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拜将台:九州胜景中的荐才胜迹

拜将台:九州胜景中的荐才胜迹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也是我国古代荐才招贤的一处著名遗址……拜将台是汉高祖刘邦任汉王期间拜韩信为大将时举行仪式所筑的“坛”,群众习惯称之为“拜将台”。

拜将台:九州胜景中的荐才胜迹

这里是汉高祖刘邦当年拜韩信为大将的拜坛。也是我国古代荐才招贤的一处著名遗址……

将台是汉高祖刘邦任汉王期间拜韩信为大将时举行仪式所筑的“坛”,群众习惯称之为“拜将台”。

「拜将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南郊。公元前206年,“鸿门宴”以后,刘邦被封为,汉王,就驻在汉中。

韩信,秦末淮阴(今江苏省淮阴市东南)人,出身寒微,早年家贫,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坚持发愤攻读兵书,成为栋梁之材。公元前208年,项羽起兵袭秦,韩信“仗剑从之”,但得不到重用。后“亡楚从汉”,仍得不到重用。韩信因此而离汉东归,马到寒溪,因水涨不能通过,,被萧何连夜追回。寒溪阻韩信的故址在今留坝县的马道镇。现在当地仍有清代的三块石碑记载此事。当地民间至今还广为流传着“不是寒溪亠夜涨,那得汉朝四百年”之说。

萧何追回韩信后,竭力向刘邦推荐,终于说服刘邦拜韩信为帅。据《史记·淮阴候列传》载:“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耳,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众将皆喜,自以为得大将。至拜将,乃韩信也,一军皆惊。”当时,刘邦亲自授印、授符、授斧钺,韩信一一拜受。礼毕,刘邦向韩信请教国策,韩信详细地分析了当时楚汉战争的形势,认真讲述了夺取天下应该采用的对策。刘邦听后大喜,自叹“得信晚矣!”

从此,刘邦“遂听信计”。韩信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挥师出关,定三秦、灭魏赵,镇三齐、慑诸候,垓下决战用十面埋伏之法一举消灭项军,奠定了刘汉江山。(www.xing528.com)

韩信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他善于将兵,自称“多多益善”,并著有《兵法》三篇。他在辅佐刘邦灭秦,完成西汉统一大业中,立下了赫赫功绩,被称为汉三杰之一。毛泽东同志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把“韩信破赵之战”列为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肯定了韩信在军事上的指挥才能。拜将台也被人们誉为萧何荐才之胜迹。

由于有关韩信的传说,历代广为流传,拜将台亦因之而久负盛名。现在的拜将台为南北列置的两座方形高台,各高丈许,面积共约2190多平方米。北台上有新建的亭阁。南台上竖有一通高大石碑,上书“汉大将韩信拜将坛”八个大字。

两千多年来,拜将台屡遭破坏,甚为荒芜。宋代梅臣在《送友人南郑》一诗中有“苍烟古柏汉高庙,落日荒站韩信坛”的描写。南宋陆游在《山南行》一诗中,也有“将军坛上冷云低,宰相祠前春日暮”的写照。这些都反映了当时拜将台之冷落的情景。《南郑县志》记载:“明嘉靖年间,曾建亭坛左,镌刻诗章”。但到了清朝中期,均已毁坏无存。

今日,经过多次复修的拜将台,四周松柏苍翠,榆柳成荫,吸引着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人。人们至此,无不追思韩信的奇伟英才;颂扬萧何无私荐才的“伯乐”精神;赞叹刘邦不拘贵贱,勇于用人的大智大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