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关键要点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关键要点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运动处方确定得是否科学,能否激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是能否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18](三)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因而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19]如果在课上让学生在运动处方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那么学生可通过预习了解某体育项目的本质,在学习时就能“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而且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从预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关键要点

(一)科学地确定每位学生的运动处方,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运动处方对教与学起着导向、激励、诊断、调节和评价等作用。运动处方确定得是否科学,能否激发学生的体育积极性,是能否取得教学成效的关键。刚开始运动处方的制定往往与学生自身实际相脱节是较为普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运动处方的制定符合课标,符合教参,符合教材,却不符合学生的实际,造成一部分学生“吃不饱”,而另一部分学生“吃不了”。制定运动处方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身体条件和心理特点,围绕精心安排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的体育练习和练习项目,做到难度适宜,面向全体学生,通过体育课使每位学生都有收获。

(二)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发展学生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更多思维的时间和表现机会,让学生真正拥有主动权、自主权。教师应有意设置探索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余地。解决问题的途径要多样化,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活动,使学生动脑、动手、敢问、敢说,使每位学生的运动处方更为合理,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习惯,真正发挥运动处方的功能。[18]

(三)加强预习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

传统的体育教学是教师“带着”教材走向学生,或是“带着”学生走向教材,因而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19]如果在课上让学生在运动处方的指导下进行预习,那么学生可通过预习了解某体育项目的本质,在学习时就能“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而且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可从预习中得到进一步的培养。

(四)加强运动处方的学法指导

教师针对学生的活动能力基础、知识技能的现实状况及不同体育项目内容的需要,制定符合学生自己运动的处方。运动处方的制定还必须达到“四符合”:一要符合教学原则;二要符合体育活动目标;三要符合体育项目的组合;四要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可能性。

(五)利用体育课、大课间操做好运动处方教学的基础工作(www.xing528.com)

1.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每学期体育课的教学内容的讲授要占用30%课时。在保证完成教学进度的同时有将近70%课时的时间可以做运动处方教学的基础工作,包括运动处方的理论学习、运动技能的储备和科学制定运动处方。

2.合理分组教学

在学生需求、医学检查、体力检查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在大课间操时还可以打破班级授课制的模式,对年级段内相同需求、相同体质、相同技能水平的学生进行分组教学。

3.建立管理档案

运动处方教学因人而异,没有最好只有最适合,每位学生建立一个管理档案是十分必要的。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有不合适的地方,可能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预期目标了,教师监管一定要到位,要做到及时检查、及时修正。

有了运动处方后,学生参加锻炼的目的性更明确,也更科学,学生不再盲目地参加锻炼,每一个运动项目都是为自己的健康服务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