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新闻的时效性原则-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的时效性原则-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

时间:2023-10-1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时效性是新闻规律的最直接体现,从新闻的概念之上便可以窥见新闻对时效性的要求。新闻的时效性成为新闻行业最一般、最早达成的“共识”。而作为奉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新闻时效性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业准则。这次谈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在早期就重视新闻的时效性。胡锦涛是首位正面强调新闻时效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新闻的时效性原则-融媒体时代新闻采访与写作

时效性是新闻规律的最直接体现,从新闻的概念之上便可以窥见新闻对时效性的要求。消息源自于“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其中“与时消息”即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新闻消息是把随时间变化了的事实及时地反映出来。时效性是新闻与生俱来的特性。新闻的时效性成为新闻行业最一般、最早达成的“共识”。

随着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新闻产生的速度和传达的广度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移动通讯技术使互联网无处不在(ubiquitous),人们能够随时随地“永远在线”,于是新闻生产也就没有了“下班时间”,“24小时新闻消息不间断提供”成为业界的新共识。都市生活的快节奏特点,使人们的生活时间被切割成碎片化时间(fragmented),而移动终端的便携性特点,正好符合人们的“碎片化”时间的要求,促使人们的阅读习惯也随之发生改变,即“碎片化阅读”成为新时代人们阅读的新方式。[13]而这种场景的快速切换以及空间的碎片化阅读方式,使“人们很难长时间地进行动态阅读”。[14]由于媒介技术的变化使新闻的生产者和阅读者的习惯都发生了变化,“碎片化的时间与空间”、“碎片化的阅读”对新闻的生产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简明扼要,更加短小精悍。如此新闻生产者往往使用更加吸引人眼球的“标题”来抓住读者的“注意力”。网络新闻之中这种“标题党”的泛滥引起对相关“新闻失范”的批判,[15]但是“标题党”满足了人们对“信息”时效性的追求。不过,过犹不及,对“时效性”的过度追求才导致了新闻失范现象的出现。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虽然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标志性媒介,但是新闻传播业对新闻“时效性”这一一般规律并没有违背。移动网络终端不断为用户提供“碎片化”的阅读内容,体现了对新闻规律的尊重,同时也是遵守新闻从业准则的表现。

西方传媒的商业化高度发达,所以本着对新闻经济效益的追求,历来奉行“时间就是金钱”的理念。而作为奉行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中国,新闻时效性也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守的行业准则。毛泽东1948年《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16]中要求党的方针政策要“最广泛最迅速的同群众见面”,“我们的政策要使广大人民群众知道”。这是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唯一一次到一家报社编辑部发表谈话。这次谈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新闻思想在早期就重视新闻的时效性。(www.xing528.com)

胡锦涛是首位正面强调新闻时效性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经历汶川地震、总结汶川地震报道的经验之后,于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考察中,胡锦涛强调:“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提高时效性,增强透明度,牢牢掌握新闻宣传工作的主动权。”[17]胡锦涛作为中国的领导人提出“研究新闻的现状和趋势”,“增强新闻的时效性”,这说明“新闻传播这个领域已经成为世界格局变化的重要砝码。”[18]因此,时效性是新闻业所执行的行业规范共识之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