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南乡子·一代文宗欧阳修①改为中华诗鉴:欧阳修,一代文宗

南乡子·一代文宗欧阳修①改为中华诗鉴:欧阳修,一代文宗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①欧阳修北宋大臣。据《欧阳文忠公集》记载:欧阳修早年丧父,四岁而孤……欧阳修的突出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提倡新式文风,是北宋开创古文运动的领袖,被誉为一代文宗。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⑤内外君臣皆折服三句:指欧阳修是宋代第一位兼诗文、词、赋的大家,被称为一代文宗,领袖文坛长达三十年之久。

南乡子·一代文宗欧阳修①改为中华诗鉴:欧阳修,一代文宗

好学美名留,家境贫寒荻土求。若渴求知成大器,功收,满腹文章灌斗流。  革固弊端纠,开创新风旧体休。内外君臣皆折服,缘由,史学诗文誉九州

欧阳修(1007-1072年) 北宋大臣。文学家,史学家。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永丰县)人。生于绵州(今四川绵阳),成长于随州(今属湖北),晚年定居颍州(今安徽阜阳)。据《欧阳文忠公集》记载:欧阳修早年丧父,四岁而孤……随母亲去随州依叔父欧阳晔(与修父欧阳观同榜进士)谋生。由于欧阳修天资敏悟,又废寝忘食,刻苦攻读,“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欧集》附录卷五)。天圣八年(1030)进士及第。授将仕郎、秘书省校书郎充西京留守推官,后累升至枢密副使,参加政事。谥“文忠”。欧阳修的突出贡献是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提倡新式文风,是北宋开创古文运动的领袖,被誉为一代文宗。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风与文风近似,语言流畅自然。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公集》。

②美名留、荻土求二句:是说欧阳修早年丧父,家境贫寒,在母亲的教诲下,立志于研读经书。没有钱买书就到邻居家借读,没有纸笔,就用大地作纸,芦苇作笔。“荻土”语出《欧阳文忠公集·卷二十五》(以下简称《欧集》):修母亲“年轻守寡,家贫无资,以荻画地,教儿子识字……”

③若渴求知成大器三句:指欧阳修与母亲投靠其叔父欧阳晔生活。叔父发现欧阳修好学深思又才思敏捷,“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慰郑氏曰:“嫂无以家贫子幼为念,此奇儿也,不惟起家以大吾门,他日必名重当世。”(《欧集》附录卷五)由于欧阳修非同寻常的刻苦钻研,终于学得满腹文章。被其叔父所言中,仁宗天圣七年(1027)到天圣八年,欧阳修赴试国子监国学解试、礼部贡举三试皆获得第一,殿试又中甲科第十四,进士及第。(www.xing528.com)

④革固弊、创新风二句:指欧阳修于嘉祐二年(1057)知礼部贡举,在这次考试中他提倡经邦济世、学以致用的新式文风,革除怪僻枯涩的太学体,以公平竞争的原则,将曾巩、苏轼苏辙等录为进士。于是“场屋之习,从是遂变”(《欧集》附录卷四)。

⑤内外君臣皆折服三句:指欧阳修是宋代第一位兼诗文、词、赋的大家,被称为一代文宗,领袖文坛长达三十年之久。其文学造诣,不但宋廷君臣钦佩,而且辽国君臣亦大为折服,至和二年(1055)八月,欧阳修奉旨出使辽国,受到了空前隆重的接待。参加宴会作陪的除了辽主外还有皇叔、宰相、太皇太后等。辽主宣称“非常例也,以公名重故尔”(《欧集》附录卷一)。王安石在《祭欧阳文忠公文》中称欧阳修文章:“浩如江河之停蓄;其发于外者,烂如日星之光辉;其清音幽韵,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其雄辞闳辩,快如轻车骏马之奔驰……”如此这般,真可谓名扬中外,声“誉九州”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