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海洋污染及赤潮发生的影响与海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的应用

海洋污染及赤潮发生的影响与海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的应用

时间:2023-10-25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类污染、重金属污染、热污染、有机废液和固体废物污染等。其中石油类污染已成为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之一。赤潮又称红潮,是因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暴发性急剧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由于海洋污染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次数也愈益频繁,海湾和沿岸海域更为突出。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精确的追踪,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赤潮生物密度进行预测,进而对可能发生的赤潮灾害进行防范。

海洋污染及赤潮发生的影响与海洋智能无人系统技术的应用

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是世界各沿海国家在海洋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我国在海洋经济稳步发展的同时,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部分海域在高强度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下,面临严重的资源衰退和环境恶化,对我国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随着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沿海地区人口的增多,海洋开发利用程度的加强和增大,海洋污染的情况日趋严重,从而引起了海洋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对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已经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进而对国家的经济建设产生不良影响。

引发海洋污染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危害的方式、程度都不尽相同。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类污染、重金属污染、热污染、有机废液和固体废物污染等。其中石油类污染已成为影响海洋生态环境的重要污染之一。油污在进入海水后,受到海浪和海风的影响,形成一层漂浮在海面上的油膜,阻碍了水体与大气之间的气体交换,而且海洋溢油扩散范围大、持续时间长和难以消除。油类黏附在鱼类、藻类和浮游生物上,对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抑制作用,同时其在分解的过程中又消耗了海水中的溶解氧,致使海洋生物死亡,并破坏海鸟生活环境,导致海鸟死亡和种群数量下降,破坏了海洋的生态环境。石油污染还会使水产品品质下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溢油面积、溢油量、溢油的漂移范围和漂移路径做出估计,也可结合气象水文等资料计算出溢油源的位置,为确定责任主体和海底石油资源的分布位置提供依据。

随着海水营养化程度日趋严重,赤潮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一类自然灾害。赤潮又称红潮,是因海洋中的浮游生物暴发性急剧繁殖造成海水颜色异常的现象。赤潮并不都是红色的,不同的浮游生物导致海水不同的颜色,赤潮只是各种颜色潮的总称。过于丰富的营养元素导致藻类生物的大量繁殖而引起缺氧是产生赤潮的主要原因。铁、锰等微量元素和某些有机化合物是赤潮生物大量繁殖的重要诱因。由于海洋污染日趋严重,赤潮发生的次数也愈益频繁,海湾和沿岸海域更为突出。赤潮是海洋污染的信号,赤潮期间鱼、虾、蟹、贝类大量死亡,对水产资源破坏很大,严重的还会因形成沉积物而影响海港建设。防止赤潮发生的有效措施是防止营养物质污染,特别要控制氮、磷等营养元素大量进入水体。海洋环境监测技术可以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精确的追踪,也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对赤潮生物密度进行预测,进而对可能发生的赤潮灾害进行防范。(www.xing528.com)

台风海啸、巨浪等灾害现象时有发生,再加上海洋环境本身就对气候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此如果不能提前做好灾害预防,将对人身生命、财产等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如1953年2月发生在荷兰的强大风暴潮导致2 000余人死亡,而众所周知的厄尔尼诺现象,往往使南美洲西海岸形成暴雨洪水灾害。诸如以上的海洋灾害无一不给人类敲响了警钟。通过发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人类可以通过监测所得到的大量数据总结出海洋环境变化以及海洋灾害发生的规律,从而可以及时准确地做出判断,减少或避免海洋灾害给人类和社会造成的各种损失。

随着人类对地球认识的不断深化,海洋现已成为世界各国新一轮竞争的重要舞台,以高新技术为基础的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成为全球经济复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海洋开发进入立体开发阶段,在深入开发利用传统海洋资源的同时,不断向深远海探索开发战略新资源和能源,大力拓展海洋经济发展空间。21世纪以来,我国海洋事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数字海洋建设”,建设近海海洋信息基础平台、海洋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和“数字海洋”原型系统,逐步完成“数字海洋”空间数据基础设施的构建,以维护海洋权益与国家安全、保护海洋生态与环境、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促进海洋经济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