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清末衰世气象与社会治理策略:陇中文化研究

清末衰世气象与社会治理策略:陇中文化研究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牛树梅主要生活在晚清衰世,对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一生都在实践其经世致用的理学思想,提出了一些社会治理措施。牛树梅对同治年间匪盗相继为乱、官亦为匪、生民涂炭之状作了真实记载,显示出了清朝末年的衰世气象。官如盗匪,生民涂炭,清朝到此已展现出末年衰世气象。牛树梅在任上积极有为,希望通过平反冤狱来安定社会情绪,挽救衰世之风。他采用算清欠饷,赔缴弥补的方式,解决事端,使颜佐才得以释放。

清末衰世气象与社会治理策略:陇中文化研究

牛树梅主要生活在晚清衰世,对社会有着深刻的认识,其一生都在实践其经世致用理学思想,提出了一些社会治理措施。[10]在《纪略》中,牛树梅对当时的社会境况有着较多的记载,对如何解决社会问题也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措施。

牛树梅对同治年间匪盗相继为乱、官亦为匪、生民涂炭之状作了真实记载,显示出了清朝末年的衰世气象。在按察使任期前后,牛树梅经历了咸丰、同治年间蓝大顺与李永和起义,擒拿审问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11],听闻了陕甘地区回民起义,他记载了起义军的此起彼伏与声势浩大以及自己对生灵涂炭现状的感慨:

滇匪蓝大顺、李永和而逆,自咸丰九年起,星火燎原。骆公督师入川,绵州一战,破贼二十余万。又破贼于青神,于是省城解严。然贼之分扰川境者,尚如毛也。余到任之初,蓝大顺由太平入陕境,陷洋县。而汉中之祸起矣。[12]

陕西逆回之祸萌蘖者,非伊朝夕矣。是年,捻匪入陕,不久即去,而如药线引火,回贼遂起,秋冬之间,延及甘省。[13]

由蓝大顺、李永和发起的起义军,人数达到了三十万,由滇到川后延绵至陕甘,即便被围剿,领袖被杀,其影响也如星火燎原,势不可收。在太平天国将领石达开被俘后,牛树梅对太平天国起义坚持之久、蔓延范围之广、将领之雄杰与狡悍善战深为感慨:

夏四月,擒粤逆石达开,磔之。达开狡悍善战,与洪秀全等同时起事。在伪六王之中,最为雄杰。鸱张十二年,蹂躏十二省,蓄谋窥川,非伊朝夕。[14]

牛树梅同时还记录了数个省被战火波及,房屋柴粮被烧,无数无辜百姓被害,惨不忍睹的景象:

吾庄及邻近数庄集团一千余人,每往梨树梁,耀武扬威。又被恶少数辈无故将马乡约全家杀死,以致回逆于十二月突至魏家店,杀三十余人,沿街房屋烧毁殆尽。魏家坡及吾庄近南者皆被毁,吾家柴草俱尽,房屋余不及半。[15]

逆回之祸,自陕至甘,蚁聚蜂屯,遍地云扰,当事者一意主抚,屡为所愚。是年八月二十七日,屠狄道城。而九月十三日,朝廷以抚狄河之功,奖叙四十人。未几,河州亦被屠。[16]

汉中之贼,蓝逆先之,发逆伪启王等继之。纵横跳汤,豺狼而外,几无人迹。[17]

小规模的冲突报复导致全家灭口、多人被害;即便主事者着意安抚,屠城现象屡见不鲜;大规模的战火过后,十室九空,几无人迹。清政府连年征战,财务人力都已疲乏:“与同官再请陕商,而劝之捐。连年接劝,开口拙辞。”[18]为完成抵御任务,有些地方急招乡勇守卫,因不审查身份,大量无赖游民加入,导致不能管束,不仅引狼入室,而且祸害百姓:(www.xing528.com)

南郑周令,四川垫江人也。招其乡人卢又熊,以勇二万余来守。川省风气,但有招勇之信,四方无籍者如水赴壑,禁之不能,一日可招千百人。卢故啯匪之雄也,其勇类皆无赖游民,以攫掠为食者,驻汉城年余,公私储蓄,概为所罗掘。巨室大家,皆饿死室中。在外者未绝气,即为人食。易子析骸,未为惨也。[19]

啯匪,是游手好闲之徒结成的专以抢劫为生的匪徒团体,陕西省南郑县知县周蕃寿所招乡人卢又熊,竟然为“啯匪之雄”。卢又熊率领无赖游民二万余人,守城仅年余,敲诈勒索,耗尽官仓贮备,又将百姓钱粮搜刮殆尽,即便是城中富裕大户人家,也被饿死。城外侥幸逃脱者,很快会被饥饿的人吃掉。一时之间,南郑县变成人间地狱。匪如牛毛,此起彼伏,绞杀不尽。官如盗匪,生民涂炭,清朝到此已展现出末年衰世气象。

在牛树梅担任四川按察使之前,四川官疲饷乏,吏治松散,导致冤狱遍地。牛树梅在任上积极有为,希望通过平反冤狱来安定社会情绪,挽救衰世之风。

是时,司中冤狱,游击徐璋之案,见于别录。有颜佐才者,贵州人,文武才也,以知州带勇。贼围渠县急,知县张钟瑛求救于颜。颜以欠饷为词。张大言曰:“现有三万银在库中,但能退贼,何愁无饷。”盖时适有委员某,提饷过境,亦在围城中,故云。颜军闻之,奋勇杀敌,一战解围。众军逼饷于颜。颜再往,张不应。众乃哗然,入署胁张,自行开库出银,于外而分之,共二万余两。颜竟不能制也。于是知县、委员合词义劫库上禀。制军即据以入奏。奉批“审明正法”。夫颜罪固不容辞,然事急则侈口许之,事平则索手谢之,众怒难犯,颜亦实有可原之情。余甚矜之,后归狱。于已死之营官某除,将欠饷算清外,余不过数千金,勒令赔缴。渠县士民,并其同乡亲友,张罗足数输之,事获解。[20]

牛树梅曾为徐璋平反,又遇颜佐才案。颜佐才本为知州,是文武全才。渠县知县张钟瑛为解贼匪之围,向颜佐才求救不成,竟以饷银哄骗。久无饷银的兵勇听到消息后十分振奋,一战便退敌。但张钟瑛空口许诺,实际上却无力支付,惹众怒引哗变,抢夺库银以充军饷。张钟瑛不但没有感激颜佐才解围、反思自己的哄骗带来的危害,还惧怕担当责任,反以抢劫罪将颜佐才告于制军“据以入奏”,颜佐才因此入狱,等待“查明正法”。牛树梅处理这个事件时,认为颜佐才有罪,但起因在于饷银拖欠和张钟瑛哄骗,最后导致了彼时形势无法控制,事出有因,情有可原。他采用算清欠饷,赔缴弥补的方式,解决事端,使颜佐才得以释放。牛树梅还为罗必超平反:

又有罗必超者,成都人,重庆都司,以救永川败绩,当事者禀革。又因涪州告急,勉凑市井游手三百人,仍令带往,盖不啻以肉投虎矣。继复坐,以退怯之罪,然此犹其己。事后,以得罪当事也,萋斐贝锦,谓是川东巨匪,必欲杀之。已而其人去官,事乃获解。然二人出狱,皆在余罢官之后,而感谢之情,如实出己褚中者。闻必超又私奉余长生牌,殊为恧然。[21]

罗必超虽有过失,但因得罪当事,竟被诬陷为“川东巨匪”,被“必欲杀之”而后快。有赖牛树梅,事才获解。但是到了末世,即便牛树梅在任上极力作为,奈何已无法挽救颓风衰气:

署隆昌魏元燮,藉名军务,搕索百端,敲骨吸髓,肆口吞噬。久之,为人所奏,提省审办。或委员提证,或饬县查覆,朦胧偏护之词,阅卷辄欲裂眦,盖阴有主之者矣。是时,魏元燮虽已割职,而安坐者寓要证过付,年余不能到案。惟当时受害之人群焉,如软押之囚,不堪苦累。魏元燮又饰病沉,深卧不出。区区身掌刑名。既不能奋破柱之威,又不能化噎喉之梗,以致终任仍未结案。咎有攸归,夫复何辞?[22]

魏元燮假借军务,敲诈勒索,肆意贪污,被举报后,即便革职、被提证查覆,因朝中有人照顾偏袒,却坦然安坐,还借有病之名,深卧不出,年余不能到案。受苦的却是受害者,如同软押的囚犯,不堪苦累。面对着犯人逍遥法外,不能提审,而受害者却时时面对审问,身心俱累的情况,牛树梅无可奈何,不能破柱求奸,如鲠在喉,不能化解。不久后,他被罢官,更不能挽救颓废世运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