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心理学考点:知识建构基本机制

教育心理学考点:知识建构基本机制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0min搞定1.陈述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同化和顺应同化:指个体把新的刺激纳入已经形成的图式中的认知过程。同化和顺应作为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②产生式的提出为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提供了便于操作的科学依据。

教育心理学考点:知识建构基本机制

10min搞定(15年311选;21年首师大简)

1.陈述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同化和顺应(07年311选;21年扬州大学名)

(1)同化:指个体把新的刺激纳入已经形成的图式中的认知过程。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知识来获取新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积性。

(2)顺应:儿童改变已有的图式或形成新图式来适应新刺激的认知过程。顺应则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

(3)同化与顺应的关系

①同化新知识是原有知识发生顺应的基础,真正的同化离不开顺应的发生。因为只有转变了原有的错误观念,解决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新观念才能与原有知识体系协调起来,从而真正一体化。

②知识建构一方面表现为新知识的理解和获得,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原有知识的调整和改变。同化和顺应作为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凯程提示:

(1)皮亚杰的理论中,同化和顺应的关系:

①同化意味着学习者联系、利用原有知识来获取新概念,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连续性和累积性。

②顺应则意味着新旧知识之间的磨合、协调,体现了知识发展的对立性和改造性。

③同化新知识是原有知识发生顺应的基础,真正的同化离不开顺应的发生,因为只有转变了原有的错误观念,解决了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新观念才能与原有知识体系协调起来,从而真正一体化。

④知识建构一方面表现为新知识的理解和获得,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原有知识的调整和改变。同化和顺应作为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是互相依存、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www.xing528.com)

(2)皮亚杰的同化与奥苏伯尔的同化含义一样吗?

皮亚杰的同化与奥苏伯尔的同化的关系:奥苏伯尔的同化=皮亚杰的同化+顺应。

2.程序性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产生式

(1)含义

现代认知心理学运用产生式理论来解释程序性知识获得的心理机制。产生式这一术语来自计算机领域,美国信息加工心理学创始人西蒙和纽厄尔首次将其应用于心理学,用来说明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和获得机制。他们认为,人脑和计算机一样,都是“物理信号系统”,其功能都是操作符号。计算机之所以具有智能,能完成各种运算,是由于它储存了一系列以“如果……那么……”形式编码的规则。人经过学习,头脑中也储存了一系列的以“如果……那么……”形式表示的规则,这种规则就是产生式。

所以,产生式是指条件—动作的配对,即“如果某种条件满足,那么就执行某种动作”的知识。它表明了所要进行的活动以及发生这种活动的条件。

(2)特点

①自动激活,一旦存在,满足了特定的条件,相应的行为就会发生,常常不需要明确的意识。产生式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产生式的基本原则是“如果条件是A,那么实施行动B”,即当一个产生式的条件得到满足,则执行该产生式规定的某个行动。解决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一个产生式,解决一个复杂的问题就需要若干个产生式,这些产生式组成产生式系统。所谓产生式系统,就是人所能执行的一组内隐的智力活动。

②产生式的提出为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提供了便于操作的科学依据。程序性知识的学习的本质就是掌握一个程序,即在长时记忆中形成一个解决问题的产生式系统,以后遇到同样类型的问题,就可以按这个产生式系统来行动。

助记

陈述性知识获得机制:同化与顺应。

程序性知识获得机制:产生式。(产生式基本原则:如果条件为A,那么实施行动B。)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