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醉美巴丹吉林:湖泊、鸣沙、敖包圣泉

醉美巴丹吉林:湖泊、鸣沙、敖包圣泉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8点,我们一行从巴丹吉林镇出发,沿国道向东北前行,直达巴丹吉林沙漠。巴丹吉林沙漠由众多的沙山和沙间湖泊相伴组成,这里已经被列为“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像这样的湖泊在巴丹吉林沙漠中有140多个,如蓝宝石般镶嵌在大漠中,既有淡水湖,又有咸水湖,尤为奇特的是,有的咸水湖中又有淡水泉眼,喷出的泉水十分甘甜。巴丹吉林庙建于清乾隆二十年,被誉为“沙漠故宫”,是巴丹吉林沙漠中最主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醉美巴丹吉林:湖泊、鸣沙、敖包圣泉

8点,我们一行从巴丹吉林镇出发,沿国道向东北前行,直达巴丹吉林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由众多的沙山和沙间湖泊相伴组成,这里已经被列为“沙漠世界地质公园”。入口处,一组独特的建筑吸引了我们:巨大的蒙古包形状的游客接待中心和金字塔形的沙漠博物馆,在沙漠中显得非常和谐稳重。我们换乘了接待中心的越野车,驾驶员阿图20来岁,年轻帅气,面部蒙了一条红色的纱巾以抵御沙尘。我们都遵嘱系好了安全带,图门坐在副驾驶位,一路飘出,“沙漠冲浪”开始了!大家既兴奋好奇又倍感紧张,图门因经常来此,坦然而镇定。汽车像一股旋风一样,沿着沙旋直冲而上,眼前的沙峰连绵起伏,和远处灰蒙蒙的天空连成一片,一望无际,近处的沙线像锋利的刀刃,一道道向远处叠过去,而沙漠的平面上则又如水波浪般层层掠过,沙丘上间杂的梭梭草给沙漠中增加了生命的气息,我们不禁感慨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阿图的驾驶技术非常高超,一会儿沿沙脊左右回环,一会儿直飘过一个沙坎后又俯冲直下,大家一阵阵惊呼,不时感到晕眩。约莫半个小时,眼前忽然映出一片湛蓝和绿色,和周围的淡黄色沙漠形成鲜明的对比,这就是巴丹湖。巴丹湖是淡水湖,约有2米深,一丛丛碧绿的苇子长在湖的中央,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湖水边栖息着各种水鸟。像这样的湖泊在巴丹吉林沙漠中有140多个,如蓝宝石般镶嵌在大漠中,既有淡水湖,又有咸水湖,尤为奇特的是,有的咸水湖中又有淡水泉眼,喷出的泉水十分甘甜。湖泊的形态各异,从沙峰向下俯视,有的如裸女,有的似蚕豆,有的如架在鼻梁上的眼镜。我们惊异,这些沙漠湖泊中的水来自哪里?在干旱的沙漠中又怎么不会干涸?为何不会被这流动的沙丘掩埋?

从巴丹湖继续向沙漠腹地前进,到一处草甸下停车,一条绳梯从草甸旁的沙峰底直扑而上。大家一窝蜂地向上爬去,爬到半山腰,已经累得气喘吁吁。沙子的温度几乎能烤熟鸡蛋了,坐在上面开始往下滑,听见一种低沉而厚重的声音,震得耳膜发麻,似乎远处飞过一架旧式喷气式飞机,这就是鸣沙。

穿越一道道沙峰和一些硕大的湖泊,在周围的沙峰中间,忽然遇见一座黄土山,山上长满了梭梭树,在山脊的最高处,有一座高大的敖包,蓝色的哈达随风飘扬。铁木尔主席带领我们捡了一些周围的石块给敖包添上,他告诉我们,每一个敖包都是由几代人添加起来的。敖包原来是人们在辽阔的草原上用石头堆成的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来逐步演变成祭山神、路神和祈祷丰收、家人幸福平安的象征。在敖包上插上苏力德,据说是成吉思汗忽必烈用过的刀枪,镌刻着开疆扩土的辉煌,把哈达系在苏力德上,以表达子孙的敬仰。(www.xing528.com)

离开敖包,继续前行,汽车连续翻越几座高大的沙峰后,通过几次冲锋,上到一个最高的山脊。大家下了车,奋力踏着柔软的沙子,爬上一道沙坎,向下俯视,下面是一道深渊,沙山的陡壁几乎是垂直的,底下是一个湖泊。大家顶着山顶呼啸而来的强劲的漠风,勉强站立,衣服被吹得哗啦啦如旗帜,几乎穿不住,沙粒打得人的脸生疼。赶紧上车,阿图驾车顺着直立的陡壁俯冲直下,如坐上了过山车,身体失重,大家一阵惊呼,车已经到了湖边,这就是苏敏吉林湖。苏敏吉林湖形状酷似一个侧卧的美丽少女,巴丹吉林庙和嘎查都建在这里。沿着湖边前行,停车休息,进入一户牧民家。牧民是铁木尔主席的亲戚,年轻夫妻和老妈妈给我们做了一顿羊肉面片,吃起来感觉像回到了家里。饭后,大家一起到巴丹吉林庙去拜访,庙门紧扣,据说活佛外出了。巴丹吉林庙建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被誉为“沙漠故宫”,是巴丹吉林沙漠中最主要的人文景观之一。

从沙漠出来,太阳将要落山了,沿国道向东北前进,石岩主席已经给我们在雅布赖镇安排了住宿。饭后,参观了雅布赖镇的“大漠人家”和“兴雅社区”,已经很累了。洗漱之后,进入了沉沉梦乡,明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