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研究成果

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针对游泳长距离项目监控运动员CV的变化可作为一种实时、简便、无创的高有氧能力评估方法,应用于设定有氧训练强度及评价运动员高有氧能力的变化。

游泳长距离项目专项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方法研究成果

3.2.1.1 游泳长距离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相关参数变化及特征

T-30是游泳长距离项目中高有氧能力常用的训练手段之一,训练要求运动员保持全力匀速游30min,目标训练强度为BLa达到3~4mmol/L,HR达到150~170b/min。也可采用T-30运动后即刻HR和即刻BLa结合30min全力匀速游总游进距离和平均速度等指标来评估运动员中高有氧能力的变化。男子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相关参数监控结果见表3-1、图3-1和图3-2。

表3-1 男子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相关参数测试结果±SD)

注:与2009-07-14比较,*P<0.05,**P<0.01。

图3-1 男子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总游进距离和即刻HR变化

图3-2 男子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平均速度和即刻BLa变化

如表3-1、图3-1和图3-2所示,男子运动员的T-30总游进距离变化范围为2678~2905m,8月23日较7月14日有显著性提高(P<0.05),9月24日较7月14日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平均速度变化范围为1.49~1.61m/s,8月23日较7月14日有显著性提高(P<0.05),9月24日较7月14日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不同训练阶段T-30运动后即刻HR变化范围为150~157b/min,无显著性差异;运动后即刻BLa变化范围为2.89~3.96mmol/L,9月24日较7月14日有显著性升高(P<0.05)。

女子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相关参数监控结果见表3-2、图3-3和图3-4。

表3-2 女子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相关参数测试结果±SD)

注:与2009-07-14比较,*P<0.05,**P<0.01。

图3-3 女子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总游进距离和即刻HR变化

图3-4 女子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平均速度和即刻BLa变化

如表3-2、图3-3和图3-4所示,女子运动员的T-30总游进距离变化范围为2494~2831m,8月23日和9月24日较7月14日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平均速度变化范围为1.39~1.57m/s,8月23日和9月24日较7月14日均有非常显著性提高(P<0.01)。不同训练阶段T-30运动后即刻HR变化范围为147~160b/min,9月24日较7月14日有显著性升高(P<0.05);运动后即刻BLa变化范围为2.80~4.58mmol/L,8月23日较7月14日有显著性升高(P<0.05),9月24日较7月14日有非常显著性升高(P<0.01)。

男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相关参数监控结果的比较见表3-3、图3-5至图3-8。

表3-3 男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相关参数测试结果±SD)

注:组间同次测试及均值之间比较,#P<0.05,##P<0.01。

(www.xing528.com)

图3-5 男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总游进距离比较

如表3-3和图3-5所示,男女运动员的T-30总游进距离均值分别为2718m和2592m,男女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7月14日结果显示男子T-30总游进距离非常显著性高于女子(P<0.01),8月23日结果显示男子T-30总游进距离显著性高于女子(P<0.05),9月24日结果显示男女T-30总游进距离无显著性差异。

如表3-3和图3-6所示,男女运动员的T-30运动后即刻BLa均值分别为3.50mmol/L和3.61mmol/L,无显著性差异,9月24日结果显示女子运动员即刻BLa显著性高于男子(P<0.05),7月14日和8月23日结果均显示男女即刻BLa无显著性差异。

图3-6 男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运动后即刻BLa值比较

图3-7 男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运动后即刻HR比较

如表3-3和图3-7所示,男、女运动员的T-30运动后即刻HR平均值均为153b/min,无显著性差异,7月14日、8月23日和9月24日结果显示男女运动员运动员后即刻HR均无显著性差异。

如表3-3和图3-8所示,男女运动员的T-30平均速度分别为1.51m/s和1.44m/s,男女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7月14日结果显示男子T-30平均速度非常显著性高于女子(P<0.01),8月23日结果显示男子T-30平均速度显著性高于女子(P<0.05),9月24日结果显示男女T-30平均速度无显著性差异。

图3-8 男女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T-30平均速度比较

3.2.1.2 游泳长距离运动员不同训练阶段临界游速参数变化及特征

临界游速(CV)是指游泳运动员能够长时间持续游进而不致疲劳的最高速度,机体在完成最高功率输出的同时可以保持耗氧量和BLa的相对稳定,当游速超过CV时机体的耗氧量即达到最大摄氧量,因此,CV强度接近最大摄氧量强度。针对游泳长距离项目监控运动员CV的变化可作为一种实时、简便、无创的高有氧能力评估方法,应用于设定有氧训练强度及评价运动员高有氧能力的变化。男女运动员夏训前后CV变化的监控结果见表3-4、图3-9和图3-10。

表3-4 男女运动员2009年夏训前后临界游速各参数变化(±SD)

注:组内夏训前后进行比较,*P<0.05,**P<0.01;组间相同测试时间进行比较,##P<0.01。

如表3-4所示,男女运动员夏训前CV分别为1.56m/s、1.45m/s,CV速度运动力竭时间分别为18.83min、16.62min,运动后即刻BLa分别为7.80mmol/L、8.22mmol/L,各指标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后即刻HR分别为188.8b/min、188.4b/min,无显著性差异;男女运动员夏训后CV分别为1.64m/s、1.59m/s,CV速度运动力竭时间分别为21.09min、18.54min,运动后即刻BLa分别为7.34mmol/L、8.03mmol/L,各指标均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运动后即刻HR分别为190.0b/min、189.1b/min,无显著性差异。

如表3-4和图3-9所示,男子运动员2009年夏训后CV、CV速度运动力竭时间均非常显著性高于夏训前(P<0.01),夏训后运动后即刻BLa非常显著性低于夏训前(P<0.01);夏训前后运动后即刻HR无显著性差异。

图3-9 男子运动员2009年夏训前后CV各参数变化

图3-10 女子运动员2009年夏训前后CV各参数变化

如表3-4和图3-10所示,女子运动员夏训后CV、CV速度运动力竭时间均非常显著性高于夏训前(P<0.01),夏训后运动后即刻BLa显著性低于夏训前(P<0.05);夏训前后运动后即刻HR无显著性差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