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学最优:理论与特点-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

教学最优:理论与特点-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

时间:2023-10-1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1.最优化从语源上看,“最优化”术语来自拉丁文optimus,即“最佳的”“最适宜于一定条件的任务”之意。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并不是某种特异的教学形式或方法,并不向学校提出特别的任务,而只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关键是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

教学最优:理论与特点-教育教学理论与现代教育技术

(一)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概念

1.最优化

从语源上看,“最优化”术语来自拉丁文optimus,即“最佳的”“最适宜于一定条件的任务”之意。现代科学上使用的“最优化”术语源于数学,今天在系统工程中,在控制论系统论管理科学中,都已作为基本范畴运用。这个概念反映了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人力、设备、材料、资金和时间等因素的约束下,人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工作成效最大,如性能最佳、能耗最低、成本最少、风险最小,等等。这种寻求最优效果的愿望和可能性,几乎渗透在一切社会实践中,甚至有人把“最优化”看成是劳动的普遍规律。

综上所述,最优化就是从具体条件实际出发,确定效果和时耗的双重质量指标,选定最佳方案,按实施中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活动进程,以期达到最大效益的工作方法系统。

2.教学过程最优化

把最优化这个概念的基本含义,尤其是最优化的实质意义(低耗高效)推广到教学工作中来,我们可以对教学过程最优化概念的基本含义描述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导教师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的理论体系和工作体系。教师通过对教学系统的分析和综合,通过对最优教学方案的选择和设计,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获得最大可能的效果。“最优的”术语,按巴班斯基所说,不等于“理想的”术语,它是指“从一定标准看对该条件来说是最佳的”之意。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并不是某种特异的教学形式或方法,并不向学校提出特别的任务,而只是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工作任务。“最优性”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概念。其标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条件的改善而不断提高。实施教学过程最优化,关键是选择最优的教学方案。(www.xing528.com)

(二)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特点

1.最优化不是某种特殊或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而是指导教师合理安排整个教学过程的重要的方法论原则,最优化的根基是组织和管理的学问。它要求教师合理地组织自身的活动,强调把科学的管理方法落实到具体的班级教学中去。从实际出发,将原有的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加以组合系列化,从而通过合理利用教学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来提高教学质量。

2.最优化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它要解决条件、方法和结果之间的关系问题,所谓最优化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标准和条件而言的,不存在普遍的、固定的、万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具体问题要做具体分析。“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分析具体的教学任务、内容的特点,学生和教师的可能性,并且依据教学原则,选择每一种情况下从一定标准看来是最好的方案。”(巴班斯基语)

3.最优化理论的实质是用经济的、科学管理的眼光来安排教学过程,它是以对教学过程系统考察为基础,在联系和结构中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最优化的核心问题是如何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的耗费来求取最佳的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教学管理系统有个明确的认识,然后再采取相应的组织管理方法,对教学过程进行周密和细致的设计和安排,最终都要落实到最优化的轨道上来,而最优化本身也是一个如何向组织和结构要质量的管理学问题。

4.教学过程最优化不同于理想化教学和个别化教学。第一,最优化指的是一定学校、一定班级在具体条件的制约下所能达到的最大成果,也就是指学生和教师在一定场所进行相互作用所具有的全部可能性。理想仅是为了理论探讨的方便而设想的一般模式,其结果有较大的主观意愿的成分,在具体条件的制约下很少有实现的可能。第二,最优化与个别化也不同,最优化主张因材施教,争取全班学生(包括后进生在内)都能得到对他们来说最大可能的发展,这与程序教学的单一逻辑的个别化是截然不同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