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忻城县老区发展史-借古鉴今,奔向前程

忻城县老区发展史-借古鉴今,奔向前程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忻城纺织业发展较早,主要有壮锦织造业和织布业,其中壮锦织造影响较大。壮锦宋代已有生产,到了清代,壮锦生产遍及忻城境内。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忻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县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68.53亿元。

忻城县老区发展史-借古鉴今,奔向前程

忻城经济农业为主。解放前的生产力水平低下,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种植主要有稻谷、玉米,另有小米高粱小麦大麦、黄豆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苎麻棉花甘蔗、黄烟等。1933年,耕地面积37.4万亩,人均耕地6.47亩。1950年,全县耕地面积120196亩,人均耕地为1.06亩。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忻城工业发展较为落后,只有一些分散的手工业者从事纺织、铁器、木器、砖瓦等生产,设备简陋,经营范围小,在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很小。忻城纺织业发展较早,主要有壮锦织造业和织布业,其中壮锦织造影响较大。壮锦宋代已有生产,到了清代,壮锦生产遍及忻城境内。壮锦产品造型精湛,图案新颖,色泽绚丽,织工精致,质坚耐用,具有浓厚的壮族特色和独特的传统艺术风格而驰名中外,与成都蜀锦、南京云锦、苏州宋锦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锦,曾是朝廷贡品。

新中国成立后,忻城县委、县政府继承和发扬革命传统,弘扬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进行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忻城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克难攻坚,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全县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48.63亿元,工业总产值达33.18亿元,农业总产值达28.22亿元,财政收入达3.54亿元。2019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68.53亿元。(www.xing528.com)

进入新时代以来,忻城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加快经济发展,努力打好脱贫攻坚战,2019年摘下了国家级贫困县的帽子,与全国同步建成了全面小康社会,阔步迈入更加美好的光明大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