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决战新保安,平津战役战略部署的转折

决战新保安,平津战役战略部署的转折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如果让敌第35军继续突破新保安,与敌第104军会合,这对平津战役的整个战略部署是极为不利的。郭景云下令部队赶到新保安以西的鸡鸣驿宿营。鸡鸣驿位于下花园至新保安之间,距离新保安10公里。12月7日清晨,当我第12旅出其不意地抢先一步占领新保安时,敌第35军还在路上。前后仅用了二十多分钟,三百多敌人全部缴械,第15旅便占领了新保安。敌第35军进入新保安后,得知前面的公路已被破坏。

决战新保安,平津战役战略部署的转折

抓住敌第35军——华北第2兵团赶到了——敌被围在新保安——安春山见死不救——敌第104军被歼——再来一个“围而不打”——郭景云占卜吉凶——“先打两头后取中间”——进攻新保安的时刻到了——新保安解放——张家口之敌要西逃——突围与反突围——激战西甸子——张家口又回到人民的怀抱

敌第35军从张家口东逃后,为了堵住该敌,不使它逃回北平,毛泽东又于12月4日要求第2兵团“用全力控制”宣化、怀来之间,其中较大的集镇有响水铺、下花园、鸡鸣驿、新保安等。下花园到新保安只有15公里,新保安向东不足30公里就是怀来县城。这段路程对于完全机械化的敌第35军来说,走起来是十分容易的。而且,怀来县城距北平外围的天然防线八达岭也很近,这里并驻有傅作义集团的另一嫡系第104军。如果让敌第35军继续突破新保安,与敌第104军会合,这对平津战役的整个战略部署是极为不利的。

在这紧急时刻,冀热察独立团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在鸡鸣驿以西地区,首先开火阻扰敌第35军。12月6日中午,敌第35军开始由张家口东逃,通过了沙岭子,又通过了宣化。但是,东出宣化不远,车队就突然停住了,前方远远传来阵阵枪声。郭景云当即对他的参谋处处长贾承祖说:“你快到前边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我想不会有什么大的情况吧!”过了一会儿,贾承祖回来向郭景云报告说:“下花园以西的公路被挖断,当前共军不多。”于是,郭景云命令车队停止前进,并派出一个团,一面迎击我军的攻击,一面强行修复被我军破坏了的道路,尔后,又继续东退。下午2时,当他们行至下花园时,再次遇到我军的阻击,车队不能前进。两个小时后,我军主动后撤,路又被敌修复。

12月的天气,下午4点多钟就接近黄昏了。郭景云下令部队赶到新保安以西的鸡鸣驿宿营。

鸡鸣驿位于下花园至新保安之间,距离新保安10公里。由于地方小,汽车多,敌第35军到9时后才全部进入宿营地。

当晚,敌第35军的官兵们大都在鸡鸣驿安然睡觉,仍做回北平的好梦呢。然而,就在这时,郭景云接连得到了以下的情报:

——从鸡鸣驿以北高地下来的共军很多,分别在公路以北及山上构筑工事;

——从下花园以南山地下来的共军部队不少,在公路以南构筑工事;

——下花园方面似亦有共军构筑工事;

——新保安与鸡鸣驿之间的公路及两侧,有很多共军在构筑工事;

——鸡鸣驿四周,共军调动频繁……

郭景云鉴于以上这些情况,连夜召集了一次军事会议。会上,有人提出,不能让我军在夜里顺利地构筑工事,应派兵扰乱。但是,郭景云则认为没有关系,并且很有把握地说:“叫弟兄们好好休息,明早以第267师为前卫,来一个拂晓攻击,一下子就可冲过去了。其余部队于早8时前准备完毕,待命出发。”

敌人在睡大觉,华北第2兵团则在加速行军。就在这时,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又收到了毛泽东的电报:“……希望杨、罗、耿能于六日夜或七日早在下花园、新保安线上抓住三十五军及一〇四军主力……”

杨得志、罗瑞卿、耿飚三人传阅着毛泽东的电报,认真研究了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这时,第2兵团的绝大部分部队还在平张线和大洋河以南,只有第四纵队政治委员王昭率领的第12旅(旅长曾宝堂)在铁路和大洋河以北的东面(新保安附近)执行牵制任务。

敌第35军是沿铁路线北面的公路乘汽车东退的。华北第2兵团要在宣化、怀来之间截住它,必须渡过大洋河。12月初的大洋河面覆盖着一层薄冰,但还没有完全封冻。这给需要急速过河的部队,带来很大的困难。

杨得志说:“我们马上给王昭同志发一个电报,命令第12旅不惜一切代价,坚决堵住敌第35军。一定要坚持至大部队赶到!”

耿飚说:“电报同时发给第三、第八纵队及第四纵队的其他两个旅,告诉他们要加快行军速度,拿出‘拼命三郎’的劲头来,往敌第35军的前头赶,往新保安赶!”

罗瑞卿补充说:“如果让敌第35军从我们手里逃过新保安,与怀来的敌第104军会合,那我们第2兵团是交不了账的,将会铸成历史大错。”

经过这一番议论,华北第2兵团领导决定:一方面要王昭、曾宝堂先全力阻击敌人,就地组织防御,同时火速向新保安方向进发;另一方面,组织大部队顶着寒风,破冰下水,徒渡大洋河。

第12旅的指战员们接到命令后,即在天寒地冻的气候条件下连夜赶挖工事,并作好了阻击敌人的准备。

12月7日拂晓,敌第35军在鸡鸣驿休息了一夜之后,准备出发。我第12旅向敌第35军的前卫部队开了火。战斗一直持续到10时以后。郭景云几次用电话询问前方的情况,但敌第267师师长温汉民始终回答说:“正在激战中。”等到中午12时后,敌人仍然没有打开通路。下午2时,枪炮声还是没有消失,这时,敌人的飞机也飞临上空,一个小时后,我第12旅主动撤退,向新保安急进。12月7日清晨,当我第12旅出其不意地抢先一步占领新保安时,敌第35军还在路上。

新保安城位于平张线下花园与怀来之间,是平张线上的咽喉。当我第12旅的战士到达新保安西门时,守城的敌警卫团一个营三百多人还没有睡醒。他们脑子里只想着,这两天要准备迎送第35军过城,根本没料到解放军一队人马先进了城。前后仅用了二十多分钟,三百多敌人全部缴械,第15旅便占领了新保安。

我第12旅占领新保安城不久,郭景云率第35军在18架飞机的支援下,也赶到了城外。他要东逃回北平,新保安是必经之路,非要先拔掉这颗“钉子”不可。王昭奉命除留下少数兵力堵截敌人外,大部人马主动退出了新保安,郭景云很快进入新保安城内。

我第12旅主动退出新保安后,在天寒地冻的塞外,仅一昼夜就在西八里、新保安、东八里地区构筑了纵深8公里的三道阻击阵地,为迟滞和阻击敌人创造了条件。他们顽强抗击,经过激战阻住了三倍以上多于自己的敌人,使敌人除占领新保安外,只有两次进攻,在付出极大的代价后,才前进了4里。

敌第35军进入新保安后,得知前面的公路已被破坏。这时,太阳已经西沉。敌第35军副军长王雷震认为新保安地形不利,地区狭隘,不宜在此久留,主张连夜由新保安经沙城以南向怀来行进,并对郭景云说:“上路虽然破坏,下路还可通行。”“如果马上行动约需两个小时,当可越过怀来;即使走不出去,也应该进一步抢占较有利地形,以便应付。”(1)但是,郭景云骄横自负,根本不把王雷震的话当一回事,更不把当面的我军放在眼里,同时,他也担心夜间行军容易遭到伏击,乃令全军在新保安宿营,待天明后再继续走。

我第12旅的顽强阻击和郭景云的错误决断,为华北第2兵团主力赶到新保安地区争取到了一昼夜的宝贵时间。

12月初的大洋河面覆盖着一层薄冰,西北风一个劲儿地刮着,刮得树枝发出“呜呜”的响声。华北第2兵团指战员顶着刺骨的寒风,砸破薄冰,徒涉过河。当战士们渡过大洋河时,棉裤腿与棉衣下摆竟冻在一起,步子都迈不开了。但是,大家还是不顾一切地往前赶路。8日拂晓,华北第2兵团主力经过连续六昼夜的急行军,克服天气寒冷、道路拥挤且有河流阻挡的困难,终于赶到新保安地区。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立即以第四纵队第11、第12旅和第三纵队第9旅占领新保安以东的八里沟、东八里、崔黄口、吴家堡一线;以第八纵队第4旅、独立第1旅占领新保安地区的金堂房、西八里一线,组成了第一层包围。以第三纵队第7、第8旅,分别占领碱滩、沙城、鸡鸣驿,构成第二层包围,坚决阻击敌第35军东逃和怀来方向敌第104军可能的接援。(2)

同时,冀热察军区部队、华北第3兵团、东北先遣兵团也包围了新保安之敌。中央军委决定这些部队由华北第2兵团统一指挥。第2兵团指挥所就设在距新保安只有四五里的赵家山。

赵家山是地处燕山山脉西侧八宝山地段的一个小村庄,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兵团指挥部就在老乡的家里,地方很小,开会时,两三个人在屋里连身子都转不过来。这时,毛泽东发来电报,要求对新保安之敌采取迅速构筑多层包围阵地,长久围困,待命攻击的方针。

敌第35军被围困在新保安,郭景云当然是不会甘心的,因为傅作义给他的命令是“火速”赶回北平。所以,他在进入新保安的第二天便开始组织突围。开始,他只派其主力第101师的一个团打头,并命令其他部队上汽车跟进,似乎他的一个团便可以打开通往北平的道路。第一次失败后,他派了第101师的两个团突围,仍然以失败告终。这时,郭景云有些紧张了,决定用第267师全部兵力加第101师两个团,由他自己亲自指挥一齐往东突击。他这次“总动员”的攻势相当猛烈,曾一度攻破我军的防线,但最终还是被堵回了新保安。

郭景云见突围无望,即闭城不出,企图固守待援。

傅作义得知他的“王牌军”第35军被围困在新保安的消息后,惶惶不可终日。用郭景云的话说:不要说整个第35军,就是那四百多辆汽车,也“是傅总司令的命根子,不能不要”。傅作义急令驻怀来的敌第104军和第16军西进接援第35军冲出新保安我军的包围,并令第104军军长安春山为西部地区总指挥,统一指挥第104、第16、第35军,“全力以赴,内外夹击,迅速击破当面共军,接应并掩护第35军安全返平”(3);又令张家口的第105军向下花园、新保安方向发动攻击,以策应第35军突围。

安春山受命后,立即率领第104军第250、第269师,在飞机的掩护下,于12月8日晚夜从怀来沿公路西进。当西进至土木时,遇到我冀热察军区独立第7师等部的顽强阻击。敌第104军只得改道绕新保安东南的下湾子、宋家营和东西水泉一线进攻,又遭到华北第2兵团第三纵队主力和第四纵队一部的猛烈阻击。这时,傅作义电令郭景云抓紧时机迅速脱离险境。第35军在郭景云的指挥下,从新保安拼命向东突围,试图与援军会合。这样,我军便处于敌人东、西两方的夹击之中。激战一整天,敌人始终未能突破我军阵地。

9日,敌第104军和第35军在12架飞机的配合下,继续实施相向攻击,华北第2兵团第四、第三和第八纵队,在冀热察军区部队配合下,依托临时构筑的野战工事,以密集火力和白刃格斗,进行两面阻击作战,打退了东西两面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安春山的第104军向西突进至赵家营、碱滩、马圈一线,一度占领距新保安不足4公里的马圈子村。也就是说,这时敌人两军相隔仅4公里,形势对我军十分严峻

但是,郭景云与安春山两人素有积怨,特别是这一次郭景云把第104军第258师丢在了张家口,更使安春山不满,而郭景云对安春山任“西部地区总指挥”更不买账。郭景云对他的部下说:“我郭景云怎能受安春山的指挥呢?”两人先是在给傅作义的电报中互相攻讦,郭景云怪安春山接应不力,观望不前;安春山埋怨郭景云不该在新保安宿营,坐失良机,两人直至发展到在电话中互相对骂。在这种情况下,当第104军进至马圈子村时,安春山为保住自己的实力,立即命令停止不前,一定要郭景云“无论如何抓住这千载一刻的良机,果断突围”,东出新保安与他会合;而郭景云则因为多次突围被我军挡住,坚持要安春山攻至新保安城下接应。他对安春山说:“傅总司令要你来解新保安的围,你的部队就应该打通道路,到新保安城来接第35军。不然,我就不走。”安春山则说:“我的部队来接第35军,就只能到这里。”气得郭景云破口大骂道:“安春山这个小子,看我将来突围回北平后,和你小子打官司。”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以至耽误了战机。

事实上,安春山对解救郭景云的围困,本来就不积极。那时,傅作义打电话给他,让他去解新保安的围,他假装睡着了,不去接电话,而是让他的副军长去接。

就在郭景云与安春山争吵不休之时,华北第2兵团乘势发起反击,迫使第104军从宋家营、马圈子等处后撤,第35军退回新保安城内。有一天,郭景云又准备突围,命令部队把所有笨重的东西都扔掉,以便轻装突围。在一切准备妥当就要突围时,郭景云又突然变卦了,说:“不走了,固守待援吧!”

当敌第35军被围困在新保安之时,毛泽东又命令程子华、黄志勇率领的东北先遣兵团第四纵队,立即向怀来、八达岭间进攻,从敌人的侧背插进来,在康庄岔道包围了正准备向西增援的敌第16军。12月10日3时,敌第16军向南口方向突围,除一个团逃脱外,其余在距康庄50公里处被我第四纵队全歼。至此,东北先遣兵团第四纵队占领了康庄、岔道、青龙桥一线,切断了敌第104军的退路。当即,毛泽东指示东北先遣兵团迅速以一个纵队协同华北第2兵团歼灭敌第104军,以另一个纵队隔断怀来、康庄之间及康庄、南口之间诸敌的联系,并相机歼灭敌一部。于是,东北先遣兵团在歼灭敌第16军主力后,即向怀来攻击前进。

刚刚从新保安附近退回怀来的敌第104军发现自己腹背受敌,退路已断,遂决定经十八家子、横岭关沿日伪时期修筑的丰沙线返回北平。东北先遣兵团立即追击,于12月11日在横岭、白羊城地区歼灭敌第104军1.3万余人,只有军长安春山率少数人逃回北平。东北先遣兵团完全控制了怀来、八达岭、居庸关、南口、昌平一线。

12月9日,敌第105军奉命由张家口东进策应第35军从新保安突围。当行至沙岭子时,遇到华北第3兵团第一纵队的猛烈阻击,被迫退回了张家口。

这样,平张线第一阶段作战目标已经达到。华北第3兵团包围了张家口,华北第2兵团包围了新保安,东北先遣兵团控制了怀来一线。对此,毛泽东感到很满意。12月10日,他在给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的电报中说:杨、罗、耿兵团昨(9)日英勇击退新保安敌35军、怀来敌104军的两面夹击,确保自己阵地,应传令嘉奖。

这时的敌第35军,已是孤军被困,既打不赢又逃不脱,只能坐以待毙。眼看新保安城内粮草渐少,又外无援兵,郭景云急得真好似热锅上的蚂蚁。北平的傅作义此时对第35军也是欲救不能,欲弃不忍,只好派飞机给第35军空投食品、弹药。敌人的飞机飞低了怕我军打,飞高了又投不准,许多空投物品都飘到我军阵地上了,只有一小部分投进城里。

此时,傅作义在指挥上陷入了混乱,但他仍然没有放弃通往张家口、绥远的要地新保安。

原先,傅作义以种种理由拒绝南撤,但在其第35军等嫡系被分割于平张线上,又得知宝坻地区有解放军大部队向天津方向运动的情况后,他判断东北野战军已大举入关,即预感到北平、天津间交通有被切断的危险,遂再次收缩兵力,调整部署,实施北平和天津、塘沽“分区防守”,并加强天津、塘沽的防御力量,即以第4兵团司令官李文兼北平防守区司令官,放弃南口、昌平、通县、宛平等地,集中力量防守北平;以第17兵团司令官侯镜如兼津塘防守区司令官,放弃唐山、芦台、汉沽,将第86、第87军分别撤至天津、塘沽,令第62军从北平回防天津,以集中兵力防守天津、塘沽。(4)

中央军委根据这一情况,对傅作义集团今后的动向作了科学的分析:

平、津地区国民党军没有向西安、郑州、徐州逃跑的危险,因为我西北野战军和华北第1兵团可以阻止其向西安,有中原、华东两军可以阻止其向郑州、徐州;平、津地区国民党军没有向绥远逃跑的危险,因为我有八个纵队在平绥线上。

平、津地区国民党军有向青岛逃跑的某种危险,因为我在天津、济南、青岛之间没有兵力。但此种危险不大,因为敌人由天津经济南到青岛,比我军由徐州附近到青岛的路程要长些,我军可以由徐州到胶济线去截击它。

平、津地区国民党军逃跑的主要危险是海路。其原因,一是东北野战军主力于11月23日从锦州营口、沈阳地区出发,至12月8日有五个纵队从喜峰口、冷口入关到达迁安、丰润、蓟县地区。东北野战军主力大部刚刚到达冀东地区集结,距平、津、塘地区有数天路程,这时,平津之敌虽无法西逃,但平津铁路和津塘公路尚未切断,塘沽海口控制在敌人手中,故敌仍有南逃的条件;二是中原、华东两野战军在十天时间内即可全部解决被围的黄维集团和杜聿明集团。此敌解决,蒋介石全局动摇,势必重新部署,有可能以上海集中待命的数十艘船只突然北上,作接走平、津、塘、唐诸部之计划。因此,目前“惟一的或主要的是怕敌人从海上逃跑”。

为消除平、津地区国民党军从海上逃跑的危险,实现就地歼灭傅作义集团的既定方针,中央军委于12月11日致电林彪、罗荣桓、刘亚楼,提出“隔而不围”、“围而不打”的部署,变傅作义这只“惊弓之鸟”为“笼中之鸟”,即要求东北野战军和华北第2、第3兵团从12月11日至25日的两星期内,对平张线上的张家口、新保安等地之敌只作战役包围,不作战术攻击;对北平、天津、塘沽等地之敌只作战略性分割,隔阻诸敌之间的联系,而不作战役包围,以待部署完成之后各个歼敌。为此,中央军委要求东北野战军主力克服疲劳、饥饿和寒冷的困难,兼程前进,以神速的动作,切断平、津、塘、唐诸敌的联系。毛泽东还指示华东和中原野战军,在两个星期内淮海战场不作最后歼敌部署,留下杜聿明集团余部,使蒋介石难下从海上撤退平津部队的决心。中央军委还命令山东军区部队集中若干兵力,控制济南附近一段黄河,在胶济线事先作好准备,防止敌人沿津浦线经济南从青岛方向逃跑。这样,我军就布下了天罗地网,使平津的敌人插翅难逃。

华北第2兵团以九个旅(师)的绝对优势,把敌第35军的两个师及一些杂牌部队包围在新保安,各纵队的求战情绪极高,都要求早日攻打新保安,彻底歼灭敌第35军。第2兵团领导曾几次向中央军委反映广大指战员的要求,毛泽东多次发电指示要“围而不打”,强调:“目前全力防敌突围,大约十天以后方能攻歼该敌。你们预做攻击准备是可以的,但不要实行攻击。”因为,此时东北野战军主力入关后,正在进行战役部署,对平、津、塘的敌人,尚未完全隔断、包围。如果先攻击新保安的敌第35军,不但会使张家口的敌人向西逃窜,还会使张家口以东的敌人决定逃跑。

“围而不打”,就是不宜即打,但又不能让敌人跑掉,这是一种特殊的战斗。当时天气特冷,地下冻土在两三尺以上,华北第2兵团的指战员们顶寒风踏冰雪,风餐露宿,时刻准备粉碎敌人的突围行动。战士们的生活很艰苦,但整个部队的情绪很高。第四纵队一张油印战地小报上,登载过一首打油诗:

三十五军好比山药蛋,

已经放锅里面;

解放军四面来烧火,

越烧越煮越软绵。

同志们,别着急,

山药蛋不熟不能吃;

战前工作准备好,

时间一到就攻击。(5)

这充分体现了广大干部战士对“围而不打”作战方针的理解和支持。

新保安当时有两千多户人家,多数居民经商,有七座学校,面积约1平方公里,是一个有相当规模的镇子。此地在明朝万历前叫李家堡,万历年代开始修城,改名叫新保定,清康熙年间才叫新保安。此时,新保安虽以镇建制,但建有府衙,把守张家口至北京之间的要道。该镇有城墙环绕,城墙高12米,顶宽6米,可以并排行驶两辆大车。分东、南、西三座城门,是按照“城池三门”的规格修建的。每座城门都修有高大的门楼,镇内以钟阁楼为中心和制高点,分东、南、西、北四条街。钟阁楼内有六耳钟一口,传说此钟一响,西可至离新保安60里左右的宣化城内的半坡街;东可至八达岭。钟阁四面凿有大字:西为“耀武”,东为“兴文”,南书“纲纪上游”,北刻“锁钥重地”。“锁钥”二字出自五朝名臣寇准镇守大名府时的“北门锁钥”一说,以表明新保安地理位置之重要。

“不可一世”的郭景云被围困新保安,特别是几次突围不成,傅作义又命令他“固守待援”后,心绪不宁,经常求神问卦,占卜吉凶。有一天,他召集部下训话,说:我们第35军有跟傅总司令守城的传统。直奉联阎对冯军作战,我们守过天镇;北伐战争我们守过涿州;抗日战争,我们守过太原;“剿共”战争,我们守过绥包。四次守城战,除太原以外,没有不胜的;现在守个新保安,那还有什么说的?接着,他又以迷信之说自欺欺人。他说:我们今天守新保安,地名很吉利。我是陕西长安人,我的儿子叫郭永安。长安、永安、保安——有了这“三安”就可以保证我们转危为安,平安地返回北平。(6)

郭景云的幕僚们则昼夜收听广播,希望形势有所变化。至于大部分下层官兵,眼见小小的新保安镇内,兵多于民,三五天后吃粮成了问题,怨气冲天。为加修工事,他们砍树、拆房、扒墙、挖地,最后把居民的门板全都拆光,引起群众更大的不满。郭景云加紧对下层官兵的控制,出阵中日报,派出慰劳队,在碉堡、工事内张贴标语。他还发誓,如果新保安被我军攻克,他令全军营长以上军官集体用汽油自焚。

面对顽抗到底的敌人和坚固难攻的新保安城墙,华北第2兵团一面展开政治攻势,一面进行攻城准备,利用这一时机,紧张地进行土工作业,构筑各种掩体、交通壕、堑壕。塞外的严冬,冰天雪地,寒风刺骨,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度,地冰一米多厚。战士们冒着严寒,干得汗流浃背。他们把地道一直挖到新保安城墙底下,在空棺材里装满炸药,准备爆破城墙;又组成爆破、火力、梯子、登城等小分队,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战地练兵。兵团指挥部制定了具体的攻城方案,只等攻击命令下达。

12月14日和16日,杨得志、罗瑞卿、耿飚向中央军委报告了攻击新保安的部署与计划。报告说:我兵团全部正对新保安进行土工作业,缩紧包围,一切攻击准备工作拟于16日完成,待中央军委命令攻击。预定攻击部署是:以第三纵队对城南及西南部攻击,重点是西门;第四纵队对城东关及东部攻击,重点是东门;第八纵队对城西北部攻击,重点是西北角。第三、第八纵队并肩突击,各纵炮火亦相互支援。虽然第35军是傅作义嫡系主力,可能作最大限度的抵抗,但我在兵力、火力上均占优势,估计三天最多五天可攻歼该敌,也可能更快些。

12月15日凌晨,毛泽东发来了电报,他一面鼓励前方将士“加紧完成对三十五军攻击准备甚好”,一面再次告诉“实行攻击时间需待东北主力入关,确实完成平、津两地的包围之后,大约在20日左右”。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了,战士们焦急地等待着总攻击的命令。“不消灭第35军,死不甘心”,战士们胸中早已填满怒火。从敌第35军被围的那天起,几个旅的领导就忙得不可开交,一份份决心书从连里、营里、团里,直接送到兵团指挥部;请示担当“尖刀”任务的电话昼夜不停地打来。

针对部队指战员中出现的思想急躁情绪,杨、罗、耿亲自向部队解释“围而不打”的意义,教育干部、战士耐心等待,服从全局,从而使部队始终保持高昂的战斗意志。

杨得志说:“现在不打第35军,是为了稳住傅作义,拖住傅作义,不让他下决心从海上逃跑,然后来个就地歼灭。”

罗瑞卿说:“第35军是傅作义起家的老本,丢掉它南逃,他心疼!咱们围起来不打,等于给傅作义留个‘想头’。”

耿飚说:“‘围而不打’的另一个目的,就是争取时间,使东北野战军切断平津之敌从海上南逃的通道。只有在完成对平、津的分割包围后,歼灭新保安第35军的时机才成熟。”(www.xing528.com)

从1948年11月29日到12月21日的22天内,我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终于把华北的国民党军五六十万之众,分割包围在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天津、塘沽等五个要点上,全部完成了对敌人的战役分割与合围,并切断了平、津守敌由海上南逃的通道。这时,中央军委和毛泽东开始考虑先打哪一点上的敌人了。毛泽东明确指出:“先打两头,后取中间”,即先打新保安、张家口、塘沽之敌,再打北平、天津之敌。事实上,在12月11日,毛泽东就提出了这一问题。他说: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这是因为,攻克塘沽可以控制海口,切断华北之敌从海上南逃之路;歼灭被围在新保安的傅作义的“王牌军”第35军,就会直接动摇傅作义固守平、津的决心,更不用说放弃平、津而南逃了。

但是,傅作义还不知道郭景云的末日就要到来,他除了不断派飞机给第35军空投一些物品、弹药以外,还电告郭景云:“鼓励官兵发扬守涿州,守归绥的优良传统”,拼命固守以待时局变化。郭景云不愧是傅作义的得力干将,接到傅作义的电话后,他以新保安南北直线为界,分为东、西两个防守区。东防守区由第267师附保安团及一个山炮连防守,其中第801团防守城东南,第800团防守城东北,保安团防守东关,第799团为预备队。西防守区由第101师附一个山炮连防守,重点置于西门外,其中第303团防守西门以北,第301团防守西门以南,第302团为预备队。军部位于钟楼附近,炮兵阵地配置在西防守区内。为使各部协力防守,郭景云还成立了新保安防守司令部,以第101师师长冯梓为防守司令,第267师师长温汉民为副司令,企图作最后的顽强抵抗。

12月19日,毛泽东再次电告华北第2兵团:东北先遣兵团第四纵队已向张家口前进,待他们到达张家口,与原在该地的华北第3兵团完成对张家口的部署后,我们即发起对新保安的攻击,准备五天左右解决战斗。

经过多少个漫长的严寒昼夜,进攻新保安的时刻就要来到了。杨得志、罗瑞卿、耿飚等兵团领导,从赵家山移到离新保安只有3里左右的地方指挥战斗。在这里,不用望远镜就可以看到新保安。

罗瑞卿抑制不住内心激动,对杨得志说:“从我们北出紫荆关,一个月多了,毛主席指挥敌我一百多万人,到底把这顿‘饭’煮熟了。”

有一位参谋说:“第35军这锅山药蛋快煮烂了。”

罗瑞卿听后一摆手,笑着说:“你只看到了‘山药蛋’,毛主席锅里煮的,可是既有天津的海,又有北平的山,还有‘皇帝’的金銮宝殿哪!”

罗瑞卿的这一席话,把大家都说笑了起来。

笑归笑,进攻新保安,毕竟是平津战役“各个歼敌”的第一仗。为了攻克新保安,歼灭傅作义的“王牌军”第35军,华北第2兵团还是进行了认真的部署:决定集中全部兵力参战,造成我与敌兵力对比为四比一的绝对优势。为加强炮火攻击力量,林彪、罗荣桓、刘亚楼决定东北先遣兵团第四纵队炮兵团配属华北第2兵团作战。第四纵队主攻城东南角;第三、第八纵队(缺第24旅)分别攻击西门和城西北角;第八纵第24旅为兵团预备队,准备阻击敌人向东突围。待各纵队集中兵力、火力扫清外围障碍后,有重点地从多路向新保安镇内突击,务求全歼守敌。

12月21日14点,第2兵团发起新保安外围战。第四纵队一举攻占外围重要据点东关,及东门附近的龙王庙;第三纵队在第八纵队的配合下,攻占城西的水温泉、和尚庙等据点。各纵队都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分别在二至三小时内即扫清了各自正面进攻上的敌外围工事。郭景云一看兆头不妙,急忙打电话给北平的傅作义向他要飞机、要炮弹。傅作义回电说:“明早七时派飞机十架前往助战,另十吨弹药于明晨由青岛起飞运往。”接到回电,郭景云心里凉了,今晚人民解放军攻击得这样猛烈,就怕等不到明天早上了。

这一夜,郭景云和他司令部的人员没有合眼,每个人的面色都随着外边的报告和枪炮声的稀密而时有不同,老是嫌时间过得太慢。

22日7时,天刚蒙蒙亮,6颗信号弹从新保安西北方向升起,直入长空,随着是震耳欲聋的炮声,我军对敌第35军的总攻开始了,100多门火炮从四面八方对着敌第35军的前沿阵地和新保安城墙上的防御设施猛烈开火,新保安立时淹没在炮火的浓烟密雾之中,刹那间,城上城下,堡垒被炸翻,城墙被炸塌,砖石飞向半空,东面城墙被炸开一个大缺口。9时许,第四纵队第11旅率先突入城内,第10旅随即炸开东门入城。在巩固和扩大突破口后,第四纵队全部突入城内,进行巷战。第三纵队从西门、南门以东突破未能成功,遂从第四纵队突破口攻入城内。第八纵队从城西北角和城北突击,遭守敌暗堡火力封锁,连续突破未果,与守敌呈胶着状态。

突入城内的各纵队穿插分割,继续向纵深发展。这时,新保安城内,满街汽车,有些正在燃烧,枪声、手榴弹爆炸声不绝于耳,敌人的尸体遍地皆是。敌人躲藏在院落和城根地下工事里继续顽抗。第四纵队适时将预备队第12旅投入巷战,很快将敌第267师和第101师分割开来。从发起总攻仅五个小时,至中午,我第四纵队便占领了敌第35军核心工事钟阁楼,并围歼了第35军军部,生俘了少将副军长王雷震,以及其他官兵8000余人。第三纵队第7旅猛攻敌第101师侧后,与随后突入城内的第9旅并肩突击。第八纵队于14时在城北重新发起进攻,不久也相继从西北角和城北突入城内。第三、第八纵队在发起总攻的十个小时内,全歼敌第35军主力第101师及其他残部7000余人。

22日下午5时,新保安被我军完全占领,敌第35军两个师1.6万多人全部被歼,新保安从此宣告解放。

敌第35军盼望已久的飞机,这时才来了一架,绕新保安一周,见地面战斗已结束,便向北平飞去了。

18时,华北第2兵团向毛泽东发出电报。22时,毛泽东复电说:全歼新保安之敌甚慰。望你们仿照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在徐蚌作战中即俘即查、即补即战的方针,立即将最大部分俘虏补入部队,并迅速加以溶化。休整十日,准备行动。

第二天凌晨,杨得志、罗瑞卿、耿飚、潘自力等兵团领导下山进入新保安。激战后的新保安,狭窄的街巷,横七竖八的汽车,毁坏的工事,沟壑纵横,坑洼相连,群众的房舍仍然冒着滚滚浓烟,枪炮车辆、物资弹药遍地皆是。在这样的地形中,傅作义、郭景云的400辆“大道吉”汽车,我们就是让他们开,也是开不出来的。毛泽东“围而不打”的决策,在这里起到了比打还厉害的作用。

新保安被我军攻占后,不少群众在工事里寻找自家的东西。他们说:“第35军连我们的切菜板都抢来修了工事。这些该死的家伙!”

杨得志等一行来到北街半截巷郭景云的指挥所。这座本来比较宽敞的四合院,已是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门外堆着几个汽油桶。在我军发起总攻后,郭景云曾下令实行营以上军官集体自焚的计划。但是,连他的副军长也没有听从他的命令。只是他自己在我军战士攻进这座四合院时,自毙而亡。郭景云在临死前曾打电报质问傅作义:“你见死不救,眼看追随你多年的部下,坐以待毙,于心何忍?”

郭景云做梦也没有想到,新保安成了他的葬身之地。我人民解放军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特意买了一口棺材,将他埋在新保安城东门外的火车站旁。

新保安之战,全歼傅作义的“王牌”第35军,华北第2兵团的领导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杨得志对罗瑞卿说:“打掉第35军,我真有点13年前渡过大渡河的感觉。”罗瑞卿笑着说:“那时候是敌人追我们,现在可是我们追他们!”杨得志点点头,感叹地说:“那时候他们追我们总共才一年,可我们追第35军,已经好多年了。”是啊,新保安这一仗的胜利,确实来之不易。

歼灭敌第35军,解放新保安后,华北我军接着向张家口发起了进攻。

张家口被我华北第3兵团围困之初,国民党军第11兵团司令官孙兰峰采取“依城野战”的方针,将守卫张家口的部队分成野战部队和城防部队。野战部队以第105军第201师、第259师,第104军258师及整编骑兵第5、第11旅等组成,由第105军军长袁庆荣指挥,担任机动作战任务;城防部队以第105军第251师、察哈尔省保安司令部所属三个保安团及独立野炮营、铁甲车大队和侦察大队等组成,由察哈尔省保安副司令兼张家口市警备司令靳书科指挥,负责守城。野战部队白天出城骚扰,或抢掠马草饲料,夜晚协助城防,企图坚守三个月。

在华北第2兵团包围、歼灭新保安第35军时,华北第3兵团已占领张家口外围的大小据点。特别是控制张家口西北2公里处的黄土岭、树儿山、帽儿山阵地后,既可以观察到张家口守敌的一切动静,又可以直接用炮火控制张家口北半部市区。

新保安敌第35军被歼灭后,被包围在张家口的敌第11兵团面临着灭顶之灾。为了逃脱灭亡的命运,必然要择路突围。就在新保安第35军被歼的当天下午,傅作义电令孙兰峰、袁庆荣:“张垣被围已无守备意义,可相机突围转进绥远。”并令绥远董其武部予以配合。孙兰峰当即在他的办公室里召集由第11兵团参谋长贾璜和第105军参谋长成于念参加的秘密会议,紧急商讨,决定12月23日拂晓开始突围。为分散解放军的注意力,采取分路突围。步兵从大镜门撤出,骑兵从七里茶坊分数路向商都方向突进,两部最后向绥远转进。整个突围行动,由袁庆荣指挥。当时,成于念曾建议:“兹事重大,成败在此一举,应召集各师、旅长、民政厅长等共同研究突围计划。”袁桂荣害怕泄露机密,引起骚动,于是决定,除密电察北、绥东总指挥鄂友三外,其余各师、旅长由袁桂荣分别面授机宜。

张家口之敌想突围西逃,毛泽东早在12月16日就有所料。他指出:张家口敌人兵力在5万以上,在华北第2兵团攻歼第35军或第35军已被歼时,张家口之敌有极大可能突围逃跑。因此,他要求在华北第2兵团攻歼第35军前增加一部分兵力,以东北先遣兵团第四纵队开往张家口归华北第3兵团指挥。根据中央军委的指示,我执行包围张家口任务的华北第3兵团分析了敌人的动向,认为,敌人突围的时间和方式,很可能是在夜间或拂晓以前悄悄行动,拂晓时大集团猛扑;突围方式,估计向正西的可能性较大,因为正西面地形开阔,便于大部队行动;其次可能是向东北面沿旧公路向张北方向突围,因为突过朝天洼、西甸子之后,再往北便是一片草原,直至绥远。

根据上述分析,杨成武拟定了作战方案,并进行了具体部署:第二纵队全部部署在张家口以西;第六纵队和第一纵队的3旅(归六纵指挥)部署在张家口的西北面,命令部队倚山据险,作好阻击敌人集团冲锋的准备。除了在这两个方向上部署外,第一纵队的主力和第四纵队的部队部署在张家口以东和东北地区,其他部队在张北、尚义、集宁地区也作了相应的部署。为便于指挥,不失战机,不耽误时间,在张家口的西太平山上开设兵团前进指挥所。

张家口以北是东、西太平山。西太平山,位于张家口西北,与东太平山隔河相峙,耸立在群峰之上,在这里开设指挥所,居高临下,视野开阔,能够俯瞰整个战场,对于指挥全军聚歼敌人是个极其有利的地方。在指挥所,用望远镜可以观察张家口市的全景,能够及时发现敌情的变化和掌握战斗的进程。

山下,是东太平山和西太平山夹着的一条往北延伸的约500米宽的河滩。这条河滩南通大境门,逶迤北去,止于西甸子、朝天洼,约有二十来里长。河滩中间是冰封的河道,河床左侧是公路,一直通往张北。

沿着大沟往北抬高视线,借助望远镜能够隐隐看到西甸子和朝天洼两个小小的山村和周围的高地,那里由我第一纵队第3旅扼守着。

张家口南面和西南面,林木扶疏的原野上,横贯着大洋河,河床白亮亮的。南面得到了第一纵队的加强,兵力雄厚,防线绵密。

不久,杨成武在兵团指挥所直接观察到大境门外有敌人活动,便密切注视着西甸子、朝天洼一线3旅方向的情况。不一会儿,第六纵队报告,敌人有出大境门向北突围的迹象;第二纵队又报告,在孔家庄东、大洋河北发现敌人的骑兵,敌人有向西南突围的迹象。

杨成武当即命令第六纵队堵住从大境门向北的大沟,不让敌人向北突围,又命令第二纵队要密切注视敌人,防止敌人突围方向转向西南继而向西。

12月22日22时许,敌第259师乘黑夜偷偷溜出大境门,向东北方向运动,作试探性攻击,遭我军第一纵队第3旅顽强阻击。23日凌晨4时许,敌整编骑兵第5、第11旅向张家口以西突围,进至郭磊庄附近,发现孔家庄一线有我重兵把守且工事坚固,便掉头向大境门方向转移。

23日拂晓,第三兵团指挥所直接观察到大境门外守军的活动情况,判明张家口守敌正全力向北突围。但是,敌主力出大境门向北后,遭到我第六纵队第16旅顽强阻击;第六纵队第17旅奉命,经菜市、稍道沟,抢占了四岔、西甸子一线的有利地形,以便堵住敌人。与此同时,敌军的炮弹在西甸子、朝天洼我第一纵队第3旅的阵地上爆炸了。有的炮弹直接命中工事,但那些工事仍屹立不动,坚如磐石。塞外天寒,地冻三尺,这些工事是战士们用石头和泥垒成,再浇上水,水和石头冻在一起,如同钢筋水泥那样坚固。在20多里长沟的尽头,形成好几道300米宽、2米高、3米厚的栏墙。

此时,从大境门以外,张家口守敌5万余人正沿着河滩、公路,拼命向西甸子方向突围。冰封的河道和公路上,到处都是敌人。骑兵、步兵、炮兵、骆驼队、辎重马匹,像赶庙会似的挤成一团。敌人的大队人马全涌到这里来了,密密麻麻地扑向我第3旅阵地,看样子非杀出一条血路不可。在炮火的掩护下,敌人的步兵和骑兵轮番攻击,试图占领西甸子和朝天洼。

针对敌情,杨成武下达了围歼敌人的命令:第一纵第3旅和第六纵队全部坚守西甸子、朝天洼阵地;第二纵队从黄土岭向大境门出击;北岳军区部队、蒙察两个骑兵师插到五十家子、麻地营子、汗诺坝、甸门口、广土坝及其东南地区,构成第二、第三道堵击线,截断敌人的去路。东北先遣兵团第四纵队一个旅插到朝天洼、西甸子东南,由南向北进攻,与第六纵队形成南北夹击;另两个旅和第一、第二纵队并肩由东南、西南向张家口市攻击。

下午4时许,我第17旅旅长徐德操和副参谋长祖岳嵘率队伍赶到稍道沟的东山上,向东望去,只见正东及偏北方向,硝烟弥漫,枪炮轰鸣。战斗最激烈处,正是西甸子、朝天洼一线及其稍北地带。如果第17旅继续向四岔前进,显然达不到堵住敌人的目的。于是,徐德操当机立断,率队向北,抢占北营子以南一线高地。

要把敌人堵在一条长沟里,担负正面阻击的我第3旅的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西甸子是张家口大境门北六七里地大沟左岸上的一个小村庄。这里的两侧是大山,临村穿过一条公路,这条公路从张家口一直通往乌兰哈达,是敌人绕道张北向绥远逃跑的必经之路,也是敌人北进的第一关。坚守西甸子一线阵地的是第3旅第8团的第1、第3营。

敌人接近我西甸子一线阵地后,发起了疯狂的集团冲锋,遭到我第3旅的打击,前面的敌人首先倒下了,紧接着冲锋的敌人满坡乱滚,督战队抡起大刀逼着士兵往前冲,但溃退的敌人像开了闸的流水把督战队淹没了。

敌人的第一次集团冲锋被击退。第二次,他们用了两个师的兵力。在那样狭长的地区投入这样多的兵力,有孤注一掷的味道。而我军在前面阻击的兵力只有两个营,相差悬殊,我在第一线的第1连承受的压力更大。

当敌人进至第1连阵地前六七十米的洼地,突然卧倒不动。与此同时,第1连右侧山头出现了敌人。那个山头居高临下,原来是个空白点。敌人从那里用机枪、迫击炮、枪榴弹的火力压制着第1连。霎时间,第1连阵地上硝烟弥漫。就在这个时候,伏在阵地前面的敌人突然仰攻上来。第1连指战员在敌制高点火力压制下,仍奋勇投弹。敌人不顾伤亡,前面的倒下了,后面的又跟上去。在那一小块斜面上,手榴弹的爆炸声一直响个不停。半小时后,手榴弹的爆炸声停了,烟雾散去。洼地的整个斜面都布满敌人的尸体,阵地仍在第1连战士的手里。

第1连打退敌人的这次冲锋后,全连剩下的子弹和手榴弹都不多了,六〇炮弹几乎打光了。没有等他们喘息,右侧山头上的敌人又向他们俯冲下来。战士们在阵地一弹不发地等待着,最后敌人走到相距六七米的地方,双方仅隔一道石墙,连敌人的呼哧呼哧的喘息声都能听到了。敌指挥官高喊:“里边没有人了,冲啊!”

“你冲!”第1连副连长一抠扳机,那个家伙两臂一张,仰面朝天倒了下去。剩余的敌人,在群龙无首的情况下,争相逃命,溃散而逃。一发子弹,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冲锋。这真是一个奇迹!

在我第3旅阻击阵地上,这种奇迹并非绝无仅有。在代三十窖子阵地就出现了用两颗手榴弹夺下敌人一个山头的英雄事迹。

敌人在西甸子被打得晕头转向,只好抽出一个师并一个骑兵旅,闯进了第3旅第8团第8、第9两个连防守的代三十窖子。当双方打得正激烈的时候,70多个敌人抢占了阵地旁边的一个制高点,使我方受到威胁。营教导员把夺回制高点的任务交给了第2排。

排长侯国忠问教导员:“还有弹药吗?”

“没有多少了!”侯国忠看出教导员的难处,对战士们说:“谁是英雄,谁是好汉,全看这一着!就是一颗手榴弹,我们也要坚决夺回这个山头!”

在没有任何火力的掩护下,我第2排的勇士们向敌人发起了进攻。他们冲得太猛太快,直至接近山顶时,敌人才忽然发觉。侯国忠向敌人投出几颗手榴弹。随着手榴弹的爆炸,敌人向他们甩过手榴弹来,他们拣起冒烟的手榴弹又反投过去。敌人被这股英雄的气势所吓倒,慌慌张张地溜下山去,制高点被夺了回来。敌人想在代三十窖子另辟通路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在西甸子阵地上,不怕牺牲的英雄们不断涌现。战士宋玉在打光子弹和手榴弹后,就和敌人拼刺刀,刺刀钝了又抡起枪托来拼,枪托打断后喊着“共产党万岁”的口号,抱住一个敌人一起滚下了悬崖;共产党员陈水把刺刀拼断后,赤手空拳地扑向手执小旗的敌人指挥官,把敌人掐死,接着他又拾起一颗手榴弹,打倒敌机枪射手,夺下机枪,向敌群扫射,直到他中弹倒下,手指还紧紧地抠着扳机。

经过反复拼杀,由于敌众我寡,西甸子被敌人占领。接着,敌人扑向我第8团指挥所和第3旅指挥所。

面对敌人的反扑,第3旅旅长张开荆的压力很大。他既要指挥全旅阻击敌人,又要指挥旅部的警卫分队坚守自身的阵地。由于地形的关系,旅、团两级指挥所,几乎全在第一线。第8团团长命令通信兵、电话兵、炊事员、马夫全都上阵地,投入战斗了。

在第8团指挥所所在的山头上,漫山遍野滚动着大石头。山势陡峭,滚石连滚带崩,像雪崩似的飞向仰攻的敌群。敌人纷纷倒下,与石头一起往山下滚动,霎时间,石头砸人,人撞石头,一面山坡上全是滚动着的尸体。敌人的攻势被遏止了。

就这样,敌人用两个师的兵力,疯狂地进攻了八个小时,仅仅占领了几个小村庄,其余阵地都未能突破。由于敌人向来不敢夜战,随着夜幕的降临,敌人停止了进攻。

12月23日下午4时许,张家口市内枪声四起。华北第3兵团第一纵队、第二纵队和东北先遣兵团第四纵队,已突进张家口市区。经过巷战,突进城内的部队跟踪逃敌追出大境门,将敌拦腰切断,俘敌万余。

在我军前堵后截和侧击下,最后将孙兰峰部的几万敌人压缩、包围在大境门外西甸子、朝天洼、乌拉哈达、黄土窖子之间的一条山沟里。敌人车辆、人马争相夺路逃命,骑兵踏倒了步兵,大车翻进了人群,一大排无法带走的汽车付之一炬,火光冲天,人仰马嘶,乱作一团。这一天的夜里,下起了大雪,敌人还在饥寒交迫中东突西窜拼命地挣扎,但已陷入绝境。

第二天,西北风刮得更猛,天空仍然大雪纷飞。8时前,第六纵第17旅多次打退敌人的冲击,抢占了北营子、破窖子以南一线山头,先头营和旅侦察排在啕喇庙与东北先遣兵团第四纵队某部衔接实现了合围。紧接着,我军对敌人展开了全面的歼灭战。各部队纷纷插入敌群,纵横厮杀,从大境门至西甸子、朝天洼,到处都是敌人的骑兵、步兵。骑兵那么多,乱成一团,把自己的逃路都堵塞了。

敌人很快被分割成无数小块。由于我军动作迅猛,敌人逃到哪里,我们就打到哪里,使得敌人简直没有招架之力。许多部队成百上千地俘虏了敌人。到下午3时,围歼战胜利结束,我军共歼灭敌第11兵团团部、第105军军部及其所属第210、第259、第310师及第104军第258师等5.4万余人。只有敌第11兵团司令官孙兰峰率少数卫士逃到了商都,与敌整编骑兵第12旅、暂编骑兵第一、第二纵队等部会合,向绥远逃去。

张家口又重新回到了人民的怀抱!

12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庆祝张家口光复》的社论,指出:“察哈尔省会,平绥线上的重镇张家口于本月二十四日为我东北人民解放军和华北人民解放军联合大军所光复了。这是人民解放战争继东北战役、淮海战役之后的又一个伟大胜利。”“北线人民解放军一个月以前解放了保定,现在又解放了蒋傅匪军侵占的张家口。一月之内,连克两大省会,歼灭蒋傅匪军十四个师的兵力,傅匪作义所赖以起家的三十五军及其他主力,均已就歼,这仅仅是平津战役的开始,全部彻底干净消灭北线蒋傅匪军的战争正在进行着,平津蒋傅匪军如果不投降,就只有等着全部被消灭。”(7)

张家口收复后,大同以东,直到北平以西,就全被我人民解放军所控制,傅作义向西撤退已不可能了。

(1) 《平津战役亲历记——原国民党将领的回忆》,文史资料出版社1989年版。

(2) 郑维山:《从华北到西北——忆解放战争》,解放军出版社1989年版。

(3)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军事文集》第4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51年编印。

(4) 《杨成武回忆录》,解放军出版社1990年版。

(5) 《星火燎原》第8册。

(6) 郑维山:《从华北到西北——忆解放战争》,解放军出版社1985年版。

(7) 《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军事文集》第4集,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1951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