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中秦地汉墓:纯正的民族艺术之藏

关中秦地汉墓:纯正的民族艺术之藏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所有汉陵几乎都呈现出平顶覆斗形状,远望如座座削去尖顶的金字塔,显得庄严稳定。为炫耀其战功,还在墓地封土上用天然石块堆成祁连山形状,并雕刻各种大型动物石像,作为冢上装饰,借以表彰霍去病在西域的辉煌战果。鲁迅先生曾给予它们极高的评价,认为它们体现了纯正的民族艺术风格。以往,人们总认为中国绘画与雕塑只重神似,以写意为旨,而汉阳陵的这批埋藏了2000多年的全裸陶俑的出土,纠正了这种传统评论。

关中秦地汉墓:纯正的民族艺术之藏

所有汉陵几乎都呈现出平顶覆斗形状,远望如座座削去尖顶的金字塔,显得庄严稳定。西汉11 座皇陵,除文帝刘恒的霸陵在白鹿原、宣帝刘询的杜陵在鸿固原外,其余9陵呈“一”字形排列在咸阳原上。汉陵外部用黄土筑成。陵区布满各种建筑,豪华壮丽,规模宏大,从一个侧面显示着刘汉王朝的鼎盛强大。

距西安40 公里的武帝茂陵,位于兴平市东北约9 公里的窦马乡,是汉代帝陵中最大的一个。汉时的中国,盛行帝王厚葬制度,每年把国家收入的1/3赋税用作建陵与储藏殉葬品的开支。汉武帝即位后第二年,就开始为自己营造坟墓,直到50多年后他死时,陵上的树已长得可以合抱。如今,茂陵中陪葬的各种金银器皿、飞禽走兽、鱼龟海怪早被盗劫一空。唯有距武帝陵东北约500 米的霍去病陪葬墓前的石刻,还那么气势不凡、威风凛凛,象征着汉王朝强大的军事国力。

霍去病是汉武帝时一位杰出的青年军事家,18岁时就统领军队,先后6次出征塞外抗击匈奴,屡建战功,24岁病故。武帝惋惜与悲痛他的早逝,把他葬在自己墓旁。为炫耀其战功,还在墓地封土上用天然石块堆成祁连山形状,并雕刻各种大型动物石像,作为冢上装饰,借以表彰霍去病在西域的辉煌战果。这批石雕共发现了14 件,有马踏匈奴、怪兽吃羊、人与熊、跃马、卧马、牯牛、伏虎、野猪、石人、卧象以及蛙、蟾、鱼等。同时,还出土了2块刻字的巨石,上有“左司空”和“平原乐陵宿伯牙霍巨益”字样。这些石刻作品简洁、概括、浑厚、朴拙、粗放、含蓄,是中国石刻艺术中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鲁迅先生曾给予它们极高的评价,认为它们体现了纯正的民族艺术风格。(www.xing528.com)

1990年夏天,修建西安国际机场汽车专用线时,在汉阳陵脚下挖出了神奇的汉代陶俑。这批陶俑与秦兵马俑迥然不同,它们是清一色的男性裸体(据说,最初穿着衣服,后来衣物风化掉了)。它们身体修长,结构匀称,泛土红色。其五官各异,表情不一,呈现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尤其是那些男性的生殖器官,雕塑得精致逼真。以往,人们总认为中国绘画与雕塑只重神似,以写意为旨,而汉阳陵的这批埋藏了2000多年的全裸陶俑的出土,纠正了这种传统评论。古代制陶艺人同样讲究人体结构,注重细节刻画。更重要的是,在一个封建帝国,长期尊崇儒教传统的礼仪之邦,竟然出现如此众多的全裸泥塑,是特定的写实艺术风格使然,还是汉景帝开放的现实主义思想使然?如果其他的8陵有朝一日全部发掘,一切埋藏在咸阳原上的千古秘史将被揭示出来,我们数千年的政治思想史、文化艺术史、道德伦理史将会是怎样的状况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