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影响正常人体功能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影响正常人体功能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主要靶器官是骨与肾。在体内,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共同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浆中钙、磷水平的相对恒定。血钙浓度升高,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血钙浓度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甲状旁腺激素通过升高血钙间接促进降钙素的分泌。催乳素、生长素也能促进1,25-二羟维生素D3生成,而糖皮质激素则抑制其生成。

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和维生素D3:影响正常人体功能

甲状旁腺激素由甲状旁腺分泌。甲状腺滤泡旁细胞(C细胞)分泌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主要靶器官是骨与肾。在体内,甲状旁腺激素、降钙素以及1,25-二羟维生素D3共同调节钙磷代谢,维持血浆中钙、磷水平的相对恒定。

(一)甲状旁腺激素

1.甲状旁腺激素的生理作用 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iod hormone,PTH)是调节血钙水平最重要的激素,通过对骨和肾的作用使血钙升高,血磷降低。

(1)对骨的作用:破骨细胞能促进骨盐溶解,骨质吸收,磷酸钙从骨骼中释放入血,这是溶骨过程。成骨细胞则摄取血中的磷酸钙,使骨盐沉积,促进骨的形成,这是成骨过程。在正常情况下,破骨和溶骨过程处于动态平衡。甲状旁腺激素加强溶骨过程,动员骨钙入血,使血钙浓度升高,保持血钙浓度的相对稳定状态,对维持神经、肌肉等组织的正常兴奋性十分重要。

(2)对肾的作用:促进肾远曲小管对钙的重吸收,升高血钙,同时抑制近曲小管对磷的重吸收,使尿磷增多,降低血磷。

2.甲状旁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甲状旁腺激素的分泌主要受血钙浓度变化的影响。血钙浓度升高,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血钙浓度降低,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这种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和血钙浓度相对稳定的重要机制。

(二)降钙素(www.xing528.com)

1.降钙素的生理作用 降钙素(calcitonin,CT)的主要作用是降低血钙和血磷。它抑制原始骨细胞转化为破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的活动;增强成骨过程,使骨组织钙、磷沉积增加,释放减少,从而使血钙与血磷浓度降低。结果溶骨过程减弱,成果过程加强。降钙素能抑制肾小管对钙、磷、钠、氯的重吸收,使这些离子从尿中排出增加。此外,降钙素还抑制小肠吸收钙和磷。

2.降钙素分泌的调节 降钙素主要受血钙浓度的反馈性调节。血钙浓度升高时,降钙素分泌增多,反之则分泌减少。进食也可刺激降钙素的分泌,可能是由于进食引起胃肠激素分泌(如促胃液素)的继发作用的结果。甲状旁腺激素通过升高血钙间接促进降钙素的分泌。

(三)维生素D3

维生素D3又称胆钙化醇。人体内的胆钙化醇有两个主要来源:①主要由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转化而来;②食物中的胆钙化醇主要来自动物性食品,如肝、蛋、乳等。胆钙化醇无生物活性,必须首先在肝内转化成有活性的25-羟胆钙化醇在肾脏进一步转化成1,25-二羟胆钙化醇,后者又称为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2-VD3]。1,25-二羟维生素D3生物学活性比25-羟维生素D3高500~1 000倍。

1,25-二羟维生素D3的主要作用是升高血钙、升高血磷。它促进小肠上皮细胞对钙的吸收;既使骨钙动员,也促进骨盐沉着,是参与骨更新重建的重要因素。此外,1,25-二羟维生素D3促进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尿钙和磷的重吸收,尿钙、尿磷排出量减少。儿童时期缺乏维生素D3,可引起佝偻病,在成人则导致骨质疏松症

血钙和血磷浓度降低是促进1,25-二羟维生素D3生成的主要因素。1,25-二羟维生素D3具有自身负反馈调节作用,甲状旁腺激素可促进1,25-二羟维生素D3生成。催乳素、生长素也能促进1,25-二羟维生素D3生成,而糖皮质激素则抑制其生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