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陇中文化研究:读尔雅小说《同尘》

陇中文化研究:读尔雅小说《同尘》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尔雅的长篇小说《同尘》,行文有如浩荡江河,读来酣畅淋漓,有一种充沛的逼人气势。尔雅的小说《同尘》表现人物,其方式方法与传统的我们所习见的“二元论”思维模式截然不同。这让我们在品读尔雅的《同尘》时,可以充分感受到文字间无处不有的人性与人道的光芒。尔雅的《同尘》写人物,有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气,有深沉的命运感和沉重的疼痛感。《同尘》是一部有良知、有道义、有担当的长篇小说。朵嫣是一个非凡的艺术苗子,但这

陇中文化研究:读尔雅小说《同尘》

侯 川[1]

尔雅是一位有创作实力的小说家,他的小说作品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广受读者喜爱。他的作品的生活感、时代感、社会感都很强,对人性挖掘得既深又细,人物个性突出,语言净爽利落,涉及世态,关乎人生,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性和思想性。

尔雅的长篇小说《同尘》,行文有如浩荡江河,读来酣畅淋漓,有一种充沛的逼人气势。换言之,作者的写作,是很有底气的。究其原因,其一与作者的个性气质及文学才华、创作风格不无关系,这大概也就是前人所说的文如其人吧。其二,就是许多多、许百川等人物身上存在的那种当仁不让、舍我其谁的艺术追求的热情与理想,使作品故事情节的推进展开有一种江河澎湃之势。许多多对于绘画艺术仿佛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责任和使命感,他对于绘画的浓厚兴趣与无比热爱,带有很大的先天性。这里,作者借许多多这一形象,给我们再次诠释了“天才”的含义。许多多作为绘画艺术家的这一形象,深刻地蕴含着作者的艺术思考与人生理想。这两个方面的原因其实是统一的,具有很大的内在关联性

尔雅是懂生活的,也是懂人性的。他比一些借助空想或臆想随意编造的小说家要高明得多。生活,其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千万倍;人性,也同样远比我们能预知的要复杂微妙得多。尔雅的小说《同尘》表现人物,其方式方法与传统的我们所习见的“二元论”思维模式截然不同。作者在塑造表现人物时采取了多角度、多层面、多维度的近乎“十面埋伏”与“围追堵截”的方式方法,恰如撒开大网捕鱼一般,将那些完整而又鲜活的人物形象呈现给读者。以许多多为例,既有自我现身说法的许多多,又有刘小美和许百川眼里的许多多;同样,刘小美,也既有自我现身说法的刘小美,又有许多多和许百川眼里的刘小美。这样“好几个”许多多与刘小美加起来,才是小说中相对真实的许多多与刘小美。这种写法,在传统小说中并不多见,或者说并不突出。也正因如此,尔雅小说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生活与人性也异常丰富,真实而又深刻。这让我们在品读尔雅的《同尘》时,可以充分感受到文字间无处不有的人性与人道的光芒。

尔雅的《同尘》写人物,有扑面而来的人间烟火气,有深沉的命运感和沉重的疼痛感。他能够深入到人性和灵魂的深处,表现出人物内在的、复杂的某些本质性东西。许百川,知名导演,处在名利的核心地带。但他有良好的学养,有较高的艺术鉴赏水平,待人处事有操守、原则和底线,也有一定的热情、耐心和情怀。同时,他在事业上是一个不苟且、有抱负和追求的人。孙仁给我的印象很深,也引起了我的一些思考。孙仁因为早年的一篇以大学师生恋爱悲剧为题材的小说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成为秦州本土知名作家,后来因为个人生活境遇及创作理念等方面的问题,实际已是江郎才尽。在应许百川请求而创作的伏羲女娲剧本遭到许百川当面的严肃批评后,孙仁心理上难以承受,痛苦不堪,以致失态。但因为许百川的大度帮助,他创作剧本所得的报酬依然是比较丰厚可观的。但是,孙仁最终还是未能坦诚接受许百川的批评,并且在接受秦州电视采访时有意无意表现出对许百川的冷淡和距离。作者在表现许百川形象时,真实大胆地暴露了文艺界普遍存在的腐败现象,同时还借他之口,极其严肃地批评了当下文坛小说和文学剧本创作方面普遍存在的诸多问题。孙仁的形象,或者说孙仁现象,其实深刻地反映出当代作家不思进取、苟且保守及以虚名小利掩盖学养不足、精神“缺钙”的实质情况。《同尘》是一部有良知、有道义、有担当的长篇小说。

可以说,尔雅描写、表现人物,做到了三个字:广、深、细。比如对许多多这个角色,主要通过独白和对话的方式,表现了他的家世变迁、生活现状、艺术理想,以及感情、爱欲、野心,乃至种种尴尬及自身隐疾。描写刘小美,则主要通过许多多的角度和她自身的独白与对话表现她的绝世之美,以及这种绝世之美造成的她与现实生活环境之间巨大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与对立。刘小美之美,其实是自然的生命之美与艺术之美的统一。用作品中的话说,刘小美是懂画的。正因如此,她得到了许多多对她深沉而强烈的爱。作品写许多多对刘小美的诸多幻想与相思,有强烈的生活实感,真实细腻,真切动人,充满了一种浓烈而又浪漫的凄美。阅读《同尘》,通过许多多这一形象,我们感到,人生的诸般尴尬、纠结与不堪实在太多。然而,我们依然不遗余力或者说满怀热望地往下走,何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艺术。艺术,可以帮助我们消解心中块垒,化解生活与人生中太多的纠结与不堪,可以帮助我们从物欲和肉欲的世界解放出来。我们读《同尘》,可以感到,在生活与人生的道路上,充斥着万般痛苦、无奈与绝望,但同时又激荡着一股崇高的力量,那就是艺术的力量。《同尘》中,其实存在着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生世界,那就是浅薄甚至恶俗的现实世界与温馨、热忱、浪漫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由名利和私欲构成,理想世界由爱情和艺术构成。

《同尘》中,朵嫣是一个很独特也很有意味的人物。她是一个冰雪聪明的女子,像一朵幽静的蓝色小花,独自摇曳地开在尘世间。她深爱着许百川,但内心深处又缺乏对爱情的安全感。这在作品的故事情节中的表现就是她特别依恋许百川,但有时又有着对许百川发自内心深处的一种不信任感。我们知道,许百川是一位在演艺界有作为有抱负的成功人士,他也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他常常在心里感叹,不知该拿朵嫣怎么办。事实上,朵嫣在爱情上的不安全感是有道理的,这从侧面反映了她不同寻常的敏锐直觉。朵嫣是一个颇具艺术天赋的青年女子,她的敏锐直觉与超常的艺术天赋具有内在的一致性。朵嫣具有很不简单的演艺才华,是一名出类拔萃的歌手,还喜欢画画。然而,她又无意到社会上去争名求利,她只要许百川好好爱她就足够了。由于在爱情上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她的内心常常生出无端的孤独、寂寞、空虚及无聊,于是不知不觉地产生了收藏女性内衣裤的浓厚兴趣。朵嫣对爱情的不安全感、对外面社会的不感兴趣,深刻折射出人心的不确定以及外部社会的混乱无状。许百川尽力劝说,努力争取,终于使她勉强同意参加电视台主办的青年歌手大赛,中间却是历尽波折,受尽屈辱,最后不得不以失败告终。如此这般的社会环境,既是朵嫣独特的性格与心理形成的主要原因,也是朵嫣冰雪聪明的一次绝好见证。朵嫣是一个非凡的艺术苗子,但这样的艺术苗子赖以生长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却让我们不由得为之提心吊胆。可以说,朵嫣的形象,在作品中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然而,朵嫣的家,又在哪里呢?作者尔雅的笔下,朵嫣和许百川的爱情生活真诚又不乏混乱,简单又暗藏复杂。虽然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但是更多时候,这两个人的爱情却如诗如梦,如云影如暗光,字里行间隐藏着深深的幻灭感。(www.xing528.com)

尔雅的《同尘》,对于男女之性多有描写和表现。但是细心的读者一定不难发现,尔雅写性,心神纯正,细腻柔婉,从神情变化到形体肌肤,再到内心世界,可谓洋洋大观,风情曼妙,令人回味不绝。尔雅笔下的性,既与夫妻之间许多时候出于义务的性不同,也迥异于片面追求感官刺激而不顾及对方感受的性。尔雅写性,虽然促成的因素各有不同,但大多有双方心理契合、感情通融、互相理解欣赏的真实基础。当然,《同尘》中的性,也不乏填补当事者内心空虚、互相慰藉的诸多因素。总之,《同尘》中的性,绝大多数是人性的、文明的,发自本性,出乎自然,蕴含着许多的人本气息。

小说作品写作家、艺术家是最不好把握的,因其个性心理、精神气质乃至思想境界与常人相较,具有很大的不同,具有更多复杂微妙之处。但是,尔雅的《同尘》写作家、艺术家,拿捏得很准,把握得很到位。孙仁,从青年的一举成名到中年的创作停滞,再到随后成为作协副主席后摇身一变而成为地方文化名人,活脱脱就是西北本土作家的一个典型形象。许多多出身底层社会,穷愁潦倒,坎坷多难,且又醉心绘画,矢志不渝。他的善良、耿直、痴狂以及经常遭遇的种种尴尬处境,真是令人印象深刻。许百川有很高的艺术眼光,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但事业有成、功成名就的背后,也不无种种困惑与无奈。许百川与人交往,无论男女,都能从对方的个性心理、内心情感出发,是一个让人信赖、足可依靠的老大哥形象。而刘小美、朵嫣这些颇具艺术禀赋和气质的女子,作者也将她们由外而内、形神兼备地表现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尔雅已经具备一个大作家的禀赋与才力,对他未来的小说创作,我满怀期待。

一部长篇小说,从选材构思到开始创作再到最后完成,如何安排把握情节结构,实在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在多年的阅读中,我发现不少初涉长篇小说创作的作者,甚至某些名家,都普遍存在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在情节结构的安排布局方面不够严谨、完整,要么前后脱节,要么顾此失彼,或者过于简单,使作品无法呈现一些深层的东西。尔雅的《同尘》具有一种独特的结构之美。每一个主要人物的讲述,就是一条滚滚向前的生活的河流,或涌溅起人生的浪花,或呜咽着命运的暗流。而在讲述中涉及的相关人事,又将这些“河流”彼此贯通,从而形成了一种纵横交错、疏影横斜、光影迷离的宏阔幽深的结构图景。在长篇小说的结构布局方面,如何从表层向深层开掘,由此逼真而又深刻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呈现生活及人生的丰富复杂,呈现社会的世态百相?可以说,尔雅的《同尘》给我们提供了成功的文本经验。

众所周知,如果没有成功而又精彩的场景描写,那么小说则不为小说。尔雅的笔下,小到许多多在洛镇表演飞翔,大到朵嫣在北京参加电视台主办的青年歌手大赛,无不写得风生水起,生动逼真,读来真是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们阅读《同尘》,如果稍加注意,则不难发现,尔雅笔下的场景描写,大都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基本都带着一种冷色调。这些生动活泼、气象各异的生活场景,有带泪的笑、带血的哭,有无奈的感慨和叹息,也有无情的嘲讽和满腔的愤怒。通过这些生活场景,我们能够发现,在当今拜金拜物、娱乐至死的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思想贫瘠、人心荒败、文化艺术沦落、良知道义缺失的社会现状。在这种社会时代中,也存在着刘小美、阿唯、朵嫣以及画家许多多、导演许百川这样的人,他们是落难在人间、摇曳于红尘的艺术天使,这些艺术形象刺破了黑暗的壁垒,点亮了艺术家的心灯。

【注释】

[1]作者简介:侯川,本名贺兴,汉族,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人,生于1967年2月。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现居兰州。文心社(美国)会员,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文艺家协会会员。著有多种小说、散文诗歌文学评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