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太和元气坊:九百年风雨沧桑

太和元气坊:九百年风雨沧桑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万历四十二年刻《秦贤宗建文庙坊亭记》碑上,专门记述了这位皇族“捐金四百有奇”,修建了这座被称为“太和元气坊”的木牌坊。从建筑的整体结构来看,太和元气坊包括四柱、三门、三楼,还有斗拱繁复的歇山式屋顶。太和元气坊上的彩绘采用的是“和玺彩画”的形式,其丰富的色彩、和谐的色调,使整个建筑显得金碧辉煌、富丽典雅,更显现出恢宏、壮观的气势。

太和元气坊:九百年风雨沧桑

牌坊,又称为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文化的象征性建筑,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独特的地位。牌坊的原始雏形名为“衡门”,是一种由两根柱子架一根横梁构成的最简单、最原始的门。在我国封建社会,牌坊具有宣扬封建礼教、昭示美德、标榜功德和赞颂功绩的作用。

矗立在西安孔庙照壁之前的这座太和元气坊,建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是由皇族朱惟怮出资四百多两黄金修建而成的。万历四十二年(1614)刻《秦贤宗建文庙坊亭记》碑上,专门记述了这位皇族“捐金四百有奇”,修建了这座被称为“太和元气坊”的木牌坊。

那么,“太和元气坊”的名字由何而来呢?在古语中,太通“大”,有至高、至极之意。和,指对立面的均衡、和谐和统一。太和,指天地、日月、阴阳汇合、冲和之气。中国北宋哲学家张载用“太和”一词形容气氤氲未分的状态,即阴阳二气矛盾的统一体。元气,原意为形成世界的原始物质。古人将金、木、水、火、土这五行称为元气,并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由这五行构成的。太和元气坊,即汇集天地、日月、阴阳汇合之气的地方,象征着万物生长的根本所在,寓意孔子的思想是人类思想的精华之元。

从建筑的整体结构来看,太和元气坊包括四柱、三门、三楼,还有斗拱繁复的歇山式屋顶。它所具有的强烈的装饰美化作用,使整个孔庙建筑组群显得布局严整、层次分明,格外庄重、雅致、幽深,且丰富多变。一方面,它昭示了孔庙建筑群的重要性和至高地位;另一方面,作为进入孔庙的引导,它有效地渲染了孔庙建筑群入口的壮观气氛,突出并强化了孔庙建筑群的庄严和肃穆。(www.xing528.com)

太和元气坊上的彩绘图案

从建筑的装饰元素和对色彩的运用来看,太和元气坊呈现出日、月、龙、凤巧妙结合和红、黄、蓝、绿交相辉映的精彩效果,体现了古代宫殿建筑最高等级的彩画形式。早期的彩画仅是在建筑物上涂以颜色,后来逐渐发展成描绘动植物等图案花纹。东汉文学家张衡在《西京赋》中有“雕楹玉磶,绣栭云楣”的描述,关于馆室次舍则有“采饰纤缛。裛以藻绣,文以朱绿”的记载。逐步走向规范化和程式化的彩画,到明清时期基本形成固定制式。明清时期的彩画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完全图案化的“和玺彩画”。其以金色龙凤为主要题材,包括金线大点金、墨线大点金、金琢墨、烟琢墨、雄黄玉、雅五墨等。建筑的等次级别由用金多少和题材类型来体现。另一类是后来才兴起的“苏式彩画”。它的特点是在梁枋上以大块面积画出包袱形的外廓,然后在包袱皮内描绘各种山水、人物、花鸟鱼虫及历史故事、戏剧题材等。太和元气坊上的彩绘采用的是“和玺彩画”的形式,其丰富的色彩、和谐的色调,使整个建筑显得金碧辉煌、富丽典雅,更显现出恢宏、壮观的气势。

如今,作为西安孔庙的主要建筑之一,高大、精致、华美的太和元气坊,不仅彰显了孔子的崇高道德和丰功伟绩,还暗藏深意——寓意孔子的学说就像宇宙中的天体,循环往复,永恒长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