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北人文历史:变迁与姓氏构成

陕北人文历史:变迁与姓氏构成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唐宋元明战乱及屯兵垦田,森林植被遭到砍伐。经300余年繁衍生息,人口逐年增加,尤以马氏为多。由于马氏家族占有土地较多、生意兴隆、教育发达,故马氏家族交往的范围比较广泛,在此租、典种土地和从事商业交易的农民、商贩较多,有的人在此定居下来,形成杨家沟村姓氏组成比较复杂的状况。马家雇工姓氏统计表2013年年底,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人口354户,1090人,其中劳动力787人,党员56名。旅游业为该村特色产业,规模为6万人。

陕北人文历史:变迁与姓氏构成

秦汉时期,杨家沟村一带草木茂盛,野生动物时常出没。唐宋元明战乱及屯兵垦田,森林植被遭到砍伐。明清民国生态每况愈下,穷山恶水,生活穷苦,村民靠租种土地为生。

杨家沟杨氏的老祖宗世居长安唐朝时在朝为官,后为躲避战乱逃到陕北一带。晚唐杨溥迁家移坟到陕北,在延安建祖茔,在清涧杨家园子置田地,传说其长子杨安贞,继续北上,在米脂杨家沟村又开创家业,开拓经营,农耕基地,抓住扩大耕作的主要条件,认识到黄土山沟里同样有广阔的财源。杨溥之后,杨家由官家门第成为庶民。宋代,宋夏对立,战事频发,杨家沟也逃不过战乱纷争的时代大潮。辽、金、西夏与宋长期对抗和彼此的不断角斗,此消彼长,使蒙古人强势南下,每过之处烧杀惨重,长城一线城堡尽毁,族众逃亡。杨家沟杨姓族裔,四处奔离,东渡黄河,逃难石州,躲在背斜褶皱断块的吕梁山区,直到明代移民实边时又返回故地,迁居米脂东南小河沟流域一条无名的山沟,以农为业,后取名杨家沟,迄今石州有从米脂县杨家沟逃难过去的杨氏族裔。米脂县的杨家沟与今天神木市的杨家沟古村落遗址,都是因为杨家开拓农耕而产生的地名。

清中期,刘、王两姓相继迁来,以耕织为生。清乾隆年间,马云风由绥德马家山迁徙此地,购买村内大部分土地、房屋,归为马家。清末,以运输业起家,发展商业,典地放贷,扩大土地,倡导教育,家族兴旺,发展较快,但贫富不均,出现两极分化

1930年,国民政府农村复兴委员会访问杨家沟村。1941年,米脂县建立人民民主政权后,杨家沟村为中共何岔区第六乡委员会的一个村,有240多户人家,仅地主就有55户。民国时期,受新思潮影响,马氏家族求知图强,致力变革,占有周围四五个县土地18万亩,城内设有字号。抗战期间,马氏家族响应减租减息政策,仅“光裕堂”

给三五九旅赠送粮食1700石。1942年9月,张闻天带领延安农村调查团进村开展调查。1947年,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机关在此生活四个月零两天,开展土地改革运动,实行减租减息。1958年“大跃进”时期,改名为杨家沟生产大队。1963年以来,日本、美国等外国学者先后入村调查研究,分析马氏地主集团形成原因,探索中国革命胜利之根本所在。来自全国各大媒体、视察团的客人和外国友人都到此访问考察。1966年,拉线安上喇叭,为宁静的小山村传播时代的强音。1989年,笔者陪同美国加州大学教授周锡瑞在杨家沟调查15天。随着杨家沟知名度的不断提高,先后获得许多张国字号的名片。杨家沟村也因地主庄园文化和红色革命传统教育成为人们研究向往的地方!(www.xing528.com)

杨家沟 马氏门匾 选贡

明末清初,当地人口多由山西等地迁徙而来,数量不多。经300余年繁衍生息,人口逐年增加,尤以马氏为多。1941年,杨家沟村属河岔区第六乡,该村下辖6个自然村,居民271户、地主55户、掌柜6户、中农1户、贫下中农104户、工人51户、小商人7户、游民5户以及其他4户。1945年全村270户人家,户数少了一户,但地主增加至72户。由于马氏家族占有土地较多、生意兴隆、教育发达,故马氏家族交往的范围比较广泛,在此租、典种土地和从事商业交易农民、商贩较多,有的人在此定居下来,形成杨家沟村姓氏组成比较复杂的状况。以马、刘、杨为主,以马氏为最,由申、窦、罗、郭、李、张、雷、王、吴、冯、康、赵、姜、乔、周、何、米、白、宫、任、高、巩、郑、穆、吕、常、蒋等30多个姓氏构成杂姓村,人们居守家园,相安无事,社会相对稳定。从以下马家雇工姓氏统计表中可以看出16户长工中,就有高、李、刘、窦等12姓氏之多,众姓杂居一直延续至今。

马家雇工姓氏统计表

2013年年底,全村辖11个村民小组,人口354户,1090人,其中劳动力787人,党员56名。旅游业为该村特色产业,规模为6万人。是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121元。每年春季劳务输出400余人,主要是去新疆、内蒙古等省从事石雕的手艺人,秋冬返乡务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