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提升关怀型师生关系:贵州黔东南C县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成果

提升关怀型师生关系:贵州黔东南C县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成果

时间:2023-10-2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因而将“工匠精神”与教师职业相联系是十分贴切的。总之,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地去了解学生,努力与其建立良好的关怀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关爱,他们才乐于接受教师的关心与帮助,唯有如此,才有利于关怀型师生关系的建立。选择恰当的关怀方式。

提升关怀型师生关系:贵州黔东南C县多元文化教育研究成果

教育是充满关怀的事业,而师生关系是教育中最重要的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质量,也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师的工作状态,可见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最为核心的人际关系,对教育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构建关怀型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

1.关怀型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

(1)树立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信念

树立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信念就要求教师首先具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因为只有教师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才能对自己从事的教育工作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才能在教育教学中充分运用自己的热情、智慧去追求美好的教育。教师教育信念的树立需要教师拥有“工匠精神”。西方的一些奢侈品日本的工匠做出来的产品,常常让世人惊叹,是因为他们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到了极致的状态。可以说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有着源远流长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我国古代的工匠精神就是“崇德”与“尚技”,并最终走向“道技合一”。[51]教师虽然不是工匠,却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养成了类似于工匠精神的教育情怀和职业信仰。因而将“工匠精神”与教师职业相联系是十分贴切的。由于“‘工匠精神’是一种热爱工作的职业精神,是一种高层次的职业认同感与自豪感,是具有精益求精敬业特征的一种信仰,这种工作态度是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52]“教师作为‘匠人’的资质,最重要的表现是‘匠人气质’。具备‘匠人气质’的教师,在工作上往往是纤细的、精心的。相反,不具备‘匠人气质’的教师,其工作往往马马虎虎,毫无认真细致可言。所以,教师们首先要做好称职的‘匠人’,努力提升自我,更加认真精细地完成工作。”[53]可见,佐藤学认为“匠人气质”是教师职业中最为重要的精神气质。因此,教师要想真正关怀学生,首先应具有“工匠精神”的教育信念。

(2)学会认识与超越自我。

苏格拉底认为,人们只有先认识自己,才能去研究自然。可见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教师也是如此,要善于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才能进行更深层次的自我认识。美国著名教育家帕克·帕尔默指出:“就像任何真实的人类活动一样,教学不论好坏都发自内心世界。我把我的灵魂状态、我的学科,以及我们共同生存的方式投射到学生心灵上,我在教室里体验到的纠缠不清只不过折射了我内心的交错盘绕。从这个角度说,教学提供通达灵魂的镜子。如果我愿意直面灵魂的镜子,不回避我所看到的,我就有机会获得自我的知识——而就优秀教学而言,认识自我与认识学生和学科同等重要……事实上,认识学生和学科主要依赖于关于自我的知识。当我不了解自我时,我就不了解我的学生们是谁。我只会在我经受不了检验的生命的阴影中,透过重重的墨镜看学生——而且当我不能够清楚地了解学生时,我就不能够教好他们。当我还不了解自我时,我也不能够懂得我教的学科——不能够出神入化地在深层、个人的意义上吃透学科。我只是在抽象的意义上,遥远地、视其为疏离于世界的概念堆砌一样看待学科,就像我远离自己的本真一样。”[54]可见,通过认识自我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认识所教学生和学科,才能使教师以自己内心最认可、最推崇的方式进行教学。关于如何认识自我?帕克·帕尔默这样建议:可以通过独处静思、野外散步、读书看报、向朋友倾诉等方式认识自己;充分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因为无论是令人自豪的还是令人难堪的,都是自我的一部分,要善于悦纳自己;同时还要坚持做自己,也就是坚持自己认为什么是值得知道的,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是自己应该去经历的,什么是自己值得分享的,什么是自己所追求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是教师需要经常反思与追问的。

(3)了解与尊重学生的需要。

“理解、关心儿童意味着敏锐地意识到儿童的需要并提供最适切的帮助,倾听儿童、关爱每一位儿童,让他们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55]教师为了能够更好地关心学生,需要对学生进行深入而全面的了解,才能觉察学生的真实需要,从而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帮助与关怀,进而才能让学生健康而快乐地学习和成长。乌申斯基曾说:“如果教育学希望全面地去教育人,那么它就必须首先从全面地去了解人。”[56]了解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与基础。对学生的了解不能仅局限于学习方面,而应全方位地去了解学生,通过与家长、学生、科任教师等的沟通与交流去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社区的生活环境、个人经历、平时的表现、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等,只有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才能洞察他们的内心世界,明晰他们的需求,知晓他们的困惑。总之,利用一切机会尽可能地去了解学生,努力与其建立良好的关怀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关爱,他们才乐于接受教师的关心与帮助,唯有如此,才有利于关怀型师生关系的建立。

(4)选择恰当的关怀方式。(www.xing528.com)

常言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师在关怀学生方面也是如此,关怀有法,但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定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立足于师生关系之中进行思考,怎样关怀学生才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因为“教育行为意味着你应试图去分辨什么对孩子好、什么对孩子不好。正因为如此,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从科学意义上说永远也不可能是‘客观的’。抚养和教育儿童始终涉及价值的判断”。[57]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情境中采取适切的方式去关怀学生。“教育学使我们(老师、父母、顾问等等)心向着孩子、心向着孩子生存和成长的固有本性。”[58]我们心向着学生,关心学生,善于倾听、发现学生的内在需要,并给予及时的帮助与指导。在教育实践中由于教师常常把自身的要求强加给学生,而忽视对学生具体情况的了解,这就容易导致教师对学生的判断先于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教育行动所需的知识应该是针对具体的情境而且指向我们所关心的具体孩子。”[59]这提醒我们,作为教师,在关怀学生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现实处境,不能以教师的主观臆断去代替学生的现实性。教师在寻求最佳关怀的方式上,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育问题,保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深入了解的高度自觉。访谈中有老师谈到如何利用家访机会教育学生:“像家庭困难的这种学生,因为上面有些资助啊,我们会去家访看看实际情况,好合理分配名额,如果学生表现又不好(太调皮),那么在家访的时候我就会给学生做思想工作。你看,家里条件这样,家徒四壁的,父母又这么辛苦,你就应该好好学习啊!你到他家(学生家)去,学生也能感受到老师关心他,重视他,可能就起到很好的效果啦!慢慢引导,可能就能把他教育好。”唯有如此,教师才能真正地关怀学生。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促进教师和学生不断地成长。

2.关怀型师生关系对学生的要求

(1)积极回应。

学生在关怀型师生关系中应该积极回应教师的关怀,这种回应“既指对教师积极的、适当的言行做出肯定、感恩、接纳的回应,也指对教师消极的、不当的言行做出提醒、指正、帮助的回应。学生对教师言行的回应方式既有行为上的也有言语上的,行为上的回应主要指努力按照教师所期望的行为去做,言语上的回应主要是指学生在各种场合下主动与教师交谈,如表示赞赏、表达感谢、说明原因、请教问题、交流看法等”。[60]这些回应对于教师来说是重要且意义深远的,因为教师通过学生的回应可以很好地反思其关怀是否考虑到学生最需要的方面,从而调整自身的言行以满足学生的真实需要。如果教师不清楚学生真正渴望的是什么,就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关怀。

(2)学会理解。

理解与被理解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学会理解他人,因为通过理解他人,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人类的多样性。师生之间难免会有误会的时候,学生需要以宽广的胸怀去面对,人无完人,教师也是如此。当师生之间发生不愉快事情的时候,学生也需要站在教师的立场去理解教师的不易,想想教师做得好的方面。其实,在面对很多人与事的时候,如果我们理解了,一切都可以原谅;如果我们原谅了,一切都可以理解。

(3)善于感恩。

感恩不仅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更是一种豁达的人生境界。作为学生,应以宽广的胸怀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一切,相信老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发展与成长。即使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有些方面做得不够恰当,学生也应该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与此同时,学生应虚心向周围的老师和同学学习,真诚地向他们请教如何解决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积极主动地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让自己处在一种和谐的状态中。不管面对多大的困难,都应该珍惜并感恩生活给予的一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