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长距离游泳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研究

长距离游泳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研究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4.2.1.1低有氧能力训练方法的生理生化监控指标与评价方法低有氧能力训练是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能力提高的基础,常用的训练手段有20×100m自由泳、4×10×100m自由泳、3×10×200m自由泳、2000m自由泳或3000m自由泳持续长游等,运动后即刻BLa控制在2~3mmol/L,即刻HR控制在130~140b/min。

长距离游泳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研究

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有氧能力训练方法主要包括中低强度有氧能力训练方法和高强度有氧能力训练方法,多采用不同游距短时间间歇游的组合方式进行练习,监控的目的是采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和运动生物化学的有关指标来对训练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价,以判断该训练方法是否符合训练目的和发展专项有氧能力所需。对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有氧训练方法与手段进行监控可采用的指标主要有运动成绩、心率和血乳酸等。

4.2.1.1 低有氧能力训练方法的生理生化监控指标与评价方法

低有氧能力训练是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能力提高的基础,常用的训练手段有20×100m自由泳(1′10″包干)、4×10×100m自由泳(1′20″包干)、3×10×200m自由泳(2′20″包干)、2000m自由泳(60%用力)或3000m自由泳(60%用力)持续长游等,运动后即刻BLa控制在2~3mmol/L,即刻HR控制在130~140b/min。

表4-1 2000m自由泳(60%用力)训练监控结果(N=5)

图4-1 2000m自由泳(60%用力)训练监控结果

如表4-1和图4-1所示,吴某和汪某训练结束即刻BLa分别为1.19mmol/L和1.57mmol/L,即刻HR分别为132b/min和134b/min,符合低有氧能力训练要求。但是另外3名运动员即刻BLa范围在3.77~8.01mmol/L,即刻HR范围为142~172b/min,这说明训练强度较大,机体已经动员部分糖酵解供能,原因可能是运动员对用力程度的把握不太精准,因此,这一训练手段是否适合速度感不太好的运动员值得商榷。

表4-2 20×100m自由泳(1′10″包干)训练监控结果(N=5)

图4-2 20×100m自由泳(1′10″包干)训练监控结果

如表4-2和图4-2所示,吴某、孙某和陈远某训练后即刻BLa分别为2.19mmol/L、2.41mmol/L和2.76mmol/L,即刻HR分别为134b/min、138b/min和132b/min,符合低有氧能力训练要求,但吴某的100m自由泳平均成绩较慢,说明该运动员低有氧能力不如孙某和陈远某。陈晓某和汪某训练后即刻BLa分别为3.91mmol/L和6.20mmol/L,即刻HR分别为142b/min和146b/min,说明该训练手段强度已经超过机体承受能力,可以适当延长包干时间,降低训练强度。(www.xing528.com)

4.2.1.2 中高有氧能力训练方法的生理生化监控指标与评价方法

中高有氧能力训练是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能力提高的关键,常用的训练手段包括2×400m自由泳(4′50″包干)、5×400m自由泳(80%用力)、2×8×200m自由泳(2′50″包干)和T-30持续长游等,运动后即刻BLa控制在3~4mmol/L,即刻HR控制在140~160b/min。

表4-3 5×400m自由泳(80%用力)训练监控结果(N=5)

图4-3 5×400m自由泳(80%用力)训练监控结果

如表4-3和图4-3所示,何某某训练后即刻BLa为3.73mmol/L,即刻HR为192b/min,说明该训练手段对何某某的心血管系统产生了较大刺激;邵某某和孙某训练后即刻BLa和即刻HR均超过中高有氧能力的训练要求,可适当降低用力程度进行训练;樊某某训练后即刻BLa和即刻HR均符合中高有氧能力的训练要求,说明该训练手段与机体承受能力较为匹配;李某某训练后即刻BLa为2.38mmol/L,即刻HR为142b/min,表明该运动员训练强度偏低,未达到训练要求。

表4-4 T-30训练监控结果(N=5)

图4-4 T-30训练监控结果

如表4-4和图4-4所示,陈某总游进距离为2400m,训练后即刻BLa为1.94mmol/L,即刻HR为148b/min,表明该运动员训练强度偏低,未达到训练要求,可适当提高游速;其他4名运动员总游进距离范围为2525~2720m,训练后即刻BLa范围为3.79~4.43mmol/L,即刻HR范围为148~164b/min,符合中高有氧能力的训练要求,说明该训练手段较为有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