地段与华山松或油松混交,组成针阔混交林;海拔3000m以上为亚高山针叶林;针叶林带以上则为杜鹃属组成的高山常绿阔叶灌丛[2]

2.落叶阔叶林带

分布于北纬34°30′以南的北秦岭和微成盆地,其中徽成盆地海拔较低。如两当海拔1040m、≥10℃积温可达3800℃,徽县海拔931m、≥10℃积温3820℃,成县海拔970m、≥10℃积温3760℃,均属暖温带气候。此带是中国东部落叶阔叶(夏绿)林带向西伸入甘肃的一部分,除成县东南部的南康乡(黑楼房)以南外,无常绿阔叶树种,以落叶阔叶林和温带针叶林的针阔叶混交林为主。微成盆地经过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现存天然植被不多,植被类型以栎属的几种落叶栎类为主。如山地北坡由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锐齿栎、辽东栎(Q.liaotungensis)、槲树(Q.dentata)、槲栎及华椴(Tilia chinensis)、青榨槭(Acer davidii)、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千金榆(Carpinus cordata)、油松等组成的混交林,常见侧柏、华山松、油松混交类型,局部地段为侧柏与栎类混交类型;山地南坡以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侧柏(Biota orentalis)为优势种组成的林分;在山坡地带多为以马桑、狼牙刺为主的次生灌丛。在盆地周围海拔1200m~1800m的山坡,为锐齿栎、槲树林所占有。针叶树种有油松、华山松和白皮松。在山地,随海拔升高,也出现垂直带谱,依次为辽东栎带、桦木林带、云杉冷杉林带等。如小陇山植被的垂直分带明显,海拔<1800m以锐齿栎为主,混生华山松、油松、山杨、白桦等;1800m~2200m间,以辽东栎为主;>2200m,有小面积的青杆林。西部在白龙江中上游山地,还保存着不少大片的原始森林植被。在2500m以下,为辽东栎、油松、侧柏、槲树、山杨和灌木等。在2500m以上,则为青杆、白杆、紫果云杉、红桦等。

3.森林草原

森林草原带在太子山至北秦岭一线以北,北界约在子午岭至庄浪、秦安、漳县、渭源、临洮、广河、东乡、临夏一线,此界线在陇东略与年降水量500mm的等值线相符,在陇西则和年降水量450mm的等值线吻合。它是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向温带草原过渡的(黄土高原地带)类型,植被以中旱生灌木和草本占优势,乔木稀散矮小。常见草本有白羊草、黄菅草、野古草、大油芒、长芒草、铁杆蒿、茵陈蒿、茭蒿等,灌木主要有酸刺、狼牙刺、黄蔷薇、扁核木、柠条、胡枝子等,乔木树种以辽东栎、山杨、桦木、侧柏、油松、云杉为主。由于开垦历史悠久,土壤侵蚀严重,原生植被几全被破坏,已无大面积整片的森林,森林主要分布于黄土梁峁的阴坡和石质山地,树种主要有辽东栎林、山杨林(Populus davidiana)、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和油松林,以秦安郭集乡青林沟的小片天然次生林最为典型。在地势较高的山区,如崆峒山、陇山等,由于气候较湿润,且部分经人工保护形成茂密的植被,分布有华山松、白桦、五角枫、山杨和辽东栎等多种乔木。也有许多灌木和草本植物,如忍冬、卫茅、枸杞、小蘖、蔷薇、丁香、黄菅草、大油芒、白草等。在干暖的梁峁阳坡、半阳坡以及干旱风大的梁峁顶部则分布着草原,其主要组成种类有长芒草(Stipabungeana)、大针茅(S.grandis)、黄背草(Themeda trianda var.japonica)、野古草(Arundinella hirt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冷蒿(A.frigida)等。广大的荒山荒坡,主要被酸刺、狼牙刺、铁杆蒿、白草、黄菅草形成的草原及灌丛草原所覆盖。

4.草原带(www.xing528.com)

典型草原(干草原、真草原)南接森林草原带,北界在永靖、兰州靖远、同心一线,年降水量300mm~450mm。由于黄土地区水分条件的限制,显域地境已不能形成森林植被及中生植被类型。它与上述森林草原带一样,历史上也是农林牧业生产的主要活动场所,经过长期的开垦、放牧、樵采等,天然植被全被破坏,引起严重的水土流失,自然植被只残留在黄土荒坡及石质山岭。代表性植被有大针茅、短花针茅(Stipa breviflora)、长芒草、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蒿(Artemisia)类等。在陇东黄土区以大针茅、短花针茅、长芒草为主;陇西黄土区以蒿属、百里香、长芒草为主;在车道岭、华家岭之北以阿盖蒿、长芒草和短花针茅为主。在兴隆山-马啣山2200m~2800m的阴坡,由于海拔高、降水量大,现在还保存有高大云杉(P.asperata)林及青杄(Picea wilsonii)、白桦、山杨、白桦、辽东栎等树种组成的森林。在2800m~3500m,则为以杜鹃属为主的亚高山常绿灌丛,在3500m以上则为高山草甸。此带也存在一些隐域植被,如兰州五泉山、红泥沟一带,因有经常性泉水出露和径流,故而有阔叶林分布。再如黄河岸边,由于地下水和土壤水丰富,故而有沿岸柳树林和灌丛林分布。石质山地垂直带植被和隐域植被,都不能真实地反映当地的大气候,故而不宜与广大黄土区的植被相提并论。

5.荒漠草原带

分布在草原带以北,景泰县的一条山以南地区。年降水量200mm~300mm,因气候干燥、植被稀少,是草原与荒漠植被过渡的类型。优势植被是一些旱生、强旱生草本及半灌木、小灌木。南部有以红砂(Reaumuria soongorica)、珍珠(Salsola passerina)、驴驴蒿(Artemisia dalailamae)、短花针茅等为主的两个类型;北部则有以短花针茅、盐爪爪(Kalidum foliatum)、合头草(Sympegma regelii)为主,或以沙生针茅、短叶假木贼、段包菊为主,或以短花针茅、红砂、盐爪爪、珍珠为主,以及沙丘区以白刺、油蒿为主的四个草原化荒漠类型。在老虎山和昌林山北坡海拔大于2600m处,则为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林,局部尚有油松林。

6.荒漠带

包括河西走廊、走廊北山及阿尔金山以南的苏干湖盆地与哈尔腾河谷。由于气候极其干旱,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植被非常稀疏,种类贫乏,结构简单,具有典型的荒漠植被特征,以旱生、超旱生灌木、半灌木组成。酒泉西部山前冲积和洪积扇及戈壁滩地以红砂、泡泡刺(Nitraria sphaerncrpa)、膜果麻黄(Ephedra przewalskii)为主;酒泉东部则是以红砂、珍珠猪毛菜为主的荒漠类型;北山剥蚀残丘和低山砾漠区,是以合头草和短叶假木贼为主的类型。最北部则为梭梭(Haloxylon amnodendron)分布区。走廊北山海拔2000~2500m地带,以沙生针茅(Stipa lglareosa)为主,伴生短叶假木贼(Anabasis aphylla)、合头草。沙漠区,主要是白刺(Nitraria iasibirica)、柽柳(Tamarix chinensis)、蒿,间有大片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而组成的群落。湖盆地下水位较高处,主要植被是以芨芨草为主,或以芦苇、苏枸杞、苦豆子、甘草为主的盐生草甸,为荒漠地带较好草场之一。河流下游的湖盆地、阶地主要是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芦苇(Phragmites communis)和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此带仅存的天然林,也在疏勒河下游,多由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组成,在龙首山高处有小面积的紫花针茅草原,阴坡还残存青海云杉林。

图6-5 纬向地带性植被类型剖面示意图(比例:垂直1∶500水平1∶50)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