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粮河改造完美呈现新姿,与市区水系实现连通

运粮河改造完美呈现新姿,与市区水系实现连通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2012年,魏都区政府为运粮河树立高约两米的青石保护标志,明确其保护级别、公布单位、历史价值和保护范围等。2014年11月,按照许昌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总体规划和运粮河漕运文化一条街总体规划要求,启动了运粮河改造提升工程。目前,运粮河实现了与清泥河及市区各大水系的连通,古老的运粮河展现出了更加美丽的新姿。

运粮河改造完美呈现新姿,与市区水系实现连通

运粮河位于许昌城区西部,北起王月桥与清泥河交汇处,向东经许昌市中心医院门前,通过卷烟厂院内向南流去,至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清泥河交汇处,全长七千四百米。

建安元年(196年),曹操采用枣祗、韩浩建议,在许昌实行屯田时,下令开挖运粮河。运粮河向东、向南都可以通到淮河,其作用有两个:一是运输粮草,为攻打东吴做准备;二是灌溉农田。曹操在许昌开凿的人工河流,至今仍见其遗迹者,有贯穿市区的运粮河,有许昌四周的许扶运河、枣祗河、玛瑙河、高低河、灌沟、艾城河等。这些河流,经过千年岁月风霜,已完成了各自的历史使命,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许昌市区这一段保存较好的运粮河,就像是城市的血脉,在我们这座三国文化名城中静静流淌。2003年被魏都区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许昌市政府在实施“碧水蓝天工程”时,投资三千六百多万元对河道进行了治理,整治工程包括清理污泥、砌筑片石护堤、安装沿河护栏、修筑两侧道路以及绿化带等。(www.xing528.com)

运粮河是三国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2012年,魏都区政府为运粮河树立高约两米的青石保护标志,明确其保护级别、公布单位、历史价值和保护范围等。许昌市围绕沿运粮河的整体开发,通过文化、休闲、生态、生活、产业等各种要素的有机融合,凸显漕运文化特色,逐步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形象。围绕“一河清水穿城过,两岸绿带树成荫,曹魏文化十八景,休闲宜居景观带”,将运粮河沿岸七点四公里区域分为四个核心区、十八个节点、三十六个游园打造沿岸景观,使水、林、城三者有机结合,再现曹魏时期运粮河的旖旎风光。2014年11月,按照许昌市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总体规划和运粮河漕运文化一条街总体规划要求,启动了运粮河改造提升工程。目前,运粮河实现了与清泥河及市区各大水系的连通,古老的运粮河展现出了更加美丽的新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