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暗访原则与禁区详解

新闻暗访原则与禁区详解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记者暗访曝光违法的行为并不等于可以违法犯法。宗教民族问题也是暗访的禁区,另外涉及外国政府,外国驻华的人员等相关敏感问题不可暗访。第三是不能通过暗访谋求私人的利益或是敲诈所暗访的对象。訾北佳因炮制虚假新闻获刑一年,并且予以处罚人民币1000元。再次,暗访一定要把握适度介入的原则。最后,暗访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

新闻暗访原则与禁区详解

暗访是新闻记者行使舆论监督权的有效手段,是戳穿谎言、假象、蒙骗伎俩的利剑,但由于暗访本身具有的特殊性和隐秘性,新闻记者进行新闻采访时决不能为一己私利暗访,也不能想怎么暗访就怎么暗访,必须是为了公众利益,也必须在穷尽所有正常采访手段都无法获知新闻事实和新闻素材的情况下才能暗访,暗访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这些原则:

首先,暗访一定要合法合规。新闻记者不可以在违反法律的情况下暗访,即便是为了曝光违法行为也不可以。记者暗访曝光违法的行为并不等于可以违法犯法。例如海南某报纸的两名实习记者通过乔装打扮到定安、琼海两县去暗访娱乐场所赌博情况。然而两人参与了赌博行为,输掉了1000元和 200元,用曝光来要挟当地公安机关并且进行敲诈,结果被依法逮捕;再如某记者暗访洗浴会所的淫秽色情行为,记者可以假扮客人,但决不能嫖娼。其次是暗访和舆论报道坚决不能触碰禁区。不能够泄露隐私,不能去损害未成年人的相关合法权益,不能泄露各种机密,例如国家机密、军事机密和商业秘密宗教民族问题也是暗访的禁区,另外涉及外国政府,外国驻华的人员等相关敏感问题不可暗访。第三是不能通过暗访谋求私人的利益或是敲诈所暗访的对象。四则是暗访不能违背伦理道德和职业规范。尤其在采访报道负面的新闻时,新闻记者如果承诺匿名消息源对其身份进行保密,就一定要信守自己的承诺,不能够做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为。

其次,暗访一定要遵循真实、客观、公正原则。不策划炮制虚假新闻、不夸大新闻事实、不对新闻事实添枝加叶,也不对新闻事实变相炒作。记者必须尊重客观新闻事实,不能为了提升媒体收视率或者是吸引受众眼球,故意策划炮制虚假新闻,或诱导暗访对象进行违法行为,人为导演失实新闻。“纸馅包子”事件的惨痛教训应当时时汲取。

2007年7月8日,北京卫视生活频道一栏目播出了一期名为《纸做的包子》的节目,“业内人士马先生”爆料称,“用废纸制作肉馅已经成了行内公开的秘密”,并且安排了记者在朝阳区一村子暗访。但是这是一起自编自导自演的假新闻。六月中旬,“纸馅包子”事件制造者訾北佳化名“胡月”,来到了朝阳区的太阳宫乡十字口村,对制作早餐的卫全峰等四人谎称需要定购大量包子用来分发早餐。然后,做包子所需要用的肉、面粉和纸箱都是“胡月”自己购买带到这里来的,以喂狗为理由,让卫全峰等人把纸箱泡在装水的大铁盆里面,加入工业火碱,然后再将这些纸全部弄碎后加入进肉馅,撒上猪肉香精,制作了二十余个“纸馅包子”,同时,“胡月”秘密拍摄了卫全峰等人制作“纸馅包子”的过程,将其编辑,用这种恶劣的欺骗的手段在北京电视台的栏目播出。訾北佳因炮制虚假新闻获刑一年,并且予以处罚人民币1000元。(www.xing528.com)

再次,暗访一定要把握适度介入的原则。新闻记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和报道者,而不是新闻事件的导演者和策划者。记者暗访时应该只抱着“记录者”的心态出现在新闻事件的现场,客观、理性、公正地报道新闻事实;即便是介入式暗访,记者也应该把握适度介入的原则,不能做“钓鱼式”暗访,秘密设置“陷阱”引人入瓮;也不能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想和判断,主动假装去为采访对象提供犯罪客体,这样的话就有诱发暗访对象犯罪的嫌疑,有违职业道德和职业伦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记者暗访过程中会严格遵循这条原则,忠于新闻事实、客观报道,在暗访中只是充当侦探者、旁观者、体验者的角色,以“第三者”(非矛盾的双方当事人)身份、客观中立的态度置身事中,绝不有意或者刻意影响事件、推动事件的发生、发展。

最后,暗访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虽说暗访是为了揭露问题、曝光社会丑恶现象,但暴露问题、揭露丑恶现象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激浊扬清,为了推动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的进步,所以暗访的新闻稿件一定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为了曝光而曝光,也不能泄私愤和哥们义气而去曝光,新闻工作者应当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始终出于公心、维护公众利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