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溶水补给区水资源保护方式

岩溶水补给区水资源保护方式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其补给方式有两种: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是降水沿裸露灰岩直接渗入补给和地表水汇流后在河道渗漏段的下渗补给,裸露区面积为338.6km2。

岩溶水补给区水资源保护方式

2.1 补给区地表水入渗补给

百泉流域补给区分布于高村—王窑—皇台底—西丘一线以西地区和紫山基岩裸露区。寒武系上—中统及奥陶系中—下统碳酸盐岩裸露区的渗漏条件,受区域节理裂隙的控制。据统计,面裂隙率一般为7%~20%,以北北东向裂隙为主,北西向亦有相当水文地质意义,且很少有植被覆盖,形成了良好的入渗条件。根据野外小流域观测,在碳酸盐岩分布区,一般雨后无地表径流,即使在暴雨之后,地表径流亦极短暂;在非碳酸盐岩分布区,则因岩性的限制,渗入条件较差,主要起地表汇流作用,构成间接补给区。

2.2 河谷渗漏段的集中渗入补给

岩溶区河流具有两个重要特点:第一是各河流进入碳酸盐岩分布区之后,因大量渗漏而断流;第二是河流的展布与区域横向构造具有一定的成生联系.因此,受横向构造控制的渗漏段,常处于纵向构造带相连接的复合部位,出现强烈的渗漏现象.受北西向断裂构造控制的北洺河,自西部山区向东南方向流入碳酸盐岩分布区后,横穿南北向的贺进断裂束。而贺进断裂束的南北向断裂互相平行,分布密集,在断裂控制下纵向裂隙十分发育。于是,在二者复合部位,出现灌入式渗漏现象。

2.3 岩溶地下水补给量计算[1](www.xing528.com)

百泉泉域是一个以降水为唯一补给来源,边界性质清楚,基本独立、完整、封闭式的水文地质自然单元。其补给方式有两种:百泉泉域岩溶地下水是降水沿裸露灰岩直接渗入补给和地表水汇流后在河道渗漏段的下渗补给,裸露区面积为338.6km2。补给区地下水以垂直运动为主,径流区地下水以水平运动为主,以泉群为收敛中心的扇形径流网分4条汇流带流向百泉泉区排泄,补给相对集中,径流条件复杂。首先是大气降水在灰岩裸露区面状直接入渗补给,入渗系数在0.6~0.7;其次是大气降水在西部变质碎屑岩区形成地表径流,汇入下游河道和水库,河水和水库放水在河道渗漏段部分下渗,以线状间接补给岩溶水。区域内有发源于西部变质岩区的小马河、白马河、七里河、沙河、马会河及北洺河。各河流在雨季洪峰期流经裸露区产生严重渗漏。

采用《河北省邢台市水文地质工程环境地质综合评价报告》中的综合入渗系数法来计算泉域岩溶水补给资源。综合入渗系数法是考虑“朱庄水库不放水,而其他水库以多年规律正常运行”状态下的降水综合入渗系数,根据实验研究成果,在本流域内,降水量等于100mm时的岩溶水补给入渗量为2786.12534万m3,主要包括面状入渗与朱庄水库之外的其他水库放水的河道线状入渗两部分。

岩溶地下水是降雨沿裸露灰岩直接入渗补给和地表水汇流后在河道渗漏段的下渗补给,补给区地下水以垂直运动为主,径流区地下水以水平运动为主,以泉群为收敛中心的扇形径流网分4条汇流带向百泉泉区排泄,补给相对集中,计算出多年平均补给量为17658万m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