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即通过文化旅游的扩散效应带动交通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产品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功能。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后的核心产业,在整个产业循环发展链条中通过辐射扩散的循环影响,将其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相关产业链上的各个支撑产业中,尤其是促进了“食、住、行、购、娱”等产业的发展。

区域文化资源与旅游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研究

借鉴魏小安(2006)、郑胜华(2008)、弓志刚(2010)等对休闲产业的分类,依据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与旅游消费的关联程度及产品属性,可将旅游文化产业分为核心产业与支撑产业。其中,核心产业是直接为旅游消费者提供旅游服务的文化旅游企业群,如文化旅游景区、文化旅游演艺业等。支撑产业是为核心产业提供物质支持、交通和各类支撑服务的相关企业群,如交通运输业、文化工艺品制造业、餐饮业、金融服务业等。

核心产业与支撑产业是共生的关系,相互促进,互为支持。核心产业的发展需要针对性的支撑产业,支撑产业的完善又需要核心产业做引领,二者循环促进,共同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结合核心产业的特点及要素,以其为指导来发展支撑产业,最终实现核心产业与支撑产业共赢的局面。以核心产业整合支撑产业,就是要根据核心产业的需求去安排相应的支撑要素,构建核心产业良好发展的平台。

以核心产业整合支撑产业,主要在于运用文化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来整合相关基础设施产业。即通过文化旅游的扩散效应带动交通业、住宿餐饮业、旅游产品制造业等产业的发展,不断完善文化旅游产业“吃、住、行、游、购、娱”的综合功能。

可以看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后的核心产业,在整个产业循环发展链条中通过辐射扩散的循环影响,将其产业优势辐射传递到相关产业链上的各个支撑产业中,尤其是促进了“食、住、行、购、娱”等产业的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依托文化旅游方式,全面提升购物水平

例如,在山西旅游开发中,鼓励通过根祖文化、红色文化、晋商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等旅游景点开办前店后场式生产加工服务,在各区域内培养一批展示民俗民风的高水平特色工艺作坊,研发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含量高、技术含量足的旅游工艺品,提高购物消费水平

(二)借助文化旅游业,重点发展特色餐饮

例如,在河南旅游开发中鼓励通过弘扬河南面食文化,突出豫菜特色,在旅游景点开办旅游饭店或开辟专用餐厅,突出各地餐饮的个性原料与特色文化,挖掘各地的传统餐饮名吃及烹饪工艺,打造一批特色强、营养高、叫得响、能致富的餐饮特色产品和品牌,统一标志,统一品牌形象,统一菜品,统一价格,以旅游风味餐的形式推向国内外市场。(www.xing528.com)

(三)以文化旅游为主,加快发展大众娱乐

国内丰富的旅游资源之所以还未转化为资源优势,原因之一在于缺乏活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仅仅是静态的、不可参与的,因此要开发参与性、趣味性强的文化娱乐项目,挖掘国内民俗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娱乐文化元素,将其创新开发成传统内涵深厚、雅俗共赏的文化娱乐产品,要突出开发更多能够代表地方文化的娱乐大戏,形成系列产品,以此吸引顾客亲身参与、体会。通过“娱”的加强,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彻底打破门票收入的局面,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展示文化旅游魅力。

(四)以旅游文化为主,积极培育新型旅游业态

文化旅游业只有与其他旅游业态相结合,树立大区域、大旅游的思想,才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联动效应。因此,要培育发展观光旅游、采摘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工农业旅游、体育赛事旅游等新型旅游文化业态,根据不同游客的偏好及品位,形成多层次、多形态、多品牌的旅游文化产品体系。

(五)以旅游文化效益带动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旅游文化产业的旁侧效应是指借助前期旅游文化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后期促进旅游文化加速发展。国内城市及农村旅游文化产业的配套服务设施功能不健全,具体表现为基础设施建设不均衡,景区服务管理水平相对滞后,旅行社品牌效应不强、不大,信息咨询、外币兑换、国际通信、信息标识等服务尚不能适应国际化标准和市场需求,多语种导游服务、高技能管理人才缺乏等问题还普遍存在,制约着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因此,加强旅游文化地公共服务水平,引导服务业的业务范围及功能向旅游文化地拓展都是必要的。

总而言之,为了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在“吃、住”环节,继续规范餐饮业和酒店服务业的服务标准,提高服务质量;在“行”环节,加强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旅游交通环境,加大民航、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交通干线和景区道路的生态环境建设,以增强景区的可进出性;在“购”环节,进一步加强旅游购物和景区娱乐在内容、形式、数量、质量上的发展;在“游”方面,继续加强景区旅游电子政务、旅游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中心、标牌解说系统、自驾车服务体系、旅游厕所、旅游图片库和信息库、旅游金融服务等项目的发展;在“娱”方面,加快建设有地方特色的大型娱乐项目,如主题文化公园、故事演绎文化园等;在其他方面,要加强建设旅游医疗、旅游环境、旅游安全等保障体系,最终为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构建良好平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