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华佗山公园:景色宜人,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去处

华佗山公园:景色宜人,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去处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华佗山公园,树木常年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百年古榕树枝叶繁茂,周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华大仙洞庙位于华佗山公园山腰处,据传,这座庙宇建于清朝咸丰年间。2010年,开发区管委会出资2800万元,依照天然的地势,在这里建成了华佗山公园,该公园集自然生态、绿色环保、医药卫生、休闲运动、养生调理、参观展览等内容于一体,向人们传达生活新理念。今天,华陀山公园已成为开发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华佗山公园:景色宜人,成为居民休闲健身去处

富有特色的碉楼群、院落、名人祖居及庙宇在大环村内随处可见,并且保存完好。华佗山公园,树木常年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百年古榕树枝叶繁茂,周围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景色宜人。在此登高望远,饱览大自然美景,使人心旷神怡。华大仙洞庙位于华佗山公园山腰处,据传,这座庙宇建于清朝咸丰年间。那时住在山脚下的蔡植彩以采山药为业,他常带着儿子佑辉上山采药,经过大天池时,总要坐下歇息,把药草洗净。蔡阿公对医德高尚、医术精深的华佗十分崇拜,就拜华佗为祖师,父子俩就在天池东面上方立了华佗神位。从此,求医问卜,焚香叩拜者日渐增多。蔡阿公与众人商议,就地取材,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用石头砌成简易石墙瓦面之古庙,称作大环石仔庙,这就是如今华佗庙的前身。该庙在1990年被中山市人民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6月,该庙宇进行了重新修建,呈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整个建筑坐东北向西南,砖木结构,面积约为93平方米。呈硬山顶,灰塑博古脊,素胎瓦,青砖墙,正面是麻石门框,门前有石级,正门上方檐墙和屋顶上多饰瑞兽、花鸟等灰塑。庙内为穿斗与抬梁混合木架构,置有木雕“百鸟归巢”棚架。与众多寺庙不同的是,该庙正门缺对联,中堂两柱挂着一副木板刻制的对联:神乎其神,可卜勿药有喜;医者意也,应知降福无阶。上联的意思是来此叩拜,真是神秘灵验到了极点,可以预知人能病愈,恢复健康。下联的意思是行医治病,贵在思考,应该知道没有凭空降福的门径。庙内左右有两个小侧门,门外额、联俱全,均为篆书石刻。左门额为“福地”,门联为“一林花影云无际,半壑松涛月有声”。右门额为“洞天”,门联为“风清月白饶生趣,水绕山环极大观”。庙主祀华大仙兼供奉文昌、关帝、财帛星君、金花诸神。华大仙就是妇孺皆知的华佗(约145~208年),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建安三神医”。华佗的医术十分全面,尤其擅长外科,精于手术,并精通内科妇科儿科、针灸科,被后人称为“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如今,到华佗山上的华大仙洞庙上香许愿已经是一个习俗了。凡是新店开张、结婚添丁,或是其他的喜庆日子,村民们都要到庙里上香许愿,祈祷生活顺心,事事如意。(www.xing528.com)

2010年,开发区管委会出资2800万元,依照天然的地势,在这里建成了华佗山公园,该公园集自然生态、绿色环保、医药卫生、休闲运动养生调理、参观展览等内容于一体,向人们传达生活新理念。今天,华陀山公园已成为开发区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