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如懿传》原型:恩爱夫妻的反目成仇

《如懿传》原型:恩爱夫妻的反目成仇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皇后一怒之下剪发以表示抗议。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世袭三等承恩公纳尔布之女。大清帝国第一家庭给外界的印象是琴瑟和谐,一对恩爱的模范夫妻。那拉氏也是女人,她对感情的要求丝毫不低于乾隆,她要的是丈夫发自内心地爱她,可是她看到的却是她永远代替不了去世的孝贤皇后在乾隆心中的地位。当时乾隆的心情应该是处于低谷,而正在这关键点上,却发生了一件在帝王来说很平常,但却成为帝后反目成仇的导火索的事情。

《如懿传》原型:恩爱夫妻的反目成仇

乾隆三十年(1765年)元宵节刚过,乾隆皇帝带着皇太后、后妃、大臣等一众人等踏上了第四次南巡的道路。一行人经过济南府时,按照往年惯例,绕城而不入,以免勾起乾隆思念已逝孝贤皇后的伤心往事。二月初十,南巡队伍到达江苏淮安行宫,乾隆皇帝给皇后那拉氏过了一个气氛热闹的生日。宴席之上,大家看到帝后之间情意融洽,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一干人等到达了杭州,在西湖名胜进膳之时,皇后那拉氏接受了乾隆赐给的御膳。但是第二天也就是二月十九日这天却风云突变,人们注意到早膳之席已经没有了皇后的身影。

原来额驸福隆安在二月十八日这天接到了皇帝的命令,让他扈从皇后先期由水路返京了。一切过于突然,毫无征兆,一路上看起来很和谐的帝后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乾隆如此愤怒,急于把皇后打发回京城?

宫中传出小道消息,皇后跟乾隆不知道为了何事,大吵大闹,还闹到了皇太后那里。皇后哭着说要出家为尼,而且说到愤怒伤心之时,竟然把自己的头发剪掉了。要知道,按照满族习俗,只有至亲之人逝世时,女人才剪发以表示哀悼的。如今皇帝、太后都活得好好的,皇后此举无疑是诅咒他们早死啊!

到底发生了什么?按照许指严《南巡秘记》的说法,风流帝君乾隆到了江南,为江南绝色美妓所迷惑,把她们带到御舟上寻欢作乐,恰好被皇后抓了现行。皇后劝说,乾隆不听,还打了她一记耳光。皇后一怒之下剪发以表示抗议。

蔡东藩先生的《清史演义》里面也有类似的说法:因为乾隆与歌妓行为出格,当着皇后的面丝毫不知道收敛,才激怒了皇后,使她当场发飙,做出剪发这样的惊天之举。

更有一种说法,在后来的文字狱案里面,有主犯供词提到了他听说南巡之时,帝后反目是因为乾隆要在江南立妃,因为皇后抵制,引发冲突,遂导致皇后做出剪发之事。

我们再听听当事人乾隆自己的说法。在乾隆把皇后那拉氏打发回北京不久,他就下旨把皇后的四件受封册宝全部收回,而且身边只有两名宫女伺候。一年之后,皇后恹恹离世。乾隆公布帝后反目之事,他说皇后随驾南巡,到达杭州之后,性情突然改常,忤逆太后不能尽孝,更表现出了疯癫症状。按照皇帝的说法,皇后是疯癫改常,自作孽而不可活了。

可是事情真的那么简单吗?三种说法到底哪个才是事实?让我们从皇后那拉氏这个人说起吧。(www.xing528.com)

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世袭三等承恩公纳尔布之女。雍正年间,她就嫁给了时为宝亲王的弘历为侧福晋,可见她在弘历的后妃中也是老资格了。乾隆二年(1737年),她被册封为娴妃,地位仅次于当时的孝贤皇后和高佳贵妃。乾隆十年(1745年),她进位娴贵妃。乾隆十三年(1748年),孝贤皇后病逝之后,宫中事务由已经晋升为皇贵妃的那拉氏权且管理。按照皇太后的懿旨,事母极孝的乾隆尽管还忘不掉孝贤皇后,但是也不得不在乾隆十五年(1750年)顺应母意,正式立那拉氏为第二任皇后。

不管是南巡江南还是木兰秋狝,乾隆都会带上皇后随行。大清帝国第一家庭给外界的印象是琴瑟和谐,一对恩爱的模范夫妻。夫妻情深的背后,却有着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册后大典当晚,热闹隆重的典礼过后,乾隆一个人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了寝宫。他屏退身边宦官,写下的却是一首思念孝贤皇后的诗。尽管那拉氏一直以来都是恪尽孝道,对他也是一心一意地照料关爱,可是不管她怎么样努力,始终无法替代孝贤皇后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另一方面乾隆又是责任感极强的皇帝。他为了母后安心,也为了给天下人做一个表率,至少在表面上他表现得与新皇后很是恩爱。

在乾隆十七年(1752年)之后连续五年内,乾隆跟皇后连续生育了两子一女。这段时间是二人的“蜜月期”。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乾隆内心始终放不下孝贤皇后,他总是无意中把新皇后跟孝贤皇后对比,两个人完全是两种性格的女子。从那拉氏身上,乾隆看不到孝贤的影子。敏感的那拉氏皇后还是发现了丈夫始终对先皇后释怀不下。每年孝贤皇后祭日,乾隆会去她灵前酹酒纪念并写诗,情到深处他还会大哭一场。每次南巡经过孝贤皇后去世所在地济南,乾隆都会绕城而行以免勾起伤心往事。那拉氏也是女人,她对感情的要求丝毫不低于乾隆,她要的是丈夫发自内心地爱她,可是她看到的却是她永远代替不了去世的孝贤皇后在乾隆心中的地位。

乾隆三十年(1765年)的这次南巡,二人感情问题终于总爆发了。当年那拉氏已经四十八岁,正属更年期。按照现在医学的解释,更年期的女性容易暴躁,感情变化比较快,更需要家人的关爱。而乾隆跟她失和那天恰好临近孝贤皇后的祭日。当时乾隆的心情应该是处于低谷,而正在这关键点上,却发生了一件在帝王来说很平常,但却成为帝后反目成仇的导火索的事情。

南京城流传一个传说,乾隆在莫愁湖看中了一个美貌的汉女,乾隆带回她并封其为“明常在”,这导致了帝后反目。从各方面来分析,这个传说还真有可能就是最接近事情真相的。

历史的真相极有可能就是南巡路上,乾隆邂逅扬州女子陈氏,并为其美色所迷惑,然后不顾皇后那拉氏的阻拦要纳她入宫。生性刚烈又恰逢更年期的皇后,想起来皇帝这些年与自己貌合神离的感情,一气之下做出了剪发的举动。而内心始终无法接纳皇后的乾隆因此暴怒并打算做出废后的举动。但是碍于母后和大臣劝阻,把她打入冷宫,实际上剥夺了她身为皇后的一切待遇。这也最终导致了那拉氏一年之后的郁郁而终。

乾隆对孝贤皇后可谓深情,对那拉氏皇后可谓寡情,他下令抹去了皇后的画像,让后人只能想象那位哀怨的皇后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以泪洗面。她痛恨薄情的丈夫,她去世之时一定是不能瞑目的,让她又爱又恨的那个男人,拿《甄嬛传》里面甄嬛的话说就是:“这几十年的情爱与时光,终究是错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