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陕北人文历史:揭秘艾氏姓源

陕北人文历史:揭秘艾氏姓源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圁川艾氏宗谱》手抄本关于艾氏家族的原始姓别、姓源、族属等问题,因始祖旺公不传而成为疑团,今天仅仅知道的有“先世为世廉者……”米脂旺公一门,断不可与艾氏分割开来,查阅文献史料,对艾氏姓源的记载不外乎如下三种说法:一是从《姓氏考略》所载传说中得知,为夏朝少康时的大臣汝艾(女艾)之后,汝艾辅助少康中兴夏室大业,据《百家姓》所说,他就是艾姓人的始祖无疑。其后裔以地名“艾”为氏。

陕北人文历史:揭秘艾氏姓源

《圁川艾氏宗谱》手抄本

关于艾氏家族的原始姓别、姓源、族属等问题,因始祖旺公不传而成为疑团,今天仅仅知道的有“先世为世廉者……”云云。据道光十五年(1835)《圁川艾氏宗谱》载:“原其受氏或云由晋诣米贺其姓,或由贸易来米附于艾。”“更姓改氏事亦巨矣,行亦隐矣。”“背宗离亲,仁人不为,而谓我始祖旺公为之乎!”“我始祖旺公大有不得已者在也。”

水有源、树有根、人有宗。始祖旺公以上究竟为何族、何姓?使人疑信参半,茫然若失,百思而不得其解。

谱云:“二世三世之不传,心领之而不敢传;四世五世之传久安之,而不可传;六世七世以至余十一世,欲传之而不能传。”很显然不仅不能传,而且没有必要向外传。始祖由晋迁米倘只靠卖砂锅为生,又怎么可能有足够的资金购置田产、坟茔,刊印《佛经》散发弟子呢?显然始祖是有积蓄之人,因事而不能传也不便传。据田兆宝《米脂城里艾姓多》一文载:传说旺公原为安徽人氏,兄弟二人为官清廉,秉公办事,由此惹恼了当地土豪恶霸,老大遭人暗害,仇家还扬言要户灭九族,贺老二闻讯携家带口连夜逃至山西,后以种田、跑生意为生,见米脂风情地貌俱佳,故落籍米脂。传说并非史实,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隐姓埋名、远离故土之人的苦衷。从种种迹象可以看出,自祖旺公迁米,非仕宦寓居即商旅附籍,与明代晋民移陕不同,自当别论。始祖作为学士、商贾,归隐乡间,尊为“处士”,以小本生意为计,实非一般人能为之。公崇佛学、读经史、尊人伦、阅尽人间沧桑,虽离乡背井,但身心爽利,精明豁达,又怎能随意丢祖更姓呢?

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人最主要的识别符号就是姓名,“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这句千古流传的俗语,表达了人们对姓氏的重视。始祖旺公为饱学之士,岂能不明此理。人生一世,只有一姓,除非有特殊原因,一般人是不会随便易姓改祖、隐姓埋名的。以此理,如果笔者推测不谬的话,始祖权衡利弊,良苦用心,“改贺为艾”原来就是“障目”之法,只不过是为有一日能真正恢复原姓罢了。谱云:“旺公之操心虑患,以光前烈,以启后昆,其不传之苦衷,无不于不传中传之也。”二世三世不传,实已恢复艾姓,根本就没有必要再传,四世五世代产贵人,安居乐业,自当心领神会。从姓源来说,米脂艾氏虽不自旺公始,然后世之生息繁衍,无不是从旺公始。

米脂旺公一门,断不可与艾氏分割开来,查阅文献史料,对艾氏姓源的记载不外乎如下三种说法:一是从《姓氏考略》所载传说中得知,为夏朝少康时的大臣汝艾(女艾)之后,汝艾辅助少康中兴夏室大业,据《百家姓》所说,他就是艾姓人的始祖无疑。

二是依据《晏子春秋》及《左传》来看,春秋战国时,齐景公有个宠臣名叫孔,本为田氏,因其封地在艾陵(也叫艾山,在今山东省栖霞县西北),称为艾孔。其后裔以地名“艾”为氏。这与《意九公墓志铭》“艾之先自齐大夫艾孔始,而关中之有艾也,又自唐学士孔颖达食采于艾,因赐氏艾,上世为名旺者……”相符。

三是据《魏书·官氏志》所说,南北朝时后魏有代北复姓艾斤氏,公元496年北魏孝文帝(元宏)向往中原文化生活,率领鲜卑贵族、文武百官及军士20余万人,连同其家眷和奴隶共100多万人,自愿离开建都一百多年的平城(大同西北)南下迁都河南洛阳。三十年间,鲜卑族百万余众基本汉化,其中俟斤(也作去斤)改为艾姓。考贺姓姓源,也是从鲜卑族汉化而来,以此两点有人便认为米脂艾氏为鲜卑族后裔,这自有其道理,但须分清上述三种说法以及地位位置、姓源、支叶派别等诸多问题,万不可以一说持己见,更不能胡拉乱扯,牵强附会。

华夏姓氏中,有52个姓起源于甘肃,其中艾氏的郡望,简言之,艾氏的根当在天水郡(治所有平襄,西汉初置,今甘肃通渭县西北)。”“战国时,分布于今甘肃东乡以东及陇西一带地区,到西汉时,逐步东迁,主要分布于今天水、陇西以东地区。”故对艾氏又有“天水氏”之称。艾姓中人在宋、明两代表现较为突出。据种海燕、李月娟、徐阳鸿合著《百家姓》记载:宋时吴兴县令若纳公,爱民如子,恨恶吏,刚直不阿,其座右铭:“发民如做血,挞吏胜看经。捧折乡胥手,何荣涌大乘。”体现了他的爱民思想。此外,宋代画家艾淑、艾宣,明代四川巡抚艾穆、勇将艾能奇,清代刑部尚书艾元征、画家艾显等都是艾氏中的名人。其中艾能奇,即艾氏宗族之人,艾穆米脂艾氏也有其人,荫袭参将,任陕西西安府都司。时代与之相同,但绝非同一人,可惜该书未能收全米脂艾氏一支名望,这是地方谱牒资料不能正常交流所造成的缺憾。(www.xing528.com)

就中华民族大融合的步伐而言,米脂艾氏族500余年的历史微不足道。米脂艾氏宗族形成的形态结构的诸特点是与中华民族汉文化一脉相承的。从宗谱和碑石资料中得知,明清艾氏多与汉族通婚,不乏名门闺秀和望族显贵子弟。但在民族融合的历史过程中,流淌在艾氏族裔血管里的也有少数民族的血液。如九世承业公,就娶黔宁王沐讳天波公郡主为妻,诰封一品夫人。这只不过是民族融合的一个小插曲而已。与艾氏通婚的数十个姓氏中也不乏有少数民族进化而来的,正因为民族的交融、宗族的迁徙,人类才得以生息相存。明代中原人氏的大量迁徙和清代人口的政策,使米脂人氏逐步汉化。明清两代艾氏先后有100多名生员入国子监读书,后赴全国各地任职,多为官宦人家、举贡食廪之士,其子弟,知书达理,另有20多名训导、教谕、学正在各地传授儒学。以此可看出艾氏宗族文化是受汉礼仪的熏陶,自当属于汉民族文化的范畴

研究探索区域宗族文化,共振先辈之雄风,弘扬华夏之天声,依然是炎黄子孙引以为豪的传统美德和崇高风尚。

注释:

①艾有为主编:《米脂艾氏宗谱》,榆林报社印刷厂,2000年印刷,第992页。

②《根在甘肃的姓氏》《甘肃日报》,1995年11月10日。

③田海英:《认祖归宗——中国百家姓寻根》,广州花城出版社,1993年版,第244页。

(原载《盘龙山》,2006年第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