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学内容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学生的自我实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学生的自我实现。教学内容设计的核心是根据学生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以及发展水平去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从学生发展的完整性出发,突出教学内容的综合性和整体性。按照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的通知》的要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涵盖以下3个部分:

(一)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主要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其中包含3个方面:

1.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教学内容包括: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2.大学生心理咨询

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3.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

(二)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主要使学生认识到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够对其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其中包括2个方面:

1.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教学内容包括:自我意识概述;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自我意识的评估。

2.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包括:人格概述;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手段。

(三)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www.xing528.com)

1.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活的特点及生涯规划;大学生能力概述及发展目标;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制定;学会时间管理

2.大学生学习心理

教学内容包括: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调适手段。

3.大学生情绪管理

教学内容包括:情绪概述;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培养良好的情绪;不良情绪的表现及调适手段。

4.大学生人际交往

教学内容包括:人际关系概述;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手段。

5.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教学内容包括: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培养健康的恋爱观和择偶观。

6.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内容包括:压力和挫折概述;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7.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

教学内容包括:生命的意义;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这3部分的内容,体现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共同性和差异性,从基本理论、自我探索和需要具备的心理调适能力等方面把学科知识系统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结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