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国家战略助力领先,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国家战略助力领先,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时间:2023-10-1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国家行动,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突出的体现。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立了重大咨询项目“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明确。相关国家战略与政策,依然在不断颁布之中,为中国AI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国家战略助力领先,迎接人工智能时代

人工智能在中国的蓬勃发展,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的积极探索与转型,尤其以百度阿里巴巴等为首的科技公司,在不断创造着人工智能领域的奇迹;另一方面,则是国家大力支持这一新兴产业,支持工业4.0的产业升级,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法规

国家行动,在人工智能领域有着突出的体现。正是因为有了国家做背书,所以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能够走到世界前端,与美国、欧洲、日韩一较高下。

对于人工智能,中国不断颁布各类政策,积极引导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通过时间轴即可看到,每一年人工智能的政策扶持都在不断加大:

2015年5月20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其中明确指出:智能制造被定位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加快机械航空船舶汽车、轻工、纺织、食品、电子等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提高精准制造、敏捷制造能力。统筹布局和推动智能交通工具、智能工程机械、服务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照明电器、可穿戴设备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

2015年7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将“互联网人工智能”列为其中11项重点行动之一。

2015年中国工程院确立了重大咨询项目“中国人工智能2.0发展战略研究”。

2016年4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发布《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为“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描绘了清晰的蓝图。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中央网信办4部委联合发布《“互联网”人工智能3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及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以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并且提出,到2018年,“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2016年7月,徐匡迪、潘云鹤等一批院士提出了“启动中国人工智能重大科技计划的建议”,中央迅速采纳,决定制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

2017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一方面要加快培育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生物制药、第五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把发展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

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并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的发展得到进一步明确。

2018年1月,在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成立大会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成立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负责全面统筹规划和协调管理我国人工智能标准化工作,并发布了《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版)》,研究制订了能够适应和引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标准体系,提出近期急需研制的基础和关键标准项目。

……

相关国家战略与政策,依然在不断颁布之中,为中国AI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后盾。

在各类有关人工智能的政策中,2017年7月8日由国务院印发并实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人工智能的地位,并明确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与经济社会民生等领域的结合,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提出了战略方向。这其中,众多内容都涉及到人工智能发展的细节,有利于快速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于战略的定位

人工智能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都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加紧出台规划和政策,围绕核心技术、顶尖人才、标准规范等强化部署,力图在新一轮国际科技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际竞争形势更加复杂,必须放眼全球,把人工智能发展放在国家战略层面系统布局、主动谋划,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新阶段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打造竞争新优势、开拓发展新空间,有效保障国家安全。

2.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和技术取得重要进展。大数据智能、跨媒体智能、群体智能、混合增强智能、自主智能系统等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实现重要进展,人工智能模型方法、核心器件、高端设备和基础软件等方面取得标志性成果。(www.xing528.com)

——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进入国际第一方阵。初步建成人工智能技术标准、服务体系和产业生态链,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5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

——人工智能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在重点领域全面展开创新应用,聚集起一批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和创新团队,部分领域的人工智能伦理规范和政策法规初步建立。

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体系初步建立,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人工智能取得突破,在多领域取得引领性研究成果。

——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新一代人工智能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能农业、国防建设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5万亿元。

——初步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

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形成较为成熟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体系。在类脑智能、自主智能、混合智能和群体智能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在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领域具有重要影响,占据人工智能科技制高点。

——人工智能产业竞争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人工智能在生产生活、社会治理、国防建设各方面应用的广度深度极大拓展,形成涵盖核心技术、关键系统、支撑平台和智能应用的完备产业链和高端产业群,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

——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

3.六大重点任务

(1)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从前沿基础理论、关键共性技术、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队伍等方面强化部署。

(2)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发展人工智能新兴产业,推进产业智能化升级,打造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3)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发展高效智能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社会交往的共享互信。

(4)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军民双向转化、军民创新资源共建共享。

(5)构建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加强网络、大数据、高效能计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升级。

(6)前瞻布局重大科技项目,针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特有的重大基础理论和共性关键技术瓶颈,加强整体统筹,形成以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项目为核心、统筹当前和未来研发任务布局的人工智能项目群。

可以看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高度入手对人工智能发展奠定了积极的政策环境,同时立足当下、展望未来,做出了明确性的发展规划,并对重点领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为中国人工智能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想要进军人工智能产业,就必须将规划吃透,在政策的支持与引导下,不断创造人工智能的辉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