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纪录片专题片的创作特征与区别

纪录片专题片的创作特征与区别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此前的讨论里,我们曾多次使用“专题片”这个词,但是很少解释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区别。专题片的创作特征。总体创作思路具有主题先行的特点,但我们却不能简单地说专题片就是一种主观表达的作品,任何兼具纪实性和叙事性特征的作品都希望能够给人以客观真实和价值中立的感觉,因为只有这样才更具说服力。专题片会更受政府、企业和商业性媒体的欢迎,是因为从创作角度而言传递自身的诉求会更加直接和容易。

纪录片专题片的创作特征与区别

在此前的讨论里,我们曾多次使用“专题片”这个词,但是很少解释专题片和纪录片的区别。事实上,我们发现如果按照创作方式和呈现形态来衡量,有许多“短纪录片”从创作方式上来看,都更接近于专题片。

但是也有另一种观点认为,我们一般所言说的“纪录片”都是基于一种“直接电影”的标准,而“直接电影”只是一种最基础的创作方式。纪录片本身因为各种题材类型、现实状况和技术条件的因素,必然会采取各种各样的创作方式。例如历史纪录片,不可能回到历史现场进行拍摄,就只能借助于学者或见证者的口述,以及其他方式的扮演或再现;而访谈类和调查类的纪录片有时候要凭借解说词来交代重要的背景信息和采访过程。无论采取什么样的一种创作方式,只要记录的是真实生活,使用的是真实素材,关键是有一种追求真相、还原真实、探索真理的精神,那么创作出来的大部分作品都可以纳入纪录片的范畴

所以,我们仅仅是从创作方式和呈现形态上来区分“直接电影”类型的纪录片与专题片的不同,以期给创作者有所启发,而并非刻意比较两者在社会价值和艺术标准方面的高下。(www.xing528.com)

(1)纪录片的创作特征。总体创作思路是对选题采取顺势而为、客观呈现的策略,为了表达一种价值中立的态度,更追求纪实性和现场感,尤其强调记录真实生活和不干扰现场。因为纪录片所跟踪的事件或者人物命运往往具有某种不可预知性,跟拍和记录就需要一定时间的等待,所以拍摄周期较长。从叙事的角度说,纪录片一般是依据时间顺序来确定叙事主轴。纪录片的创作一般是:前期采访——正式拍摄采访——后期剪辑——根据剪辑版本情况撰写解说词——制作包装,这样大概的一个顺序。纯粹的“直接电影”式的纪录片也许需要前期文案计划,需要后期的场记和纸上编辑,有些非常认真的导演还会做剪辑剧本的描述,但是不需要撰写解说词。因为在大家的普遍认知里,极致的“直接电影”类型的作品,无解说词、无音乐、只搭配极少的解释性字幕,甚至将影片的叙事降低到感觉像原始素材的程度。

(2)专题片的创作特征。总体创作思路具有主题先行的特点,但我们却不能简单地说专题片就是一种主观表达的作品,任何兼具纪实性和叙事性特征的作品都希望能够给人以客观真实和价值中立的感觉,因为只有这样才更具说服力。专题片会更受政府、企业和商业性媒体的欢迎,是因为从创作角度而言传递自身的诉求会更加直接和容易。其一是拍摄周期相对较短;其二是费用相对比较低;各方面成本都可控;其三是主题先行,叙事受到的限制少,未必要按照时间顺序来建立叙事主轴,可以更方便地满足这些组织机构的宣传导向需求。专题片的创作顺序一般是:前期采访和搜集资料——撰写脚本(包括初步的解说词)——采访和拍摄——修改脚本和解说词——后期剪辑和制作包装。每一重要步骤都会先有一个围绕主题撰写的脚本,然后根据脚本确定要拍摄或剪辑的内容。在叙事上会适当加入编、导、演的成分,运用解说词、字幕、音乐等表现方式,所以会让人觉得主观性色彩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