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东民俗集市与春秋传统的盛会

河东民俗集市与春秋传统的盛会

时间:2023-08-1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集市多为五日一集。所谓“大会”,主要指传统的庙会与山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内集市贸易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78年后,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集市规模与数量才再次有了较大发展。附表1:河东集市一览表附表2:河东春秋大会一览表

河东民俗集市与春秋传统的盛会

旧时,集市是人们进行商贸活动的主要场所。集有期,或单日,或双日,约定俗成。集市多为五日一集。集上按贸易种类分区设“市”,如粮食市、木材市、菜市、鱼市等。集市均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规模有大、中、小之分。大集一般为全天,小集半天,过午后就散了。

根据《临沂地区志》记载可知,清末河东区域内有葛沟集、汤头集、相公庄集、石拉渊集、重沟集、九曲集、圪墩集、旦彰街集、梅埠集、太平集、团林集等较大集市10余处;据《临沂县志》及《续编临沂县志》可知,民国初年有葛沟集、汤头集、相公庄集、疙瘩墩集、太平集、郭家湾集、白塔集、长汪集、旦上集、刘家店集、楼子集、独树头集、玉皇庙集等,一些大集每年春季或者秋季还要逢多日“大会”。所谓“大会”,主要指传统的庙会与山会。庙会和山会的地址一般设在庙宇所在地,期间要唱戏娱乐,后渐有商贩加入,为善男信女们提供必要的祭祀生活用品,因而逐步形成了祭神、游乐、商贸三位一体的“集社”形式。逢会时人们俗称赶会或赶山,“凡牲畜、木料、棺材、京广杂货及一切农民用品,无不集中于会。盖婚丧嫁祭之所需,长物之买卖,农具之购求,不能取足与集者,悉惟会是赖”。

河东区的白塔街庙会曾远近闻名,三月三开始连续逢三天的大会。九曲街道的三官庙庙会也曾盛极一时。据考证,这里的三官庙最早约建于唐末宋初,传说早期三官庙的道士用“三官手书”给百姓治病、消除病患而得百姓信赖;至于三官庙的“龙灯扛阁”,也是起源于庙会活动,并逐渐演变出特有的祈福仪式。2011年,三官庙庙会被市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三官庙社区被公布为山东省十大非遗保护特色村(社区)。

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河东基本全部处于在敌占区,日伪的敲诈勒索和苛捐杂税,使得集市贸易萧条冷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区内集市贸易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1954年,因国家对粮棉油实行统购统销政策,粮、棉、油市场关闭,导致交易脱离集市进行,形成了“黑市交易”;1958年“大跃进”运动时,人民公社实行“供给制”,不少人误认为集市贸易已无存在的必要,集市数量大大减少;“文革”期间,集市贸易被视为“资本主义尾巴”加以限制,更是一度萧条。自1971年始,又实行统一集日,各种流通渠道均被卡死,集市贸易陷入低谷。1978年后,中央制定了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政策,集市规模与数量才再次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河东农村相继实行包产到户,单一农业生产结构逐步消失,多层次产业结构逐步建立,作为商品贸易载体的集市重新呈现出迅速发展的繁荣景象。在一些传统集市的基础上,后来还起来了一大批新兴集市,物资交流空前红火,既活跃了市场,也极大地方便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www.xing528.com)

附表1:河东集市一览表

附表2:河东春秋大会一览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