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马鲛鱼:神秘的深海社交鱼

马鲛鱼:神秘的深海社交鱼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鲛鱼马鲛鱼,又名社交鱼,生活在深海之中。《马鲛赞》:鱼交社生,夏入网罟〔7〕。福建人把社日节之前出现的这种鱼叫作马鲛,把社日节之后出现的叫作白腹——因为其下腹多为白色。外国商船把马鲛鱼卖到省城,再销往台湾。

马鲛鱼:神秘的深海社交鱼

马鲛鱼

马鲛鱼,又名社交鱼,生活在深海之中。它的表皮像鲳鱼,上面有黑斑,尾巴像燕翅,鳍后有很多小刺,腹部为白色,以海中的小鱼小虾为食,性情凶悍。

【原文】 《汇苑》云:“马鲛形似鳙,其肤似鲳而黑斑,最腥,鱼品之下。一曰‘社交鱼’,以其交社〔1〕而生。”按,此鱼尾如燕翅,身后小翅,上八下六,尾末肉上又起三翅。闽中谓先时产者曰马鲛;后时产者曰白腹,腹下多白也。琉球国〔2〕善制此鱼,先长剖而破其脊骨,稍加盐,而晒干以炙之,其味至佳。番舶每贩至省城,以售台湾。有泥托鱼〔3〕,形如马鲛,节骨三十六节,圆正可为象棋

蔡日华〔4〕曰:“海中之鱼种类既多,而一种之中又分数种,即土著于海浪,亦不能尽辨。即如马鲛,其名有四五种,而味亦优劣焉。马鲛,头水、身青而有斑。其后有一种曰‘油筒’,身带青蓝而无斑,煮之皆油味,逊马鲛一等,即白腹也。又有一种,斑点颇大,色与马鲛同,味又次于油筒焉。又一种曰‘青䱃’〔5〕,与〔6〕略同,但身长而瘦,味淡不美;马鲛之末又有一种曰‘马鲛梭鱼’,身小,状如梭而头尖,味尤薄焉;然则马鲛初生者佳,其后则愈趋而愈下矣。”

《马鲛赞》:鱼交社生,夏入网罟〔7〕。鲜食未佳,差可为脯〔8〕

【注释】

〔1〕交社:即社日节前后,一般在农历二月初,民间多会祭祀土地神。1

〔2〕琉球国:曾存在于今琉球群岛的封建政权名,位于我国东海外。明清时期,琉球国为中国的藩属国,甲午战争后被日本强行吞并。1

〔3〕泥托鱼:康氏马鲛。1(www.xing528.com)

〔4〕蔡日华:作者好友,生平不详。1

〔5〕青䱃(zhì):一种大鱼,不详。1

〔6〕(biāo):鱼名,不详。1

〔7〕网罟(gǔ):渔网。1

〔8〕脯(fǔ):肉干1

【译文】 《汇苑》说:“马鲛鱼外形像鳙鱼,表皮像鲳鱼,上面长着黑斑,味道很腥,是最下等的鱼。由于它在社日节前后大量出现,所以又名‘社交鱼’。”这种鱼的尾巴如同燕翅,身后有小翅,上面八只,下面六只,尾巴末端还有三只。福建人把社日节之前出现的这种鱼叫作马鲛,把社日节之后出现的叫作白腹——因为其下腹多为白色。琉球国的百姓擅长烹制这种鱼,他们的做法是先竖着剖开鱼腹,然后剔除脊骨,加少量盐,晒干后烤着吃,味道极好。外国商船把马鲛鱼卖到省城,再销往台湾。还有一种泥托鱼,长得像马鲛,其三十六块节骨十分圆润平整,可以做象棋。

蔡日华说:“海鱼种类极多,一种鱼又能细分出若干种类,即便是经常出海的当地人,也不能完全认识。比如,马鲛鱼就有四五种名类,每种味道也不一样。马鲛头部为水蓝色,身体为青色带有斑点;另一种叫‘油筒’,身体是青蓝色的,没有斑点,煮熟之后全是油味,比马鲛味道稍差一些,这就是白腹;另有一种,斑点较大,颜色与马鲛相近,但是味道比油筒更差;又有一种叫‘青䱃’,外形与相像,但是身体更加狭长纤细,味道非常寡淡,不怎么好吃。马鲛中最末等的叫作‘马鲛梭鱼’,身体短小,长得像梭子,头部尖锐,味道最差。马鲛是越早产出的味道越好,越晚产出的味道越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