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后林村庄起源故事,陈霸先的历史贡献及后林村的现代命名

后林村庄起源故事,陈霸先的历史贡献及后林村的现代命名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林,原来叫后陵,也叫厚陵,华釜山向村庄内延伸着一条龙脊一样的小山脉,山脉的顶头往南拐,整个山脉像一条探头张望的龙。陈霸先登基后,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的贡献。并对司马氏、父母进行追封,把父亲陈文赞追封为景帝,而把母亲钱宝媛追封为景皇后,追封妻子钱氏为“昭皇后”。到了现代,为了书写的简便就把村名写成了“后林”。

后林村庄起源故事,陈霸先的历史贡献及后林村的现代命名

后林,原来叫后陵,也叫厚陵,华釜山向村庄内延伸着一条龙脊一样的小山脉(村民管它叫“龙背”),山脉的顶头往南拐,整个山脉像一条探头张望的龙。在山脉顶端两旁,有两口圆形的池塘像是两只巨大的眼睛。村口的月牙塘像一张张开的嘴巴。月牙塘,在古代多数陵墓前都是人工开凿的月池(意思是放生塘)。在月牙塘旁边有口古井,被标着“千年古井”字样。古井的旁边还有用古砖建成的老房子,是否类似古代的坟庵,也不得而知。“龙背”和三口池塘形成了一条伸腰探头张望的“巨龙”,而龙在古代总是跟帝王联系在一起

南宋状元陈亮是陈霸先的后裔。距陈霸先离世后的500多年,陈亮回到永康老家,替自己的家族写谱。他在族谱中提到,陈霸先的远祖是东汉晚期太丘县的县令陈实,世居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陈霸先的十世祖名叫陈达,在西晋永嘉年间,陈达避乱,随西晋王室渡江南迁。陈达出任长城(长兴古县名)令后,认为长兴这个地方是一个好地方,预言:“此地山川秀丽,当有王者兴焉,二百年后,我子孙必中斯运。”于是,就在长兴定居了下来。陈达母亲司马氏去世后,陈达就把她安葬在婺州永康华釜山脚的一块风水宝地上。

陈达之后的第十代,在梁武帝天监二年(503年),果然出了个陈霸先。陈霸先幼时家境已贫寒,却好读兵书,同时打鱼练武,兴趣广泛。本为乡间里司(就是村官),后到南京成为管油库的小官油库吏。之后又为新喻侯萧映(梁武帝侄子)传教。萧映很看重陈霸先,认为陈霸先未来前程相当远大。

到了成婚年龄时,同县望族钱仲芳见陈霸先倜傥大度,志度弘远,不理家产,明达果断,好读兵书,多武艺,就把女儿钱氏许配给陈霸先。大约在梁大同六年(540年),萧暎到广州任刺史,陈霸先随任为广州府中直兵参军,不久又出任西江督护、高要郡守。(www.xing528.com)

陈霸先生逢乱世,尽管身经百战,收拾的却是百废待兴的江山。在征战中,钱氏也随着征战的进程,跟着四处奔波,有次当逃难到永康华釜山脚的边中岩时,由于路途劳累,又缺衣少食,加之身患重症,就死在边中岩的路上。陈霸先得知后,悲痛欲绝,就派人把她就地安葬。

陈霸先登基后,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的贡献。并对司马氏、父母进行追封,把父亲陈文赞追封为景帝,而把母亲钱宝媛追封为景皇后,追封妻子钱氏为“昭皇后”。也许是天意,钱氏安葬的地方刚好也是司马氏安葬的地方,说明这个地方就是一块风水宝地。一个“厚陵(后陵)”的地名也就由此而来。这个皇帝就是南朝陈主霸先,后陵为他所建,自隋、唐、五代到北宋,均有陈氏后裔守陵,地名就叫“厚陵(后陵)”。到了南宋陈氏后裔陆续迁移各地,“厚陵(后陵)”这个地方即被坑里迁入的朱氏所居住,朱氏仍以“厚陵(后陵)”为村名。到了现代,为了书写的简便就把村名写成了“后林”。

(胡 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