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贵州苗族服饰探索及研究

贵州苗族服饰探索及研究

时间:2023-10-1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南型苗族服饰流行于海南省。苗族男子的服装支系与地域间差异并不太大,传统苗族服饰与现代苗族服饰几乎没有大的变化。海南苗族传统男子服装上衣一种是棉布对胸开襟短衣,另一种是有扣无领大襟短衣。显出与其他地区的苗族服饰的不同。海南苗族首饰和脚饰很少,没有戴颈圈的习惯。以追求情感表现为目的,以感性形象为基础,在经历了重构审美形象的心路历程后,苗族服饰艺术观念得以构建。

贵州苗族服饰探索及研究

海南型苗族服饰流行于海南省。海南现有苗族约6万人,主要散居于海南岛中南部地区。据《琼州府志》、清光绪《崖州志》[18]、《感恩县志》等记载,海南的苗族主要是明代从广西屯军落户海南的,史志称为“苗黎”。

苗族男子的服装支系与地域间差异并不太大,传统苗族服饰与现代苗族服饰几乎没有大的变化。无非是右衽、大襟、对襟之类的上装款式的不同;存在裤脚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头上包套头,脚上缠绑腿的差异。海南苗族传统男子服装上衣一种是棉布对胸开襟短衣,另一种是有扣无领大襟短衣。男裤多为黑、蓝两色管筒长裤。但苗族妇女的服装,尤其是青年妇女的盛装,生活的地域环境不同支系间还是存在较大的差异。

海南苗族已婚妇女头饰很特别,一种是盛装时戴的黑布尖顶帽,戴这种帽先是在帽底下垫一小块绣有花纹的约30厘米的方形垫头,垫头一角垂于额前,然后披盖上绣有花边的尖顶头巾,在头上形成尖顶状(稍偏后),帽子后垂下一条红带长及腿部,头巾连头部也遮盖直垂至肩间。显出与其他地区的苗族服饰的不同。另一种头巾叫小花帽,这种花帽与第一种帽子大小相当,中间绣有花纹,戴帽时把头巾反包在头上,平顶。未婚青年女子很少有戴装饰品的习惯,只有在盛装时才戴,但是结婚后的妇女则戴装饰品。海南苗族首饰和脚饰很少,没有戴颈圈的习惯。过去苗族妇女戴手圈、手镯、脚圈和戒指。现在只有老年妇女才戴银质的几何图案的手镯。

由于海南苗族受当地黎族服饰的影响,海南苗族女子穿右偏襟长及膝部的蓝黑色棉布上衣,中年妇女穿对开襟或略偏右的无领上衣,并在肩内垫一层蓝布衣领,领口装饰五彩色花纹,在腹部缝有一条红带,作为上衣的系带。两侧开有尺许长开叉裙子。妇女穿印染的蓝黑色棉布过膝的短裙,以黑、红色为主,花纹较少,裙的两头上部有小绳,用以穿时绑扎。裙子的下边装饰8个2厘米的大三角形蜡染纹样。三角形内上部图案为小树,下部为几何纹。绑腿布质地为棉布,一般长200厘米,宽8厘米。另束两条100厘米左右长的红色彩带装饰(图29[19])。

(www.xing528.com)

图29 海南苗族

贵州境内苗族服饰式样繁复多样,《贵州省志·民族志》将苗族服饰划分为黔东型、黔中南型、川黔滇型、黔东北型等四型二十六式,《中国苗族服饰图志》记述的苗族服饰有100余种;苗族各个支系各自不同的服饰款式、色彩、图案,也体现出制作工艺的差异,这些形式各异的苗族服饰,体现了苗族族群间不同的审美追求,凝聚着对本民族的文化身份的认同,是苗族支系内部的重要标志。

苗族服饰艺术观念构建于原始宇宙观的基础上,并在与之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在苗族服饰文化中蕴含的古远原始意象,孕育了少数民族的审美意识和观念,由之形成形象的精神内核决定了少数民族最初造型观念。以追求情感表现为目的,以感性形象为基础,在经历了重构审美形象的心路历程后,苗族服饰艺术观念得以构建。苗族服饰图案是伴随着苗族服装服饰发展起来的装饰艺术,而且至今仍应用于本民族日常的服饰和生活用品之中,具有实用功能和审美功能相结合的特点;同时它又作为一种特有的民族标志区别于其他族群,最终成为各种文化艺术符号之中的一类。服饰的部落徽记成为苗族各支系的识别符号,使其传承具有鲜明的集团性和稳定的历史承继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