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金塔县最早的完全小学

金塔县最早的完全小学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民国二十九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在原东坝五分成立了西区乡中心国民小学,这是金塔县乡村中创建最早的一所完全小学,培养了大批基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民国三十年春,又在学校东侧荒滩上大量植树,同时还在教室、宿舍门前开辟花池,数年后,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大为改观。1949年后,学校改名为金塔县第三完全小学。

金塔县最早的完全小学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3月,经县政府批准,在原东坝五分(今中东镇屯庄村)成立了西区乡中心国民小学(即第三完全小学),这是金塔县乡村中创建最早的一所完全小学,培养了大批基础人才,为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第三完全小学的前身是原东坝五分屯庄初级小学。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拔贡王起芝创立培英义学,民国三年(1914年)庠生王登科改办为初级小学校,在成立时搬迁至东坝城隍庙,改庙宇斋房为办公室,庙院房屋为临时教室和宿舍,旧的房屋光线暗淡,屋顶漆黑,墙皮脱落,当时报名上学的学生又很多,扩建新校舍成了燃眉之急。在学校与当地校董的商定下,协议泥工、木工、材料均由地方负责筹集,脱土坯、搬运、垫地基由学校负责。为了及早完工,学校规定,学生半天上课,半天劳动,经过师生三个月的艰苦努力,学校扩建工程于8月竣工,修成教室4座、学生宿舍16间、礼堂5间、教师宿舍6间、扇形校门1座。这所崭新学校的建成,吸引了东、西六坝大批青年慕名前来求学

新的学校建成后,为了陶冶学生情操,学校在每年植树季节,动员师生美化环境,要求每人在学校周围种树六棵,挂牌记名,包栽包活,自浇自护。民国三十年(1941年)春,又在学校东侧荒滩上大量植树,同时还在教室、宿舍门前开辟花池,数年后,学校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环境大为改观。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秋季,焦立帮任校长,并相继充实了师资力量,全校学生发展到146人,分4个班,6个年级。虽生员广,程度参差不齐,但在老师的严格要求和训导下,学生遵守纪律,学习风气浓厚,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升学率逐年增加。(www.xing528.com)

为了解决学校的经费困难,学校发动师生平整学田地数十亩,种植粮食。并且由校长何多仁亲自出马,挑选肖含春、李长茂、陈登魁、刘兴仁等擅长文艺的学生和乡公所抽调的民间戏剧特长者,请来老艺人葛正新做指导,利用课外和晩上的时间,先后排练了《游西湖》《铡美案》《五典坡》《小姑贤》等十多本秦腔折子戏。利用假期在全县各地演出,通过演出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文艺技能,又为学校增加了经济收入。学校利用这些收入添置了比重计、壁挂算盘等必要的教学仪器和教学用具,购置了图书800余册。

1949年后,学校改名为金塔县第三完全小学。1958年改设为中东中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