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周易图像集解》-周敦颐太极图

《周易图像集解》-周敦颐太极图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周敦颐《太极图易说》所出之《太极图》,即为明此文之义而作。此图说,前五段分别对应《太极图》五层图式。《太极图》五层图式实即一〇。周敦颐太极观与汉代乃至北宋诸儒基本相同。正因周敦颐以一〇为“太极”之图,其后诸儒如朱熹、林至、俞琰、胡方平、胡一桂、王申子、胡炳文、张理、韩邦奇、梁锡转等,皆于其易学著作中列一〇之图以象“太极”。

《周易图像集解》-周敦颐太极图

彧按:《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周敦颐《太极图易说》所出之《太极图》(先见于朱震《汉上易传卦图》),即为明此文之义而作。先是刘牧《易数钩隐图》列“太极第一”图,以一〇之图上加十个黑白点(象天地之数),周敦颐《太极图》亦以一〇之图为作图基本元素,五层图式当“会五于一”观之,以释“太极”“两仪”“四象”“八卦”“万物”(六十四卦)。元王申子、明鲍宁实得周敦颐建图立说之意,并以图直解之(见下图)。

《太极图易说》:“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极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化生万物。万物生生,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圣人之道,仁义中正而已矣)而主静(无欲故静),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又曰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大哉《易》也,斯其至矣。”此图说,前五段分别对应《太极图》五层图式。一〇解“易有太极”,太极之有本于无极之无,有生于无,取汉儒“天地本无形而得有形,则有形生于无形”之说;二〇图解“是生两仪”,分阴分阳,阳动始于子,故“阳动”标于下,阴静始于午,故“阴静”标于上。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一动一静,互为其根;三〇图解“两仪生四象”,水冬、木春、火夏、金秋,分土王四季,播五于四生数,而成六、七、八、九,为四象之数。土为中和之气,“五气顺布,四时行焉”。水六阴、木八阴、火七阳、金九阳,为“五行一阴阳”,连至下一〇,为“阴阳一太极”,火数二、木数三合为一五,水数一、金数四合为一五,为“二五之精”,合而凝为一〇之太极(无极之真);四〇图解“四象生八卦”,乾坤相互三索而生六子,是为“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五〇图式解“吉凶生大业”,以八卦重为六十四卦以象万物。“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为引《系辞》之文,“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出《乾·文言》,“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为引《说卦》之文。此图说,名副其实为“易说”无疑。《太极图》五层图式实即一〇。此画之者,为注重说明一层意思而已。万物各有太极,万物(六十四卦)、八卦、四象、两仪皆自太极而出。所以此图并无上下、顺逆之别。(www.xing528.com)

周敦颐太极观与汉代乃至北宋诸儒基本相同。以一气为太极,天地为两仪,有五行属性之四季为四象,八卦为乾坤统六子之八种物象,六十四卦象万物。《易通》曰:“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一实”即太极一气之实有,“万分”即分为二、四、八以至于万。又曰“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此乃准《系辞》“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而理解“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之义。“阳动起于子”,初动必微,即为“几”,而“发微不可见”;阳极而静,“阴静起于午”,静极复动,阴阳循环无端,此为“充周不可穷”之“神”。“阳动”标于下、“阴静”标于上,是本于《易传》“几”“神”之义而来,故不可妄加改动。正因周敦颐以一〇为“太极”之图,其后诸儒如朱熹、林至、俞琰、胡方平、胡一桂、王申子、胡炳文、张理、韩邦奇、梁锡转等,皆于其易学著作中列一〇之图以象“太极”。“太极”为《易传》先出之概念,或解为一气,或解为一理,本不可图画,此类图皆属强图以示人之义理概念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