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五台山:九州胜景,中国佛教圣地

五台山:九州胜景,中国佛教圣地

时间:2023-10-2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五峰呈环抱之势,五峰以内称台怀,是五台山的中心区。五峰以外称台外。五台山是弛名的佛教圣地,与四川的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返回洛阳奏报汉明帝,汉明帝颁旨,在五台山修建大孚灵鹫寺。周武帝灭佛,五台山和其它地方一样,寺庙毁坏十分严重。到了明代,佛教再兴,五台山重修和创建寺庙多达百余处。今日的五台山,共有寺庙43处。

五台山:九州胜景,中国佛教圣地

这里是我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这里气温凉爽、峰峦叠翠、嘉木葱茏、寺庙遍布,不仅有着中国最早的佛教寺院,还有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和美妙的传说……

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五台县城东北98公里处,是太行山的支脉,由一系列大山和高峰组成,环周250公里,地跨山西、河北二省四县,但其大部分在山西五台县境内。因其有五座耸入云霄的山峰,峰顶宽阔平坦,如垒土之台,故名“五台山”,县名也由此而得。五台山古称清凉山,《清凉山志》载:“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故曰清凉。五峰耸立,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

五台山的五座高峰是:东台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其中以北台最高,海拔3058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呈环抱之势,五峰以内称台怀,是五台山的中心区。五峰以外称台外。这里地形复杂,气温相差甚大。北台上冬季最冷时达摄氏零下40度左右・阴谷里有四季不化的万年冰。而南部低洼处,却严冬不封河,常年不降霜。

五台山是弛名的佛教圣地,与四川的峨眉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而五台山,以其建寺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居于四大名山之首。因为相传这里曾是文殊菩萨演教之地,而且是我国佛地唯一在印度佛经中有过记载的,所以闻名于世。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出生于公元前565——前486年,姓乔答庠,名悉达多,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相传他29岁时,痛感人世生、老、病、死各种苦恼,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神权统治,于是舍弃王族立活,岀家修道,经过六年苦行,终于在佛陀迦耶的菩提树下“成道”。成道后称为佛陀,略称为佛,意思就是觉悟者。因他是释迦族人・人们便称他为释迦牟尼,意即释迦族的圣者。他旅行于古印度各地,宣传教义,信徒弟子也越加增多,逐渐形成世界性的宗教。文殊叫文殊师利或曼殊室利,相传是释迦牟尼的胁侍,侍左方,为佛教大乘菩萨之一,以“智慧”知名。因此,作为文殊演教地的五台山便名扬海内外。

据多种古籍记载,五台山在东汉永平年间已有寺庙,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端坐祥云,从西天飘然而来,知是有佛感应,随即派大臣蔡惜,秦景等人向西寻访,拜求佛法。蔡、秦等人在大月氏得到佛经佛像,并巧遇正在当地传教的天竺国(印度)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即相邀同至中国。永平十年(公元67),梵僧汉使以白马驮载经卷和佛像到了洛阳。汉明帝一见释迦牟尼佛像,果然和梦中所见一样,更加崇信佛教,敕令修建了洛阳白马寺,并让摄摩腾、竺法兰在中国传播佛教。永平十一年,二高僧来到五台山,见台怀的地貌与释迦牟尼的修行地灵鹫山极相似。返回洛阳奏报汉明帝,汉明帝颁旨,在五台山修建大孚灵鹫寺。这样,洛阳白马寺和五台山大孚灵鹫寺就成为我国最早创建的寺院。

南北朝时期,五台山已建寺200多处。周武帝灭佛,五台山和其它地方一样,寺庙毁坏十分严重。隋初,佛教再兴,又复建寺庙:在佛教极盛的唐代,五台山寺庙多达360多处。唐武宗会昌灭法,五台山佛教随之中落,寺庙减少。宋、辽、金、元各代,虽屡有修建,但由于战乱毁坏,未能尽数复原。到了明代,佛教再兴,五台山重修和创建寺庙多达百余处。清代以来,随着喇嘛教传入五台山,有的青庙(汉族佛教)改为黄庙(喇嘛教)’并新建黄庙,出现了青黄二庙各具特色,汉、藏、蒙、满各族僧众和睦相处的佛地风貌。

今日的五台山,共有寺庙43处。台外6处,台内37处。台怀镇是寺庙最集中的地方。人们一进入台怀镇,首先看到的是舍利大白塔。这座明永乐五年重修的白塔高75. 3米,从上到下呈圆形。塔的上部有一个大铜盘,盘上竖有一个5采高的风磨铜宝瓶。塔的座基宏伟、造型匀称,气势雄壮,人们把它作为五台山的标志。重修此塔的时候,又建了一座寺院,叫塔院寺。

塔院寺北边,是大孚灵鹫寺,经过历代重修,现存建筑多是明清风格。这座寺院从明朝起,改名叫显通寺。显通寺现在是五台山最大的一座寺院。寺里有一座明代铸造的铜殿,高3米多,从盖瓦、墙壁到门窗、柱子,完全是铜铸的。门扇上铸有花草人物。殿里的墙壁上铸着上万个小佛像。铜殿前面,有6米多高的13层铜塔两座。整个铜殿、铜塔,精致美观,特别吸引人。(www.xing528.com)

在显通寺的北面有一座小山峰,人称灵鹫峰。峰顶冇寺庙一座,从峰南坡下,仰首上望,108级石台阶层层铺到高处,坡度很大,十分陡峻。沿着这108级台阶登高可达峰顶。旧传此阶暗喻山西管辖108个县。佛教徒说,只有把这丨08种烦恼,统统踩于脚下,才能登顶瞻仰菩萨真容。耸立在石阶高处平台上的木牌楼,四柱三门,上下三层,七个楼头,黄绿两色的琉璃瓦,在阳光照射下交相辉映。牌楼正中的大匾上,清康熙皇帝御书的“灵峰胜境”餾金大字闪烁有光。置身牌楼下,回首四望,远处的山,山上的云,近处的清水河,雄壮多姿的寺庙建筑群,都收入眼底。此时,使人深感“灵峰胜境”四个字点得妙。

灵鹫峰上的寺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称大文殊院,俗称菩萨顶。这里是清代帝王朝五台山时参诣的主要寺院,因此其建筑均参照清皇宫重建,极尽豪华富丽,为五台山诸寺之冠。

尤为奇特的是,菩萨顶内文殊殿的滴水檐,雨天滴水,阴天滴水,晴天也滴水,即是久旱无雨,照样还滴水。因而引起许多传说。其实,文殊殿顶因盖着琉璃瓦,不吸水,加之山上山下温差较大,空气容易凝成水珠,所以滴水不断。

在菩萨顶正东面苍翠的山冈上,坐落着弛名寺院黛螺顶’此寺把五座台顶文殊菩萨的五种法像集中在-起。佛教徒朝山・转遍五座台顶,朝拜了五尊文殊菩萨,叫“大朝台”。如体力不支,到此寺一次就能朝拜五尊文殊菩萨,所以又叫“小朝台”。因而人们常说:“不登黛螺顶,不算朝台人。”

在台外的寺庙中,有一座三山环抱,松柏掩映,高低层叠的古寺,这就是被誉为“五台山瑰宝”的佛光寺。此寺始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公元471—499),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重修。人们之所以称其为“瑰宝”,是因为此寺里精美的唐代塑像、壁画,不易多得的唐人墨迹和建筑,被誉为“四绝”。尤其在建筑上,荟萃了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这个寺院建筑在半山腰上,海拔1320米。从下往上,一共有三个院落。这三个院落都挺大,都建有殿、堂、房、舍等各种建筑,共120多间。建造年代有唐朝的、金朝的、明朝的、清朝的。而且,寺庙的墙壁、门窗、柱予等,全涂的是土红色,没有什么花花绿绿的色彩。

多少年来,外界根本不知道五台山还有佛光寺这么一座寺庙。丨937年・建筑专家梁思成和另外两名教授到敦煌去看壁画,忽然发现五台山的一处深山里还有这么一座佛寺,于是根据壁画上所画的位置,千里寻踪,终于把这座藏在深山的"年古寺找到了。

目前,五台山大规模的整修工程已完成,并改建了新而公路。台怀镇主要街道也进行了重建,用赭红色花岗岩石条铺设了路面。各项服务设施也作了调整和增加。可同时接待上万名游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