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庙会场上的公开求偶盛会

庙会场上的公开求偶盛会

时间:2023-07-06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情趣盎然的庙会场上,最忙碌的是那些求婚的小伙子,他们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精心选择自己理想的伴侣。曾经有人错误地把“新娘庙会”说成是男子在集市上花钱买媳妇,实际上这里的婚姻是完全平等的,应该理解为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公开求偶盛会。订婚之后,青年男女双双来到庙会上的官方婚姻登记处登记。庙会场上,当一桩婚事正式确定下来后,新郎要付给政府的管理费20个迪尔汗,送给新娘50个迪尔汗。

庙会场上的公开求偶盛会

在摩洛哥北部的阿特拉斯山区,每年9月,柏柏尔人男子身穿白袍,头裹白巾,骑着毛驴匆匆地赶路,直奔爱米尔辛高原,去参加为期三天的“穆塞姻节”。柏柏尔人处理婚事的方式与众不同,他们是在集市上公开求婚、订婚和签订婚约。“穆塞姻节”便是男女公开表达爱情的节日,称为“新娘庙会”,也被亲切地称为“新娘节”。

节日期间,准备出嫁的少女在亲友陪同下坐在指定的地方等候求婚者的光临。她们的脸上蒙着面纱,只露出滴溜溜转动的两只眼睛,眼圈用墨描得轮廓分明,静心等待着自己心爱的人。待嫁者如果是黄花闺女,头戴圆型饰物,身穿白衣,外披花格羊毛衫。富裕人家的少女则戴着银质饰物,玻璃球和琥珀项链。那些离过婚、或死了丈夫的妇女,若希望再嫁人,则头戴尖顶饰物。所以,待嫁者是不是处女,一眼便能辨认出来。在情趣盎然的庙会场上,最忙碌的是那些求婚的小伙子,他们在人群中穿来穿去,精心选择自己理想的伴侣。因姑娘面部蒙着黑纱,看不清“庐山真面目”,求婚者总是千方百计地赢得姑娘亲友的帮助,才能最后达到满意的结果。当小伙子看中某一位姑娘,他便走到这位姑娘面前,姑娘的亲友向他含笑地点头,小伙子便同姑娘开始交谈。谈话时,小伙子伸出右手,姑娘也伸出右手,双方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时,站在姑娘旁边的亲友们不断地向她表明自己的看法,当她的“参谋”,帮助她对婚姻大事作出选择。如果姑娘看不上小伙子,便将自己的手抽回,小伙子见状,很有礼貌地同姑娘道别,另择情侣。如果姑娘同意小伙子的求婚要求,便让小伙子久久地握住自己的手,两人热情地交谈着。姑娘的亲友会提醒她慎重考虑,姑娘要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便会说一句:“你已经抓住了我的心肝。”柏柏尔人认为,健康肝脏能够给家庭和自己带来幸福和美满。小伙子听到姑娘的这一句话,高兴心情自不必说,紧紧抓住姑娘的手,连声说道:“谢谢!谢谢!”一对美满的姻缘便算结成了,亲友们纷纷向姑娘和小伙子表示祝贺。

曾经有人错误地把“新娘庙会”说成是男子在集市上花钱买媳妇,实际上这里的婚姻是完全平等的,应该理解为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公开求偶盛会。男女双方只要真诚相爱,并得到双方家长的认可,便当众签订婚约,作为订婚。订婚之后,青年男女双双来到庙会上的官方婚姻登记处登记。最后,一对新人手持结婚证书进入结婚审核的帐篷,会见政府司法部派驻庙会的代表,再次接受询问和复查。以取得政府部门的正式认可。摩洛哥政府乐意按照国家的民法来促成男女之间的婚事。也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实现历史上与外部隔绝的柏柏尔人同其他民族相互通婚、和睦相处的目的。富于浪漫色彩的“新娘庙会”式的求婚,对柏柏尔人严酷的日常生活也是一种很好的调剂作用。柏柏尔人男子每年有一半时间需要赶着畜群到高原牧场巡回放牧,村中的事务全部由妇女承担,她们种庄稼、收获粮食、织毛毯等,因此当地流传着“女人是帐篷的支柱”这句谚语。秋季完毕,放牧结束,参加“新娘庙会”,欢声笑语,男人女人都可借此轻松一下。庙会场上,当一桩婚事正式确定下来后,新郎要付给政府的管理费20个迪尔汗(约合5美元),送给新娘50个迪尔汗。

十分有趣的是,“穆塞姻节”后,新郎不是领着新婚的妻子回自己家去,新娘若是初婚的女子,由亲友陪同离开集市回父母处居住,两三个月后,也就是年底前后,双方家长便坐在一起商定举行婚礼宴会的日子。届时,男方家举行一个隆重的婚礼庆贺仪式后,小两口开始过恩恩爱爱的夫妻生活。而那些再婚妇女则在“穆塞姻节”后直接被接到新夫家中,只举行一个简单的仪式。

以上介绍的是摩洛哥柏柏尔人在婚礼方面的习俗,而在该国两千多万人口中,柏柏尔人仅占1/5左右,其余4/5则为阿拉伯居民。摩洛哥的阿拉伯居民在婚礼习俗方面既有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相似的地方,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摩洛哥人的婚礼很讲究,重点是新婚之夜的仪式。

摩洛哥青年男女多爱选择在周未星期四这一天订婚。订婚仪式上,小伙子先向姑娘赠送结婚戒指、衣料、枣椰、奶牛等礼物,接着小伙子作下一些允诺,如爱护妻子、忠实于爱情、维护家庭生活的幸福美满等,最后双方签订婚约。过去,摩洛哥男女相爱,签订婚约的时候,男方要向女方赠送一条重达两斤的结婚腰带,腰带用纯金制成,上面刻着精美的花纹,今天人们已渐渐抛弃了这一习俗。(www.xing528.com)

订婚的第二天,即星期五,待嫁的姑娘设宴招待双方的女亲友,姑娘亲自动手烹制食物,借机显示自己的做饭手艺。摩洛哥妇女聪明贤慧,善操家务,精于烹调,几乎人人都能烧一手好饭菜。宴席上,姑娘烧制的饭菜会博得客人的一片赞扬声。订婚的第三天,即星期六,小伙子请人帮忙置办宴席,招待双方家长及两家亲朋好友中的男宾客,宴席一般都很丰盛,在欢乐的气氛中,双方家长商定举行婚礼的具体日子。

从订婚到举行婚礼这段时间,长则半年,短则一个月左右,双方进行准备工作。同其他阿拉伯国家所不同的是,女方家长负责购置新房的一切摆设,而且要求全套西班牙式的家具,再加上床上用品、挂在墙上的装饰品以及梳妆柜、写字台等,是一笔很大的开支,这笔开支往往超过男方所赠送彩礼数倍的金额。购置、布置装修新房,添置日常生活用品、器皿以及婚礼的费用等则由男方负担。仅婚礼费用就需要四万迪尔汗左右,自然也是一笔负担不轻的开销,一般要经过几年的准备。同其他阿拉伯国家一样,新娘的婚礼服装也是由男方负责。婚礼服装是用金线银线及珠品宝石绣制而成的长袖摩洛哥民族服装,这种服装华贵高雅,造价昂贵。同婚礼服装配套的还有一件称之为“达菲纳”的丝绸罩衫,罩衫形同一件扇形披衫,色彩同婚礼服相调和。另外,还有头巾、腰带和用金银线制作的婚礼鞋,新娘再佩带上戒指、项链、耳环、手镯等饰物,显得妩媚艳丽、楚楚动人。

摩洛哥人的婚礼欢庆活动一般要进行3天时间。第一天,新娘梳妆打扮一番,穿上婚礼服装,坐在亲人中间,诉说离别之情,称之为“辞亲仪式”。随后,新娘在姐妹和女亲友的陪伴下来到新郎家,新郎家全体成员和众多的亲戚朋友热烈欢迎新娘的到来,人们唱歌跳舞,儿童们欢呼雀跃,鼓乐齐鸣,犹如欢庆盛大节日一样。新婚之夜,新娘端坐在洞房中央的一张桌子上,身穿民族服装、心灵手巧的几名妇女精心为新娘画眉、修面、装扮。新娘装扮结束,突然涌出一群女宾,她们抬着新娘在房内转几圈,仍将她放回桌面上,团团围住新娘,一边跳舞一边高喊:“我们要带走新娘!我们要带走新娘!”这时新郎和双方亲属闻讯赶来,纷纷向众人抛撒钱币、赠送纪念品,请求她们留下新娘,女宾们收到钱币和礼物,便纷纷离开新房,如果她们认为男方家庭经济条件富裕,所赐送的钱币不够,便继续围着新娘喊叫,新郎便再撒些钱币,直到女宾们认为她们的要求基本得到满足后方才离去。宾客们在客厅或院子里围坐在一张张摆满各式点心和饮料的桌子周围,一面吃一面欣赏专业乐队、歌唱家和舞蹈家的精彩表演,连过路的陌生人也会被热情地邀请参加。这种热闹的场面要持续到深夜。

第二天是宴请宾客日。摩洛哥人的婚礼喜宴十分讲究。开始送上来的是水果、点心;接着送上三道菜,“布斯迪拉”、鸡或肉、摩洛哥名菜“库斯库斯”;最后送上来的是水果和茶水。茶是摩洛哥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用摩格哥人的话来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在社交活动中,用茶招待客人在摩洛哥是很隆重的礼节。在婚礼宴会上,主人用甜茶(一份茶叶、十份糖)代替各种酒类招待宾客。饭后,还要请客人再饮茶三道,而且边饮边谈,显得亲密融洽。

第三天是看新娘日。新郎、新娘在双方至亲好友簇拥之下走出家门,乘上用鲜花、彩带装扮的汽车,来到繁华的大街,让众人观看。长长的车队,缓慢行走,身穿民族服装的妇女们随着车队唱歌跳舞,引来众多的围观者,构成阿拉伯世界民间婚礼独具一格的场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