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华诗鉴:夏代天文历法与科技进步

中华诗鉴:夏代天文历法与科技进步

时间:2023-10-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天文历法,见流星日食,四时有记①。诸多进步,奠基华夏崛起④。夏代的历法,在前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初步掌握春夏秋冬时令的基础上,又使这一时令进一步得到使用和掌握。②木石、琢玉二句:是说夏代先民创制了木石工具,其工效超过了初始的骨、蚌,不仅如此又初步发明了琢玉和铸铜工艺。

中华诗鉴:夏代天文历法与科技进步

天文历法,见流星日食,四时有记。木石兴超骨蚌,琢玉又工铜器酿酒织纺,农桑耕作,更获其中利。诸多进步,奠基华夏崛起。  转瞬四百余年,人间变了,难得时与比。展望未来,初由夏引,留下阳春意。抚今追昔,感怀先哲兴替

①天文历法三句:据《左传》所引《夏书》中的“辰不集于房”,记录当时在房宿位置上的一次日食。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又据《竹书纪年》中记载夏时“夜中星辰如雨”,也是世界上最早流星雨的记录。当时已使用传统的干支记日法,如在夏王朝后期的诸侯王中,胤甲(廑)、孔甲和夏桀(履癸)等都用日干为名。四时:即春、夏、秋、冬。夏代的历法,在前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初步掌握春夏秋冬时令的基础上,又使这一时令进一步得到使用和掌握。已能根据北斗星的旋转确定月份。并把斗柄的正月定为岁首,比较正确地反映了天象。孔子说:“行夏之时。”西汉戴德编纂的《大戴礼记》保存的《夏小正》,就是流传下来的夏时。

②木石、琢玉二句:是说夏代先民创制了木石工具,其工效超过了初始的骨、蚌,不仅如此又初步发明了琢玉和铸铜工艺。

③酿酒、农桑二句:是说使用木石工具耕作,提高了生产水平,使谷物食用有余,又发明酿酒和纺织,从而使人们获得食饱衣暖的诸多利益。(www.xing528.com)

④奠基华夏前后二句:是说夏代先民诸多的创造发明,为中华民族崛起打下了基础。

⑤转瞬四百余年三句:是指从五帝到禹之后的四百余年间,夏代先哲们在社会生产生活的实践中,经过探索、观测,掌握了天文历法及时令,使农业、手工生产发生巨大变化,这种进步在当时的条件下,是难得的无可比拟的,怎不令人欣喜啊!

⑥阳春意、抚今追昔前后五句:阳春,即温暖三月的春天。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阳春召我以烟景。”这里是比喻夏代先哲的诸多创造发明,推动了社会生产水平发展提高,结出像春华秋实一样的成果,抚今追昔,这种见兴替的作为怎不叫人感怀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