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楚国天文历法及其重要著作《甘石星经》

楚国天文历法及其重要著作《甘石星经》

时间:2023-10-1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文学是自然科学中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楚国天文和历法也是围绕着农业生产而产生和发展的。楚国官职中还设有太史、卜尹,太史掌史官之职,还掌天文历法。他著有《岁星经》《天文星占》等。后人将其《天文星占》和魏国石申的《天文》合二为一,称为《甘石星经》。图3-25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局部楚国也有着自己的历法,称之为楚历。两周之际,中国历法进入了推步历阶段。

楚国天文历法及其重要著作《甘石星经》

天文学是自然科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学科。古代天文学产生的动力是农业。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牧业地区,也是最早产生天文学的地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已经有了天文学。

楚国天文和历法也是围绕着农业生产而产生和发展的。楚国的先祖之一是祝融,祝融“光融天下”,担任“火正”,并对天象进行观测和祭祀,并指导农业生产。《左传》《国语》等典籍记载,楚国早期有一位天文学家叫“黎”,或“重黎”。《国语·楚语》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火正黎司地以属民。”“司天”就是观测天象的人,“司地”是辨正方位、划分季节、观察气象并指导农事的人。楚国官职中还设有太史、卜尹,太史掌史官之职,还掌天文历法。战国时期,楚国有大量专门观察星辰运行的占星家。如甘德、唐昧、鹖冠子等。

楚人对天象长期的观测,形成了系统的天文学知识。甘德,战国时期楚国人,大约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中期,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和星占家。《汉书·天文志》载:“六国时,楚有甘公,魏有石申夫。”他著有《岁星经》《天文星占》等。后人将其《天文星占》和魏国石申的《天文》合二为一,称为《甘石星经》。

甘德的天文学成就在当时中国乃至世界都达到了领先水平。第一,记录恒星位置,编成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这个恒星表比欧洲最早的星表还要早200年左右,是世界上最早的恒星表。三国时期,陈卓总结恒星表,大部分是基于甘氏的研究成果。在唐代流传到日本的《天文要录》残钞本中,就有甘氏记载房、舆鬼两宿的情况。第二,掌握月亮和月食关系,记载木星卫星,对太阳系的行星有所观测和研究。他对木星及其卫星的观测,比意大利人望远镜观察木星要早近2000年。第三,对太阳黑子进行观察,并认为太阳黑子始于太阳中心。从世界范围来看,1610年伽利略才发现了太阳黑子的运动定律。第四,创立二十八星宿体系。在湖北随州市擂鼓墩1号墓出土的漆箱盖上,绘有二十八星宿装饰图画,上有一个巨大的“斗”字,该字周围依次有二十八宿的名称,这反映了甘氏星宿体系在当时有着很广泛的影响和接受。(www.xing528.com)

此外,楚国也有关于天文学方面的著作,如《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慧星图》等。这些书虽然是汉墓中所出土的文献,但从这些书籍的内容来看,也是楚国天文学的主要文化成就。楚人的天文学知识是当时世界上最为先进的天文学思想,为后世天文学发展积累了科学知识。

图3-25 帛书《天文气象杂占》局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

楚国也有着自己的历法,称之为楚历。两周之际,中国历法进入了推步历阶段。楚国早期使用过古老的颛顼历,其性质是祭祀历或神历[136]。西周时期,各诸侯国都要奉行周王室历法,遵奉周王正朔是有其政治意图的,但并不太适合各诸侯国农业生产实际。东周时期,周王室衰微,各国也开始纷纷进行编历和颁历。楚国纪年、纪月、纪日和计时制度,都有其内在系统和体系[137]。王胜利认为,楚国在纪年法、纪月法和正月设置上都有所创新。在纪年方法上,以楚国军事和外交大事来进行纪年;在纪月方法上,用与楚人祭祀风俗有关的术语纪月;在月建方面,突破了“三正”的月首之制,以亥月作为正月[138]。云梦睡虎地秦简《日书》就对楚国“亥正历”有所记载。这些自有特点的楚历是楚国历法方面的重要成就,反映了楚人不拘一格的文化特点。楚国在编制本国历法过程中,并未墨守成规,而是积极创新、锐意变革,也具有积极的时代文化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