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综合类大学教学改革:课程内容问题解决

综合类大学教学改革:课程内容问题解决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艺术实践性在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教材和美术教材内容的分析中都存在理论知识过多,艺术实践性缺乏的现象。学习掌握理论知识最终也是为艺术实践做铺垫,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进行加工与创造,当他们掌握了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将“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综合类大学教学改革:课程内容问题解决

(一)课程内容未能很好实现课程目标

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的目标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适应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课程的需要;第二,对艺术作品进行了解,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第三,提高艺术素养和综合素养;第四,完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课程内容的培养目标的制定应当以社会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学校办学方向与学科特征为主要依据。综合类大学的教育目标是培养社会一线所需要的人才,即具有素养、创新、实践能力的技术应用型和服务型人才,当下国际的竞争和社会的发展,更强调的是创造能力的培养,而目前的艺术教育课程目标还是强调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忽视了最主要的能力培养。在对综合类院校大学生的调查与访谈中,他们均表示实践创造能力的提升,但是当前的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并没有很好的促使这一关键能力的实现。

(二)艺术教育课程内容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缺乏艺术实践性

在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教材和美术教材内容的分析中都存在理论知识过多,艺术实践性缺乏的现象。对艺术作品的赏析必然会涉及基本理论知识的认识与了解,艺术理论知识包括很多方面,如艺术类别、抽象定义、艺术史、艺术类型、创作知识等。但是当前艺术教育课程内容中的理论部分不仅内容多而且比例失衡,多数课程内容以作品类别和抽象定义为主,艺术史和创作知识相对欠缺。尤其是创作知识的介绍至关重要,它不仅使学生在观看具体艺术作品时能从多方面欣赏,掌握形式美的分析要素并进行富有美感的创造活动,而且这些知识的学习与运用也为社会工作的迁移奠定了基石。艺术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与创新性,这与综合类大学艺术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办学特色不谋而合。学习掌握理论知识最终也是为艺术实践做铺垫,在此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进行加工与创造,当他们掌握了创造美的能力,才能将“美”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社会,更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而艺术教育,尤其艺术实践就是实践创新能力的载体,但是当前的艺术教育课程内容在实践性方面尤为欠缺。(www.xing528.com)

(三)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综合性不强

学科的综合化发展是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包含了时间综合性和学科综合性两个方面。时间综合性是指课程内容的选择贯穿古今中外,注重中西方的融合。当前综合类大学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过于注重经典性,经典的艺术作品固然是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对于大学生来讲,更重要的是学习与当今社会、生活相关的艺术作品。通过对当艺术风格的了解,选取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会,自然而然地将所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

(四)艺术教育活动的局限性

艺术教育活动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教育活动内容的局限性;另一方面是参加艺术教育活动学生的局限性。通过访谈可知,综合类大学的艺术教育活动主要围绕音乐文学、文艺表演而展开,具体表现为校园歌手大赛、校园风采大赛、迎新晚会、校园合唱比赛、模特大赛、主持人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相声比赛、校园文化艺术节等。这些活动在综合类大学都有举行,但是很少涉及绘画比赛、舞蹈比赛、戏曲比赛、书法比赛等。一些大学生提出他们想要学校举办书法比赛、钢琴比赛、摄影比赛和演讲比赛等。他们期待丰富多样的艺术教育活动,而是仅仅局限于司空见惯的艺术活动内容。不论参加这些艺术教育活动的学生是出于怎样的目的,但学生的来源却是相同的。另外,很多学生都不愿意参加学校或社团举办的艺术教育活动,而真正参与其中的是社团的成员和确实具有某一才艺的普通学生。即使有部分学生愿意参与,但是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和面子问题进而放弃这些机会。据了解,很多院校的艺术教育课程的考核方式是试卷,其实他们完全可以以艺术汇演的形式作为最终的检验的方式。这不仅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而且也能将所学的艺术知识进行活学活用,进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打破当前重艺术知识理论而忽视艺术创作的尴尬局面。艺术本是丰富多彩的,可以用不同的形式诠释艺术,而当前狭隘的理念将艺术教育活动局限在小范围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