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叉架零件承受载荷后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解析

叉架零件承受载荷后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解析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求解叉架零件承受该载荷后整体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图12.1.1 叉架零件模型Task1.进入高级仿真模块打开文件D:\ugal10\work\ch12.01\crotch.prt,在功能选项卡的区域单击按钮,进入高级仿真环境。选择下拉菜单命令,系统弹出图12.1.4所示的“指派材料”对话框,选择零件模型为指派材料对象,在对话框的列表区域中选择材料,单击按钮。

叉架零件承受载荷后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解析

实例概述

本实例主要介绍机械设备中一种常见叉架零件(图12.1.1)的结构分析过程,在该零件的结构分析过程中,主要介绍了用户自定义约束的添加方法和轴承载荷的添加方法。

零件材料为Iron_Cast_G25。该叉架零件实际工况介绍如下:左侧的两个内孔绕固定轴旋转,两孔的端面受轴向定位的限制,右侧上部的内孔中装有轴承,实际工作中承受向外的径向载荷,载荷类型为轴承载荷,载荷大小为1500N。求解叉架零件承受该载荷后整体结构的变形和应力分布情况。

978-7-111-57946-5-Chapter12-1.jpg

图12.1.1 叉架零件模型

Task1.进入高级仿真模块

打开文件D:\ugal10\work\ch12.01\crotch.prt,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2.jpg功能选项卡978-7-111-57946-5-Chapter12-3.jpg区域单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4.jpg按钮,进入高级仿真环境

Task2.创建有限元模型

Step1.在仿真导航器中右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5.jpg,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6.jpg命令,系统弹出图12.1.2所示的“新建FEM和仿真”对话框。

说明:创建有限元模型一共有三种类型。

978-7-111-57946-5-Chapter12-7.jpg:在主模型或者优化模型的基础上创建一个有限元模型节点,需要设置模型材料属性、单元网格属性和网格类型。

978-7-111-57946-5-Chapter12-8.jpg:同时创建有限元模型节点和仿真模型节点,其中仿真模型需要定义边界约束条件(包括模型与模型之间的网格连接方式)、载荷类型。

978-7-111-57946-5-Chapter12-9.jpg:像装配Part模型一样对FEM模型进行装配,比较适合对大装配部件进行高级仿真之前的前处理。

Step2.定义求解器环境。在图12.1.2所示的“新建FEM和仿真”对话框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0.jpg下拉列表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1.jpg选项,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12.jpg下拉列表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3.jpg选项。单击“新建FEM和仿真”对话框中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4.jpg按钮。

978-7-111-57946-5-Chapter12-15.jpg

图12.1.2 “新建FEM和仿真”对话框

图12.1.2所示“新建FEM和仿真”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说明如下。

978-7-111-57946-5-Chapter12-16.jpg下拉列表:用于设置解算的求解器类型,选择不同的求解器可以完成不同情况下对有限元模型的求解任务,还可以借助其他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求解器完成求解,以提高求解的精确程度。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求解器可供选择。

978-7-111-57946-5-Chapter12-17.jpg:NX Nastran解算器,也是UG NX进行有限元分析的常规解算器。

978-7-111-57946-5-Chapter12-18.jpg:NX热/流体解算器。

978-7-111-57946-5-Chapter12-19.jpg:NX空间系统热解算器。

978-7-111-57946-5-Chapter12-20.jpg电子系统冷却解算器。

978-7-111-57946-5-Chapter12-21.jpg:NX Nastran设计解算器。

978-7-111-57946-5-Chapter12-22.jpg:MSC Nastran解算器。

978-7-111-57946-5-Chapter12-23.jpg:使用ANSYS解算器(确认计算机安装有ANSYS分析软件)。

978-7-111-57946-5-Chapter12-24.jpg:使用ABAQUS解算器(确认计算机安装有ABAQUS分析软件)。

978-7-111-57946-5-Chapter12-25.jpg下拉列表:用于设置分析类型,包括以下四种分析类型。

978-7-111-57946-5-Chapter12-26.jpg:主要应用于结构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27.jpg:主要应用于热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28.jpg:主要应用于轴对称的结构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29.jpg:主要应用于轴对称的热分析。

Step3.定义解算方案。在系统弹出的图12.1.3所示的“解算方案”对话框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30.jpg下拉列表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31.jpg选项,其他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单击对话框中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32.jpg按钮。

978-7-111-57946-5-Chapter12-33.jpg

图12.1.3 “解算方案”对话框

图12.1.3所示“解算方案”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说明如下。

978-7-111-57946-5-Chapter12-34.jpg下拉列表:用于设置解算方案类型,包括以下22种类型。

978-7-111-57946-5-Chapter12-35.jpg:全约束的线性静态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36.jpg:局部约束的线性静态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37.jpg:超单元问题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38.jpg:特征值问题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39.jpg:柔性体问题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40.jpg:响应仿真。

978-7-111-57946-5-Chapter12-41.jpg:超单元问题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42.jpg:线性屈曲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43.jpg:全约束的非线性静态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44.jpg:局部约束的非线性静态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45.jpg:直接复合特征值问题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46.jpg频域响应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47.jpg:瞬态响应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48.jpg:模态复合特征值问题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49.jpg:模态频域响应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50.jpg:模态瞬态响应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51.jpg:非线性瞬态响应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52.jpg:优化设计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53.jpg:模型更新。

978-7-111-57946-5-Chapter12-54.jpg:高级非线性静态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55.jpg:高级非线性瞬态分析。

978-7-111-57946-5-Chapter12-56.jpg:高级非线性分析。

Step4.定义材料属性。选择下拉菜单978-7-111-57946-5-Chapter12-57.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58.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59.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60.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61.jpg命令,系统弹出图12.1.4所示的“指派材料”对话框,选择零件模型为指派材料对象,在对话框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62.jpg列表区域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63.jpg材料,单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64.jpg按钮。

978-7-111-57946-5-Chapter12-65.jpg

图12.1.4 “指派材料”对话框

说明:材料库中的材料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材料库中的材料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就需要创建新材料;单击“指派材料”对话框中978-7-111-57946-5-Chapter12-66.jpg区域的“创建材料”按钮978-7-111-57946-5-Chapter12-67.jpg,系统弹出“各向同性材料”对话框,在该对话框中输入新材料各项参数,即可创建一种各向同性材料(创建其他类型的材料,需要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68.jpg区域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69.jpg下拉列表中选择合适的类型,此处不再赘述)。

Step5.定义物理属性。选择下拉菜单978-7-111-57946-5-Chapter12-70.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71.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72.jpg命令,系统弹出图12.1.5所示的“物理属性表管理器”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73.jpg按钮,系统弹出图12.1.6所示的“PSOLID”对话框,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74.jpg下拉列表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75.jpg选项,其他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单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76.jpg按钮,然后单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77.jpg按钮,关闭“物理属性表管理器”对话框。

Step6.定义网格单元属性。选择下拉菜单978-7-111-57946-5-Chapter12-78.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79.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80.jpg命令,系统弹出图12.1.7所示的“网格收集器”对话框。在对话框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81.jpg下拉列表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82.jpg选项,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83.jpg下拉列表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84.jpg选项,其他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单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85.jpg按钮。

978-7-111-57946-5-Chapter12-86.jpg(www.xing528.com)

图12.1.5 “物理属性表管理器”对话框

978-7-111-57946-5-Chapter12-87.jpg

图12.1.6 “PSOLID”对话框

978-7-111-57946-5-Chapter12-88.jpg

图12.1.7 “网格收集器”对话框

图12.1.7所示“网格收集器”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说明如下。

978-7-111-57946-5-Chapter12-89.jpg下拉列表:用于设置网格单元类型,包括以下六种类型。

978-7-111-57946-5-Chapter12-90.jpg:选中该选项,创建零维网格,主要用于刚性形式的集中质量单元连接。

978-7-111-57946-5-Chapter12-91.jpg:选中该选项,创建一维线性网格,主要用于梁结构的网格划分。

978-7-111-57946-5-Chapter12-92.jpg:选中该选项,创建二维面网格,主要用于壳结构的网格划分。

978-7-111-57946-5-Chapter12-93.jpg:选中该选项,创建三维实体网格,主要用于三维实体结构的网格划分。

978-7-111-57946-5-Chapter12-94.jpg:用于一维带接触情况下的网格划分。

978-7-111-57946-5-Chapter12-95.jpg:用于二维带接触情况下的网格划分。

978-7-111-57946-5-Chapter12-96.jpg下拉列表:用于设置网格单元收集器类型,选择不同的网格单元类型,此项的下拉列表也不一样。

Step7.划分网格。选择下拉菜单978-7-111-57946-5-Chapter12-97.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98.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99.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100.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101.jpg命令,系统弹出图12.1.8所示的“3D四面体网格”对话框。选择零件模型为网格划分对象,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102.jpg下拉列表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03.jpg选项,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104.jpg文本框中输入值4,取消选中978-7-111-57946-5-Chapter12-105.jpg区域中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06.jpg选项,其他参数采用系统默认设置。单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107.jpg按钮,网格划分结果如图12.1.9所示。

978-7-111-57946-5-Chapter12-108.jpg

图12.1.8 “3D四面体网格”对话框

978-7-111-57946-5-Chapter12-109.jpg

图12.1.9 划分网格

图12.1.8所示“3D四面体网格”对话框中部分选项的说明如下。

978-7-111-57946-5-Chapter12-110.jpg下拉列表:用于设置网格单元属性,对于3D四面体网格,包括以下两种属性。

978-7-111-57946-5-Chapter12-111.jpg:包含四个节点的四面体。

978-7-111-57946-5-Chapter12-112.jpg:包含十个节点的四面体,即在四节点四面体的基础上增加了中间节点,使网格更好地与实体外形进行拟合。

978-7-111-57946-5-Chapter12-113.jpg文本框:用于设置网格单元大小,文本框中输入的尺寸为网格单元最大边长尺寸;单击该文本框后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14.jpg按钮,系统根据模型尺寸自动计算单元大小进行网格划分。

978-7-111-57946-5-Chapter12-115.jpg下拉列表:用于设置中间节点方法,包括以下三种类型。

978-7-111-57946-5-Chapter12-116.jpg:使用混合方式增加中间节点,也是最常用的方法。

978-7-111-57946-5-Chapter12-117.jpg:使用非线性的方式增加中间节点。

978-7-111-57946-5-Chapter12-118.jpg:使用线性方式增加中间节点。

978-7-111-57946-5-Chapter12-119.jpg文本框:用于设置中间节点偏离线性位置的最大距离值。

Task3.创建仿真

Step1.在仿真导航器中右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120.jpg,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21.jpg命令,将模型文件激活。

Step2.定义约束条件。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122.jpg功能选项卡978-7-111-57946-5-Chapter12-123.jpg区域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24.jpg下拉选项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25.jpg命令,系统弹出图12.1.10所示的“销钉约束”对话框,选择图12.1.11所示的模型圆柱面为约束对象,单击对话框中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26.jpg按钮。

978-7-111-57946-5-Chapter12-127.jpg

图12.1.10 “销钉约束”对话框

978-7-111-57946-5-Chapter12-128.jpg

图12.1.11 选择约束对象(一)

Step3.设置用户定义约束条件。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129.jpg功能选项卡978-7-111-57946-5-Chapter12-130.jpg区域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31.jpg下拉选项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32.jpg命令,选择图12.1.12所示的模型表面为约束对象,然后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133.jpg区域978-7-111-57946-5-Chapter12-134.jpg的下拉列表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35.jpg选项,单击对话框中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36.jpg按钮。

978-7-111-57946-5-Chapter12-137.jpg

图12.1.12 选择约束对象(二)

Step4.定义载荷条件。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138.jpg功能选项卡978-7-111-57946-5-Chapter12-139.jpg区域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40.jpg下拉选项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41.jpg命令,系统弹出图12.1.13所示的“轴承”对话框。选择图12.1.14所示的模型圆柱面为约束对象,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142.jpg后的下拉列表中单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143.jpg按钮,然后在978-7-111-57946-5-Chapter12-144.jpg文本框中输入力的大小1500N,单击对话框中的978-7-111-57946-5-Chapter12-145.jpg按钮。

Task4.求解(注:本步骤的详细操作过程请参见学习资源中video\ch12.01\reference\文件下的语音视频讲解文件crotch-r01.exe)

978-7-111-57946-5-Chapter12-146.jpg

图12.1.13 “轴承”对话框

978-7-111-57946-5-Chapter12-147.jpg

图12.1.14 选择约束对象(三)

说明:在求解过程中,系统会弹出图12.1.15~图12.1.17所示的“解算监视器”对话框、“分析作业监视器”对话框和“信息”对话框,方便设计人员查看解算过程中的各项信息。

978-7-111-57946-5-Chapter12-148.jpg

图12.1.15 “解算监视器”对话框

978-7-111-57946-5-Chapter12-149.jpg

图12.1.16 “分析作业监视器”对话框

978-7-111-57946-5-Chapter12-150.jpg

图12.1.17 “信息”对话框

Task5.后处理

Step1.在仿真导航器中右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151.jpg,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52.jpg命令,系统切换至“后处理导航器”界面,如图12.1.18所示。

978-7-111-57946-5-Chapter12-153.jpg

图12.1.18 “后处理导航器”界面

Step2.查看位移结果图解。在后处理导航器中右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154.jpg,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55.jpg命令,系统绘制出图12.1.19所示的位移结果图解。

978-7-111-57946-5-Chapter12-156.jpg

图12.1.19 位移结果图解

Step3.查看应力结果图解。在后处理导航器中右击978-7-111-57946-5-Chapter12-157.jpg,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978-7-111-57946-5-Chapter12-158.jpg命令,系统绘制出图12.1.20所示的应力结果图解。

Step4.保存零件模型。选择下拉菜单978-7-111-57946-5-Chapter12-159.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160.jpg978-7-111-57946-5-Chapter12-161.jpg命令,即可保存零件模型。

978-7-111-57946-5-Chapter12-162.jpg

图12.1.20 应力结果图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