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图像集解-先天图及其起源

周易图像集解-先天图及其起源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俞琰《易外别传》载一《先天图》(见下图)。《先天图》先见于王堤《易学》,杨甲《六经图·大易象数钩深图》亦列之。称《伏羲八卦图》,是本一贞八悔之八贞卦命名,因而有卦名标注。后改称《先天图》,则是“图虽无文”,无任何文字标注。朱震于书中谓《伏羲八卦图》出自邵雍,而于《进周易表》中却谓《先天图》传自陈抟,自相矛盾。

周易图像集解-先天图及其起源

俞琰《易外别传》载一《先天图》(见下图)。

俞琰学本朱熹,此图即准朱熹说而出。《朱子语类》:“先天图如何移出方图在下?曰:是某挑出”“若论他太极,中间虚者便是。他亦自说图从中起,今不合被横图在中间塞却。待取出放外”。《先天图》先见于王堤《易学》,杨甲《六经图·大易象数钩深图》亦列之。考其本皆源自朱震《周易图》所列《伏羲八卦图》。图说:“右伏羲八卦图。王豫传于邵康节,而郑夬得之。”搌邵伯温说,此图是郑夬趁王豫病笃之际贿其仆而得,而王豫是邵雍居共城时所收弟子(见《易学辨惑》)。如此则知邵雍三十七岁移居洛阳之前,是将方圆六十四卦合一之图称之为“伏羲八卦图”,至洛阳对张岷讲学时方改名为“先天图”(见《观物外篇》)。称《伏羲八卦图》,是本一贞八悔之八贞卦命名,因而有卦名标注。后改称《先天图》,则是“图虽无文”,无任何文字标注。读《伊川击壤集》可知,邵雍“先天之学”形成于移居洛阳之后,以六十四卦圆图象天,六十四卦方图形地,天地相函,统体一太极,则可用来形象表达“先天之学”。此即邵雍改易图名之原由。朱震于书中谓《伏羲八卦图》出自邵雍,而于《进周易表》中却谓《先天图》传自陈抟自相矛盾。既列《伏羲八卦图》,则其所谓“先天图”又何所指?邵伯温言其父之学曰:“其学主于意、言、象、数四者不可阙一,其理具见于圣人之经,不烦文字解说,止有一图以寓其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图亦非创意以作,孔子《系辞》述之明矣。呜呼!真穷理尽性之学也。先君之学,虽有传授,而微妙变通,盖其所自得也。”这里所谓“止有一图”,即是指《伏羲八卦图》而言。并知此图寓“阴阳消长之数与卦之生变”。“顺数之,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逆数之,震一、离克二、乾三、巽四、坎艮五、坤六”(《观物外篇》),此则是说阴阳消长之数,八数为方图自下而上万物顺生之数,六数为圆图“逆知四时”循环之数。至于“卦之生变”,则郑夬《时用书》中已有一说(见沈括梦溪笔谈·象数一》),朱震《周易图》中又引一说(图与说似采自郑夬《明用书》)。今考《伏羲八卦图》实为一“卦变图”,其图是以《乾》卦为祖逆爻序“加一倍法”变得(《乾》上爻变得《夬》,是为“一变而二”;《乾》《夬》五爻变得《大有》《大壮》,是为“二变而四”,余仿此)。邵雍师承李挺之学“义理之学”“物理之学”和“性命之学”,从李挺之“卦变图”看,邵雍以《乾》卦为祖变得《伏羲八卦图》之法与之截然不同,可知,此《伏羲八卦图》是邵雍自得之图。(www.xing528.com)

《易学启蒙》收此图,旧图曰“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周易本义》卷首九图乃《易学启蒙》旧图,见《答袁枢》),新图曰“伏羲六十四卦图”。而朱熹所谓之“先天图”,则是“有天无地”之图。之所以有“将横图移出放外”之举,是因其主张“母生子”之说,天地两仪皆在“太极”之外。邵雍《先天图》之“太极”,正如张行成所言:“图名先天,而一百二十八卦七百六十八爻咸备者,天地之象已具乎浑沦之中,太极之全体也”(《易通变》)。俞琰之“先天图”(以黑白块替代卦爻符号,图中标有“太极”二字),则是本朱熹以“黑白之位”作卦图之法与“若论他太极,中间虚者便是”之说而出。究其本实与邵雍“先天学”之旨相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