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建筑构造-建筑防火分区

建筑构造-建筑防火分区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建筑防火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建筑物进行防火分区,在各防火区域相邻的部位设置耐火极限较高的防火分隔物,一旦发生火灾时,这些防火分区间的防火分隔物的设置,就可以有效地起到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表9-4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防火分隔物是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以及火势蔓延的途径而设置的。

建筑构造-建筑防火分区

建筑防火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对建筑物进行防火分区,在各防火区域相邻的部位设置耐火极限较高的防火分隔物,一旦发生火灾时,这些防火分区间的防火分隔物的设置,就可以有效地起到阻止火势蔓延的作用。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详见表9-4。高层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仓库建筑也有相应的规定,详细要求可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的相关内容。

表9-4 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的允许建筑高度或层数、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www.xing528.com)

防火分隔物是针对建筑物的不同部位以及火势蔓延的途径而设置的。建筑物中防火分隔物的常见类型有:钢筋混凝土楼板,这是良好的水平防火分隔物;具有不少于4h耐火极限的非燃烧体防火墙,这是主要的竖向防火分隔物;具有相应耐火极限的防火门,防火门是为交通联系的需要而在防火墙上以及封闭楼梯间或防烟楼梯间设置的防火分隔物,其具体的材料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标准应满足有关防火规范的要求。

当相邻两栋建筑物之间的距离达不到防火间距的要求时,应设置无门窗的外墙防火墙,或采用室外独立防火墙,用以遮断另一栋建筑的热辐射冲击波的作用。

为了提高各种结构材料的耐火性能,就必须设法推迟构件达到极限温度所需的时间,主要的方法是在构件表面设置相应的隔热保护层。另外,为减少火灾的危害,对一些装修材料也应采取适当的保护或限制措施。例如,钢材属于非燃烧材料,它虽然不会燃烧,但在温度升高到300℃时,强度会很快下降,达到600℃时,则完全失去承载能力,高温时遇水冷却也会发生变形,造成结构破坏、房屋倒塌。所以,没有防火保护层的钢结构是无法达到防火要求的;钢筋混凝土也属于非燃烧材料,有着较高的耐火性能,但是,钢筋混凝土是钢筋和混凝土的结合体,当温度低于400℃时,两者能够共同受力,温度过高时,钢筋变形过大,受力条件受到影响,这与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有关,所以,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必须达到防火要求的标准;木材属于燃烧材料,目前在结构中极少采用;在建筑装修材料的选用上,也应充分考虑材料的耐火性能。有些材料,如塑料制品,虽有很多优点,如质轻、耐酸碱、不透水、便于加工成型等,但其耐火性能低,耐热性能差,实用的极限温度为60~150℃,熔化后到处流淌;易变形,刚性不足;发烟量大,在阴燃阶段,会放出很浓的烟,起火后多放出黑烟,且程度不同地含有微量氧化氮、氢氰酸、醛、苯、氨等有毒气体或蒸气。因此,对装修材料的选择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