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永康村落起源故事,芝英镇的历史文化名镇

永康村落起源故事,芝英镇的历史文化名镇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芝英镇是2014年2月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芝英,最初取“官田”之名,实与应詹始祖有关。先安抚临海、永嘉一带百姓,然后定驻于古芝英。应詹、应玄父子发现古芝英一带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屯田实边发祥重地。总之,在应詹父子看来,古芝英既是养生福地,更是屯兵聚兵、屯田开发、安邦拓边、治理南方的战略要地。以祝福芝英祖德长佑,瑞气长存,英才辈出,万世昌盛。

永康村落起源故事,芝英镇的历史文化名镇

芝英镇是2014年2月经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的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为芝英之前,曾有过官田、大田、大田里、诸应等地名,其中还真有一段段沿革的故事。

古芝英,最初取“官田”之名,实与应詹始祖有关。晋元帝时,身为后军将军的应詹上表曰:“近魏武皇帝用枣祗、韩浩之议,广建屯田,又于征伐之中,分带甲之士,随宜开垦,故下不甚劳,而大功克举也。”晋元帝采纳应詹建议,诏令在地方和军队实行屯田制。部队战时为军,平时为农,以解决部队自身给养。

晋太宁三年(325年),应詹受命持节都督江州诸军事、平南将军、江州刺史,携大儿子应玄带兵来到东阳、临海、永嘉三郡。先安抚临海、永嘉一带百姓,然后定驻于古芝英。应詹、应玄父子发现古芝英一带是一块不可多得的屯田实边发祥重地。这儿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处于瓯江水系与钱江水系分水岭地带,有比较隐蔽的天然盆地,有深长袤远的山区大后方,有便于开发的华溪流域平原,有支撑军屯的金属资源,有类似北方家乡的山川风物……总之,在应詹父子看来,古芝英既是养生福地,更是屯兵聚兵、屯田开发、安邦拓边、治理南方的战略要地。

因赏识古芝英一带的战略地位、优越的自然条件和包括矿产在内的开发利用价值,应詹、应玄父子就在此屯兵屯田,垦荒种地,形成一片官方拥有的田地。当第一次面对辛勤开垦的田园和丰收场景之时,将士们自然欣喜若狂。原来驻地暂称为北方应氏家乡的汝南郡之名,此时,对新建家园取个什么名字呢?大家兴致正浓。有说,应詹将军上书皇帝屯田兴邦,策深谋远,要取有田字的地名。有说,富民强国离不开屯田重谷,应取为国屯田之名勉励继续屯垦。有说,民以食为天,田是命根。有说,田地是财富之母,田是国基。有说,既种粮田,又种德田,就有福田。总之,就是离不开“田”字,于是,就把古芝英称为官田。屯田是晋元帝的英明决策,派重臣来到古芝英是晋元帝的恩赐,后又把村边的风水岭取名皇(王)光岭,昭示帝皇之光恩被官田。

官田时期,应詹始祖作为朝廷大员,当年具体居住地点究竟何处,是大家十分关注之事。从实地考察来看,居住的地方就在芝英八村紫霄观所在地。这里有“城头”,有地道,有护城渠,有古井等等遗存遗迹,是墙、渠、地道三位一体的重要驻所,正是当年江州刺史应詹的小江州府(行辕)驻地。周有青山环绕,前有绿水贯穿,可观桃源之胜,可听百鸟之声,田园风光尽收眼底,山水灵秀尽沐身心。这也正是应詹公生病时康复休养的最佳去处。

后来,因大规模屯田而形成大范围的田地,故又称大田。魏武帝时,“枣祗使为屯田都尉,施设田业”,初名“官田”。“其时岁则大收,后遂因此大田”。可见,古芝英先后名为官田和大田,既有借用枣祗屯田之名的意味,也是对应詹始祖上书实行屯田制的一种纪念。(www.xing528.com)

再后因族属繁衍,“盛大,又分东十里”,形成由诸多应氏自然村组成的大村庄。故更村名为诸应。最迟,宋代已称诸应了。据《上胡胡氏宗谱》记载,北宋时胡承师(胡则的父亲)“配诸应应氏”。南宋状元陈亮在写给应仲实(孟明)的书信中有“诸应”之名。

约于明朝永乐年间,位于芝英八村的祖坟上长出一朵朵珍贵的灵芝。宗亲们喜不自胜。以为长寿仙草现于祖墓是孝感显灵所致,是大吉大祥之兆,乃更村名为芝英。以祝福芝英祖德长佑,瑞气长存,英才辈出,万世昌盛

应詹公被南方大多应氏尊为南宗鼻祖。各地宗谱多有与《官田应氏大宗谱》吻合的记载。子孙繁衍六十余代。布衍范围遍及全国多数省份。以浙江省最多。县级市县以永康为最。应詹始祖自325年南迁永康官田(芝英)至今已有1690余年。

(应业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