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咏春拳特征:攻守兼备,手法快如闪电

咏春拳特征:攻守兼备,手法快如闪电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二)攻守兼备性咏春拳讲究攻守兼备、守攻同期,在心法、手法方面注重左右兼顾,以最短的距离和时间用寸劲进攻和防守。咏春拳的手法快如闪电,防风雨而不透,这与其“四门”原理是密切相关的。此外,咏春拳是一种系统,完整的拳术,主要是与套路打法相配套的手训练。咏春拳徒手实战主要是迫使对手近身格斗,借助感知来做出快速的反应;黏手训练就是锻炼双手的触觉反应,达到“无招胜有招”。

咏春拳特征:攻守兼备,手法快如闪电

(一)简单实用性

咏春拳的内容比较简单,整个拳术只有小念头、寻桥、标指3个套路以及木人桩,每个套路都比较简短,并且所有的技术动作都包含在小念头套路中,共25手,5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动作。咏春拳的手形主要是凤眼拳和柳叶拳,手法以三傍手为主,步形和步法也很简单。这些基本动作任意组合便构成了许多组合拳、组合手法、腿法等技击动作以及木人桩技术动作。此外,咏春拳擅长埋身搏击,其招式多变,运用灵活,善发寸劲,用最简单的动作完成最直接的进攻,因此咏春拳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咏春拳马步灵活、起落快速、左右兼顾,善于以小挫大、以弱胜强,主要以双手整体进攻集中歼敌的“来留去送”和“甩手直冲”的打法给予对手制约和打击。这种快攻双手兼顾、一鼓作气,手似刀剑,同出同入,连打带削形成多面手进攻优势,在一打多的形势下不落下风。后来,李小龙创立的截拳道也吸纳了咏春拳简单实用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并传到海外,深受广大武术散打爱好者的喜爱。

(二)攻守兼备性

咏春拳讲究攻守兼备、守攻同期,在心法、手法方面注重左右兼顾,以最短的距离和时间用寸劲进攻和防守。咏春拳的中线理论讲究在进攻方面要沿中线向对方做最短距离的攻击,防守方面守中线,以分水的方法消掉对手最短距离的进攻。“来留去送”心法讲究的是用桥手相接的感觉将对方的力控制住,然后借助方向的改变给对手以还击,这一守一攻是咏春拳典型的打法。“守攻同期”讲的是在消掉对方进攻强力的同时,在可能的范围内发招还击对手,变被动为主动而后发制人。此外,在攻防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消手时不能超过防守所需的范围,即对方不能击中便无须消手;第二,不能离开防守所需范围来追接对方的桥手;第三,出手时重心要稳,不需要借助位置来发力。“寸劲”是咏春拳用于攻防最重要的发力方式,此力短暂且爆发性强,能在短时间、短距离内迸发出较强的杀伤力,在咏春拳的攻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www.xing528.com)

(三)科学完整性

咏春拳是一种科学化、人工化的拳术,其理论和心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如中线理论,讲究沿中线进攻敌人中线,沿中线消解敌人的进攻,从而在最短的距离和最短的时间内猛攻。还有朝面追形、埋踭理论、收踭理论、来留去送以及甩手直冲心法等都符合一定的力学原理。咏春拳的手法快如闪电,防风雨而不透,这与其“四门”原理是密切相关的。所谓“四门”原理,就是在身体正面划个四方形,然后将其分成四个面积均等的方形区域,以抵挡对手的进攻,“四门”的标准是低于眉、窄于肩、高于腿。此外,咏春拳是一种系统,完整的拳术,主要是与套路打法相配套的手训练。咏春拳徒手实战主要是迫使对手近身格斗,借助感知来做出快速的反应;黏手训练就是锻炼双手的触觉反应,达到“无招胜有招”。咏春拳的实战性很强,在战术上有一定的思想和哲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