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庆阳双桐村史:一生坎坷路漫漫

庆阳双桐村史:一生坎坷路漫漫

时间:2023-10-1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解放后,奶奶因病早逝,由于家庭极度贫困,父亲的大哥、二哥相继外出以打短工为生,家里只有父亲和三伯相依为命。父亲上小学一年级那年,由于三伯精通珠算,被国家破格录用到肖金粮库工作。有一次我曾经问过父亲,你们大人小时候最怕什么,父亲回答只有两个字“过年”。我心想,过年可以吃好的,穿新衣裳,怎么能够怕过年呢?父亲逼迫辍学回家劳动。

庆阳双桐村史:一生坎坷路漫漫

沟东 袁世林

父亲生于1942年,当时是正值匪患猖獗,民不聊生的动荡年代。父亲每天总是被爷爷用扁担挑着,常常为躲避匪患的骚扰东躲西藏。记得父亲六岁那年,爷爷为掩护解放军伤员,在一次逃避贼匪的追杀中,父亲滚下了堡子沟,爷爷下沟整整找了一夜,好不容易才把他找到。每当父亲生前说起这惊心动魄的一幕,总是眼中满含着辛酸的泪花。

解放后,奶奶因病早逝,由于家庭极度贫困,父亲的大哥、二哥相继外出以打短工为生,家里只有父亲和三伯相依为命。父亲上小学一年级那年,由于三伯精通珠算,被国家破格录用到肖金粮库工作。爷爷为了生计,长期出外谋生,父亲一个人在极度孤独的环境中度过了童年的时光。有一次我曾经问过父亲,你们大人小时候最怕什么,父亲回答只有两个字“过年”。父亲的回答出乎我的所料。我心想,过年可以吃好的,穿新衣裳,怎么能够怕过年呢?后来我才知道,爷爷有个坏习惯,每逢过年时整天不吃不喝,只知道关门睡觉,他忽略了一个孩子天真活泼的精神需求。难怪在父亲的有生之年,我们姊妹五人都能在父母的呵护中,度过了童年的幸福时光。

父亲在肖金上学那段时间,是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每逢星期六在回家的路上,沿途就要揪些苜蓿菜,回到家再在大灶上领二两面,用一个罐罐栓一个绳子,到南头水窖里取水,然后烙些菜饼子作为一周在学校的口粮。每逢遇到天阴下雨或者青黄不接,断水断粮更是家常便饭,他时常羡慕相邻袁荣和袁兆璠的生活,他们回家总有父母亲沿途接送,有吃有喝,更有急切盼望的热炕头,原来父亲是一个从小就缺少母爱的苦孩子。后来,恰逢生活极度困难时期,家里微薄的收入不足以填饱肚子,爷爷一个人天不亮就下水沟砍柴,然后担上担子,挑到50里以外的西峰去卖柴,以赚取微薄的收入补贴家用。父亲逼迫辍学回家劳动。

1959年父亲被选为大队文书,从此走上了他42年不平凡的大队干部生涯。1970年,经时任肖金公社党委书记唐兴贵推荐,让父亲去上大学深造,父亲由于酷爱他的事业,放弃了一次难得的人生机遇。1975年父亲从上坳袁科家买了一辆旧自行车,这是我们家第一个值钱的家当,父亲时常用黑油漆把那辆旧自行车刷得锃亮,爱车如宝,我们姊妹几个也是喜出望外。因为在当时那个“出门靠走,通讯靠吼,看门靠狗”的年代,能有辆旧自行车真是如获至宝,每天我们趁父亲不注意,总喜欢偷偷地推出来溜溜,也就是这个时候我才第一次看到父亲发火。后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好转,自行车慢慢的走进了每一个家庭,由于我们家人口多、底子薄,买不起一辆新自行车,但父亲每逢赶集总要到肖金街道自行车商店走一趟,在我幼小的记忆中,一辆“红旗牌”自行车149元,这也许和父亲经常逛自行车市场,售货员永不变更的报价有关吧。正当父亲能买得起自行车的时候,我们又到了娶亲的年龄,父亲想拥有一辆新自行车的愿望也就成了他一生的梦想。(www.xing528.com)

1985年父亲在袁野等人的支持下,通过在青岛工作的袁崇高牵线搭桥,我们村和青岛日宝化妆品公司联营在本村办起了日用化妆品厂。据不完全统计,在企业办起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安排毗邻乡村和本村剩余劳动力500多人次,发给工人工资总额达到60多万元,双桐村办企业一跃成为当时庆阳地区的龙头企业。1989年父亲被甘肃省人民政府评为优秀农民企业家、优秀厂长、模范经理,多次受到省、地、市、镇的表彰奖励。在荣誉面前父亲戒骄戒躁,一心为公。1995年被西峰市人事局破格录用为国家正式工人,同年由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1997年被转为国家干部,2000年从村委会光荣退休。

父亲对当地民俗特别熟悉,常常为村民婚丧嫁娶确定良辰吉日,颇受乡亲们的爱戴。2015年7月26日,父亲走完了他人生极不平凡的历程。尽管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他留给我们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宝贵财富,永远激励我们后辈儿孙不断前进,我们永远怀念他!

2018年5月12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