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应急身体素质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应急身体素质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时间:2023-10-22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美国还将身体素质概括为两类,即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35]这个应急体适能的概念与应急身体素质有着较大的区别。应急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面对突发事件危机发生时,个体具备能够有效、迅速逃离危险环境的能力;能够在危机发生时有承受风险的身体活动能力及生存能力;能够在危机中保持稳定、良好状态,发挥最佳应急能力。应急身体素质是应急体育能力中具有体育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急身体素质在突发事件中的重要作用

素质,是指一种事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一般用于指人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关于素质(predisposition)的定义有多种指向,从理论层面从来看,百科全书心理学辞典中将素质界定为人生来具有的某些生理解剖特点,特别是神经系统、脑、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的生理解剖特点。20世纪90年代俄罗斯出版的一部心理学辞典这样描述:“素质是神经系统和脑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这些特点是能力发展的基础。”如此定义的“素质”,就局限了素质教育的意义:“素质是不可教的,只能成为教育的必要基础,不能构成教育的目标和内容。”[33]但《辞海》中对素质还有另外三种定义,一是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二是事物本来的性质;三是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从《辞海》的解释来看,素质是人性之本,是能力之源,素质与知识、技能有着密切关系,可以这么说,素质是一个人知识与技能沉淀后的产物,是我们在将所学的一切知识忘掉之后还剩下来的,并且是可以不断升级的素养。素质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身体、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心理和能力,其实质是德、智、体诸条件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因而素质的内涵具有本源性、潜在性和综合性等特征。而素质的习得与养成则具有整体性、综合性与发展性,这给素质教育提供了可能。

身体素质是素质的一种,通常指人体的基本活动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反映。1984年版《体育词典》中指出,身体素质是指人体活动的一种能力,指人体在运动、劳动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性等人体机能能力的表现。美国健康、体育、娱乐、舞蹈协会对于身体素质的解释是:表现一个人能有效活动的程度的一种状态。美国还将身体素质概括为两类,即健康素质和运动素质。健康素质与提高健康水平和增强体质有关,包括心血管耐力、肌肉力量和耐力、柔韧性等;运动素质是指正确完成运动技术的能力,如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等,需要根据运动项目特点和要求采用专门的手段方法去练习和发展。[34]那么应急身体素质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应急身体素质指的是相对于健康身体素质和运动身体素质而言,在应对突发事件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爆发力以及灵敏、协调、平衡、敏捷等能力。有研究者提出了应急体适能的概念,他将应急体适能(emergency fitness)定义为“在各种突发事件来临时,人们为了克服和应对重大事件所具备的应急知识、应急技能、身体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35]这个应急体适能的概念与应急身体素质有着较大的区别。应急身体素质的积极作用和意义主要表现在面对突发事件危机发生时,个体具备能够有效、迅速逃离危险环境的能力;能够在危机发生时有承受风险的身体活动能力及生存能力;能够在危机中保持稳定、良好状态,发挥最佳应急能力。应急身体素质是应急体育能力中具有体育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