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果蝇求偶行为的环境控制

果蝇求偶行为的环境控制

时间:2023-10-27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fruM调控的果蝇,本能求偶行为非常高效。而且这些求偶行为一旦获得,可保持终生。这种由后天获得的求偶行为,可塑性极大。从这一点上讲,至少在果蝇的实验中,同性之间的求偶既与基因相关,也依赖于后天环境。研究发现,fruM缺失的果蝇通过后天环境重新获得求偶行为的能力,需要DSXM的功能。

果蝇求偶行为的环境控制

fruM调控果蝇,本能求偶行为非常高效。雄蝇能在自然界遇到雌蝇的很短时间内,即启动求偶,同时不会在同性求偶上浪费时间。

有趣的是,fruM完全缺失的雄蝇,虽然丧失了本能求偶行为(在无任何学习机会的情况下不能求偶),但是当与其他果蝇(不论雌性还是雄性,或是其他种属的果蝇)饲养在一起约一周后,它们即可重新获得部分求偶行为(尚不能完成交配)。而且这些求偶行为一旦获得,可保持终生。

这种由后天获得的求偶行为,可塑性极大。雄蝇对求偶对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比如始终饲养在雄性群体中的fruM缺失果蝇,会产生很强的对雄蝇的求偶,但是很少对雌蝇求偶。从这一点上讲,至少在果蝇的实验中,同性之间的求偶既与基因相关,也依赖于后天环境

研究发现,fruM缺失的果蝇通过后天环境重新获得求偶行为的能力,需要DSXM的功能。而在雌蝇中改造dsx基因,使之表达DSXM且不表达DSXF,则雌蝇虽不具备本能求偶能力,但是也可以通过后天环境(比如与其他果蝇一起饲养一周)而获得求偶行为。这说明,DSXM的表达赋予了果蝇在后天环境中获得求偶行为的能力,而FRUM的表达,使得这种求偶能力在发育阶段就获得了,从而表现为更加高效的本能求偶。(www.xing528.com)

求偶行为产生的本能与后天获得机制

表达FRUM和DSXM的野生型雄蝇,具备本能的求偶行为,在不需要任何学习的情况下,可以快速并特异地对雌蝇(而非雄蝇)求偶;缺失FRUM、仅表达DSXM的雄蝇,虽然丧失了本能求偶行为(在遇到雌蝇时不能求偶),但是通过与其他果蝇集体饲养几天后,能获得一定的求偶能力。(潘玉峰实验室 供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