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车辆供电制式选择方案

车辆供电制式选择方案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钢轮钢轨现代有轨电车按供电方式可分为接触网供电和无触网供电,其中无触网供电包括第三轨供电、磁性吸附式供电、电磁感应供电和储能式供电。接触网供电系统是最基本的、成熟的和可靠的供电技术,在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中广泛采用。在车辆前进过程中,通过不断切换导电体的工作状态以满足车辆连续受电的需求。

车辆供电制式选择方案

钢轮钢轨现代有轨电车按供电方式可分为接触网供电和无触网供电,其中无触网供电包括第三轨供电、磁性吸附式供电、电磁感应供电和储能式供电。

1.接触网供电

接触网供电系统是一种悬挂在轨道上方并沿轨道方向铺设并与轨面保持一定距离的输电网,沿线每隔40m左右布置接触网立柱,接触网线悬挂在立柱上,车辆通过车顶的受电弓从接触网线受电驱动车辆不断运行。

接触网供电系统是最基本的、成熟的和可靠的供电技术,在国内外现代有轨电车项目中广泛采用。接触网沿线,特别是交叉口区域的景观效果较差,但可能通过精简接触网设计、融合环境(如结合路灯、交通岛)等方法改善其对环境的影响。

2.第三轨供电

APS第三轨供电采用在地面上铺设的供电轨取代了架空接触网。供电轨由3m长的绝缘体和8m长的导电体相间铺设而成。车辆底部安装有受电靴,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感应装置感应到有车辆通过时,相应的导电段(必须被车体完全覆盖)接通电源而带电,车辆通过受电靴从接触轨上取电,没有车辆通过的区域接触轨不会带电,以保证其他车辆和行人的安全。在车辆前进过程中,通过不断切换导电体的工作状态以满足车辆连续受电的需求。

APS供电技术景观效果好。该技术为法国阿尔斯通公司的专利技术,国际上波尔多、兰斯奥尔良、巴西利亚和迪拜等地有应用案例。

3.磁性吸附式供电

磁性吸附式供电技术采用自然磁力相吸技术,安装在车辆转向架上的受电靴和地面模块内的柔性导电排都装有永磁材料,当受电靴经过模块供电节表面时,模块内的柔性导电排受磁力吸引上升,导通供电电源正极,模块表面带电,受电靴与模块表面接触将高压电引入车内;当受电靴离开模块供电节表面后,柔性导电排受重力作用,回落到与安全负极相接触的位置,模块表面失电并保证模块供电节表面与安全负极相连,以确保乘客人身安全。

磁性吸附式供电技术景观效果好。该技术为意大利安萨尔多公司的专利技术。(www.xing528.com)

4.电磁感应供电

电磁感应供电技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电缆回路预先埋设在轨道结构下方,车体底部安装有耦合线圈。车辆起动时,通过车载储能装置起动;在运行过程中,电缆回路通电形成电磁场,车辆上的耦合线圈不断切割磁力线,产生电磁感应,形成电流,为车辆供电的同时给车载储能装置充电。

电磁感应供电技术景观效果好。该技术为加拿大庞巴迪的专利技术。

5.电池供电

通过在车辆顶部加装储能的蓄电池包,车辆在车辆段或起、终点站充满电后,在线路上通过电池包向车辆牵引系统及辅助供电系统进行供电,维持车辆正常运营。装配电池包的数量受车顶空间和车辆轴重的限制,通过选择能量密度较大的锂电池,可以增大单位重量下电池包的储能能力;通过在沿线车站上设置充电站,利用车辆在车站区域的时间及时补充电池包电能,可在保证蓄电池较浅的放电深度下维持车辆较长距离运行。

蓄电池供电技术沿线景观效果好,非专利技术,车辆招标灵活。该供电技术车辆成本较高,动力性能相对较差,车站景观一般;蓄电池供电的造价主要分为两部分:①车辆增加电池费用;②供电系统相对其他供电系统更加复杂,其造价更高。

6.超级电容供电

超级电容的能量密度比蓄电池小,储存电能较少,但其具有快速充放电的特性,因此利用车站设置充电站,利用停站时间对超级电容进行快速充电,也可以实现长距离连续运行。

超级电容供电沿线景观效果好,非专利技术,车辆招标灵活。该供电技术车辆成本较高,车站景观一般。超级电容供电的投资造价与蓄电池供电基本相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